2011年3月16日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最佳实地场景。此外,把平遥的其他古迹,如二郎庙、城隍庙等景点一并记在这篇故事里,作为平遥游记的结束篇。 ![]() ![]()
要进衙署,需先通过衙署大门。“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说的就是这道门。
![]()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县衙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门,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黄铜大钉,足以显示其威严庄重之仪。
![]()
县衙大堂坐北朝南,高耸威严,全县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这里审理。公堂楹柱上悬有对联,上联曰: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说得倒是这个理。
![]()
县官老爷出行的官轿
![]()
“升堂鼓”,俗称“喊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的,知县听到鼓声立即传唤击鼓人。当时击鼓鸣冤是要担风险的。
![]()
知县官服
![]()
知县出行的行头,有让百姓肃静回避之意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与宫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异曲同工。
![]()
宅门是通往内宅的咽喉之地,旁边设有“门子房”,相当于现在的保卫科。给门子好处才能方便进入,这就是现在讲的“走门子”。
![]()
穿过屏门便是二堂。二堂是知县的日常办公室。正中屏风绘有“松鹤延年图”,比大堂的“山水朝阳图”,多了几分生活气息。仔细看,二堂外悬的对联“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愧”字少一点,而“民”字多一点,其寓意深刻。
![]()
知县会客室
![]()
知县坐在堂上,抬头便可见对面屏门上所悬“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提醒知县断案要合法合理又合情,不似现代所谓“法不容情”。
![]()
过了二堂,就到了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宅,也叫“勤慎堂”,民事案件多在这里审理,而刑事案件则“大堂伺候”。
![]()
知县下榻处
![]()
县衙大堂西侧是牢狱,占地面积在清朝达到1700平方米。
![]()
三班衙役住处,尚未复原。
![]()
督捕厅,便于随时提审犯人。
![]()
牢房,与苏三监狱差不多
![]()
枷是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
![]()
站笼,令犯人头戴重枷立于笼中,又称“立枷”。
![]()
刑车,又称示众车,将犯人游街示众
![]()
常平仓,即粮厅,是县衙储存粮食的地方。
![]()
衙神庙内供奉的是萧何,可能当时认为萧丞相才是做官的典范。
![]()
土地祠是明代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正中供奉的是土地爷,是中国官职最小的神。
![]()
土地祠对面是戏台,但这戏台下的通道修的很低,所有的人由此出县衙都不得不低头。
![]()
出了县衙,参观二郎庙。据说二郎是秦朝时李冰的次子,帮助李冰建造都江堰,死后被封为二郎神,历代均有加封。
![]()
二郎庙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元辰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
![]()
在此仅显示列宿殿,
![]()
和元君殿,其他诸殿也均有一路神仙端坐在正中。
![]()
正殿上书“灵佑苍生”。
![]()
最后一定是玉皇殿。看来,这里是一个道家庙宇。
![]()
与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的是城隍庙,另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道教庙宇。
![]()
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属于国内县级城隍庙中的珍品。
![]()
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为山西省4A级景区。
![]()
正殿即城隍殿。在这张桌前可以过一把城隍老爷的瘾。
![]()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
各路神仙彩塑,栩栩如生。
![]()
送生殿内的送子娘娘,有求必应——对应于现代“不育不孕”专科医生。
![]()
财神殿朝拜者最多 ![]() ![]()
财神爷居然也管“升学率”?
![]()
灶君又称灶王爷,传说为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 ![]()
灶王爷原属家神,长年累月由人们供奉,因为他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都要上天陈报人家善恶。民间供奉灶君通常都是这样一对老俩口儿排排坐,即灶王爷和灶王奶奶,期盼他俩“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记得儿时,家里也有腊月吃灶糖的习俗,那是希望把灶王爷的嘴粘住,呵呵。
![]()
六曹府是很恐怖的地方,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
牛头马面判官,面目狰狞。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前作恶者死后就在这里上刀山,下油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