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道如牧牛

 吾行的天涯 2015-11-16


白云深处有宫观一座,有一位老道长常在厨房做事。有一次,老道长正在厨房里忙活,他的一位入道不久的小徒弟路过那里,便问道:“师父,您在干什么?”


“我在牧牛。”


“牛?哪里有牛?师父您不是正在这厨房里干活吗?”


老道长见小徒弟不明白,便放下手里的活,和徒弟坐下而娓娓道来。原来老道长回答说他在牧牛,意思是说在调养心性。在厨房里做事的同时还能调养心性,或者说,在厨房里做事的本身就是调养心性,这是个难能可贵的境界。小徒弟听了这话若有所思,便进一步问道:


“不知师父您怎么牧这头牛?”


老道长不慌不忙地回答:“只要它进入草中,就拽住鼻绳,把它拉回来!”


答语中的“草”象征外物、外境,“入草”就是认同外境,追逐外物。而“牧牛”则要保持心态的调和、刻意防范。一旦牛要犯人苗稼、执著于草,就要立刻拽紧鼻绳把它拉回来。心如果追逐外境,也要把它拉回来。


牛被训练调和得久了,便会驯服,一旦驯服了,鼻绳就成了多余的东西。心性修炼得圆熟安定了,在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之外,纵使见了花花世界的万般景象,也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抉择,能够及时排遣不当的欲望。这时,一切的约束也都显得多余了。


小徒弟听了老道长的话,由衷敬佩道:“师父,您真会牧牛!”


“牧牛”就是要保持心态的调和,一旦落入形形色色的“草”中,就要立即将心拽过来。《清静经》有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修道的过程即是“骑牛至家”,悟道后方能“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