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慢性胃炎名医妙方(二)

 学中医书馆 2015-11-16

慢性胃炎名医妙方(二)

33.朱生梁 平萎汤Ⅰ号

【方药】 藿香梗10g,紫苏梗10g,白术10g,枳壳10g,生姜3片,黄芩10g,蒲公英15g,川芎10g,香附10g,延胡索10g,莪术10g,薏苡仁15g,露蜂房10g,党参15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健脾理气和胃。

【案例】 周某,男,29岁。1987年12月19日胃镜病理(03418)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腺化生。症见胃脘疼痛、胀满3年余,痛无规则,食少胸脘痞闷,大便不实,口苦,嗳气。脉小弦,苔薄腻。服上方4个月余,临床症状全部消失。1988年5月30日胃镜复查:肉眼下见胃黏膜显示正常;病理示:窦部黏膜浅表性炎。

  【按语】 青年人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多为生活环境因素、情志因素等引起,饮食不节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精神活动对脾胃的“纳”与“化”功能有很大影响,故治疗时以肝脾为中心,用药以肝以散为补、胃以通为补的原则用药,从而收到良好效果。附:朱生梁平萎汤Ⅱ号,药用苏梗10g,藿梗10g,白术10g,枳壳10g,桂枝10g,黄连6g,黄芩10g,川芎10g,莪术10g,白蔻15g,党参12g,黄芪15g,大枣3枚,生姜3片,地榆10g,甘草3g,以活血祛淤,理气和胃。

 

34.梁乃津 加味金佛止痛方

  【方药】 太子参30g,白芍30g,蒲公英30g,沙参15g,麦门冬15g,山楂15g,郁金15g,佛手15g,延胡索15g,五灵脂15g,血竭3g,三七末3g(另冲),人工牛黄1g(另包)。

【用法】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行气祛淤,养阴清热。

【案例】 黄某,女,62岁,退休干部。因胃脘疼痛反复10年,于1993年3月1日初诊。患者10年前因情绪不畅而经常胃脘疼痛,餐后明显,呈顶痛感,时伴嗳气,曾经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常服西药胃酶素、胃加强及中药煎剂治疗,但症状无减轻。近来胃脘疼痛加重,时有灼热感,口干。经纤维胃镜与病理活检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舌质黯红、少津、苔少,脉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属气滞血淤郁热,胃阴不足。治以行气祛淤,养阴清热。处方如上药。连服7剂,胃痛减轻,无灼热感,胃纳增进。此后用原方加减化裁调治1年,诸症悉除,复查纤维胃镜与病理活检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未见胃腺萎缩与肠上皮化生。

【按语】 本案萎缩性胃炎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类迁延不愈演变而成。且因气滞日久,累及血分,气血壅塞导致胃络淤阻。《临床指南医案》云:“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必然之理。”梁乃津宗法而创加味金佛止痛方,以郁金、佛手、延胡索、五灵脂、血竭、田三七等行气活血药借其辛通之性以促进气血运行,消散胃络淤血,使营血流畅,淤结消散,络通痛止。中药药理学证明,行气活血祛淤药不但有止痛作用,还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抑制病原体与炎症反应,抑制组织异常增生,从而起到逆转胃膜萎缩、防治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的作用。梁乃津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多为虚实挟杂,故治本病在“通”的同时,必施补法,寓补于通,通补兼施。胃为阳土,阴阳之虚所偏,以阴虚为多,故选用沙参、麦门冬、白芍等以生发胃阴,蒲公英、人工牛黄以解除郁热。因阴阳互根,胃之阴津有赖于脾气健运才得以生化,故用太子参以益气生阴。诸药相伍,共奏行气祛淤、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故获佳效。另外,梁乃津对脾胃虚弱型拟健脾和胃方,药用:党参30g,白术15g,法半夏15g,枳壳15g,佛手15g,石菖蒲12g,木香12g(后下),苏梗12g,柴胡12g,黄芩12g,黄连12g,陈皮6g。

 

35.陈福如 燮理枢机方

【方药】 升麻6g,柴胡3g,枳壳12g,半夏15g,厚朴15g,木香6g,陈皮12g,槟榔10g。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煎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 健脾益胃,化湿祛淤。

【案例】 李某,男,56岁,1989年7月21日初诊。胃脘胀痛20年,经中西医长期治疗,不愈。近3年胃痛频作。分别于1986年4月和1989年5月在某市医院经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活体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期,中度)。现胃脘胀痛,纳呆乏味,嗳气频作,大便稀而量少,时有后重。舌淡红、边有淤斑、苔白腻,脉弦细滑。辨证为脾胃气虚,湿滞血淤,升降紊乱。治以健脾益胃,化湿祛淤。处以上方去枳壳、陈皮,加黄芪15g、白术15g、苍术15g、延胡索10g、莪术10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药15剂后,胃脘痛、腹胀明显减轻,嗳气间作,纳食增加,大便畅。药已中病,宗上方增损,调治半年,诸症悉解,体重增加12kg。1990年2月在某医院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未见异常,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慢性胃炎的病机,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陈福如通过长期对慢性胃炎的研究认识到: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只有在出现脾胃枢机失利、升降紊乱的病理变化时,才会导致脾胃病的发生。在出现病变时,也主要表现为枢机失利,升降紊乱。从而导致清浊相混,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相为因果,加速病变的发展。据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其根本治则是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之功,根治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低酸或无酸时,细菌和病毒易于繁殖,而合并感染。在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加入1~2味针对性强而无败胃的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也可用少量黄连(3g),少则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苦味健胃,对治疗慢性胃炎和防治合并感染起着相得益彰的作用。此外,治疗过程应重视患者大便通畅与否。对慢性胃炎患者,一旦出现腑气不通,大便不畅,在治疗上要适当加入通腑药,如热结则用大黄,气滞则用枳实、槟榔等。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脾胃升降功能,可大大提高疗效。

 

36.庄兆坤 痛泻要方加味

【方药】 白术18g,白芍12g,陈皮9g,防风12g,枳壳10g,柴胡10g,乌梅10g,党参10g,薏苡仁1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 扶土抑木,和胃助运。

【案例】 李某,男,51岁。主诉不规则性上腹疼痛伴胸胁饱闷,大便日行7~8次,食欲明显下降,但无呕血、黑便及低热症状,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体肤未见皮疹,巩膜不黄。心肺(-),腹软,肝肋缘下1.5cm,剑下3.5cm,脾(-),下肢未见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大便稀糊状,肝功能正常。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偏低。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细胞化生。口服猴菇菌、胃复安、庆大霉素等药,疗效欠佳。因腹泻日行7~8次,而邀庄兆坤会诊。初诊:患者思想负担沉重,情绪沉郁,两胸胁不舒,发胀,伴见嗳气则舒,便后腹痛缓解,痛则欲泻,大便稀溏,时有肛坠感,无脓血。面色少荣,舌质偏红,脉弦细。症属肝木乘脾,横逆犯胃。治以扶土抑木,和胃助运。方用痛泻要方,加枳壳、柴胡、乌梅、党参各10g,薏苡仁15g。连服10余剂,病热大减。复诊时嘱患者服黄芪、蘑菇等品以提高免疫功能。

【按语】 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围。胃为水谷之海,以和降为贵,今肝失条达,侮胃乘脾,胁胀,腹痛泻因之而作,故治以痛泻要方调理肝脾,泄泻诸症均除,食纳大增。

 

37.赵绍琴 旋覆代赭汤加减

【方药】 旋覆花10g,代赭石10g(先煎),青、陈皮各10g,蝉蜕6g,白僵蚕10g,片姜黄6g,炒枳壳6g,白芷6g,防风6g,茅、芦根各10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 疏肝降逆,调畅气机。

【案例】 胃脘作痛5年余,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现症食后胃脘即痛,嗳气不舒,脘腹胀满,面部色暗花斑。脉象弦细且沉,舌红,苔白。辨证肝郁日久,横逆犯胃。先用疏调气机方法,药后胃痛渐止。自觉消化欠佳,食后胃脘堵满,嗳气不舒,脉仍沉弦。仍用疏调气机方法。川楝子6g,延胡索6g,苏叶10g,藿香10g香附10g,炒枳壳6g,苦桔梗10g,焦三仙各10g,水红花子10g,大黄1g。7剂后,胃痛已愈,脘腹胀满亦减,自觉嗜睡。脉象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肝胆湿热未清,仍用清肝泄胆方法。荆芥炭10g,防风6g,川楝子6g,延胡索6g,炒山栀6g,茵陈10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焦三仙各10g,水红花子1g。7剂后,嗜睡明显减轻,精神转佳,唯下肢困乏无力,大便干结。肝胆热郁渐减,仍用原方进退。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苏叶10g,青、陈皮各10g,炒山栀6g,茵陈10g,焦三仙各10g,水红花子10g,大腹皮10g,槟榔10g,大黄3g。7剂后,大便干结难下,每周始便1次。心烦梦多,胃痛脘胀皆愈,精神亦佳。肝胆郁热已久,正值长夏,湿热偏盛,仍用清化湿热方法。茵陈10g,栀子6g,柴胡10g,黄芩6g,川楝子6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大腹皮10g,青、陈皮各10g,滑石10g,大黄5g。药后大便畅行,食眠均佳,脉舌如常,胃痛始终未发,遂停药观察。并嘱其慎饮食,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按语】 胃痛5年余,屡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赵绍琴根据其脉象沉弦、嗳气不舒、面色花斑等脉证,断为肝气郁结日久,横逆犯胃。投以升降散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立收止痛之效。且初诊之后,胃脘始终未再发生。在辨证上,脉象沉弦乃典型的肝郁脉象,下手脉沉,便知是气,弦主肝郁,其面色花斑亦为气机郁滞的确征。此征多见于性格内向,爱生闷气之人,女性多见,当从肝郁治之。方中防风等风药的运用,更有深意,一则除湿,所谓湿盛者,助风以平之;二则升阳,使清阳上升则脾运;三则疏肝,风药以辛为用,乃肝之所喜,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也。方中未用传统的止疼之药,而收止痛之效者,治在其本也。

 

38.翟济生 良桂和胃汤

【方药】 吴茱萸3g,黄连10g,厚朴10g,枳壳10g,乌药10g,官桂6g,良姜6g,荷叶6g,佛手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健脾温胃,理气畅中。

【案例】 毕某,女,55岁,1992年4月18日初诊。胃脘部反复胀痛10余年,春秋季发作加重。疼痛无明显规律,曾做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服用中、西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近1年症状加重,泛酸,怕冷,喜热饮,打嗝,饮食差,两胁下胀满不舒,口黏,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翟济生考虑肝郁脾虚,拟温胃制酸法,服良桂和胃汤加浙贝、煅瓦楞、荜拨。服药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胃痛减轻,有矢气,腹胀减,泛酸减少,仍感胃脘部怕冷。继上方加玫瑰花、丹参以增强理气活血作用。再服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自觉精神好,胃脘舒适,饮食好。为巩固疗效,继用原方5剂收功。

【按语】 翟济生,山东沂源县人,主任医师。20世纪30年代被施今墨老先生收作弟子,在先生数十年耳提面命的教诲下,苦心钻研,继承了施今墨的丰富经验与学术,并有所创新和提高。良桂和胃汤为翟济生医案中的基础方,方中吴茱萸性偏燥烈,既能温胃暖肝,又能开郁结;黄连苦寒泄热,抑制吴茱萸之燥烈;两药配伍辛开苦降,又名左金丸。厚朴、枳壳性散主降,温中下气,化湿除满,有良好的理气通降作用。乌药、良姜、官桂辛香性温,具有温胃散寒、止痛开通的作用。荷叶、佛手芳香化浊,和胃理气,对胃滞之证疗效特佳。全方突出体现了“轻可去实”的临床妙用。

 

39.胡永盛 自拟和胃汤

【方药】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10g,广木香5g,红花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补而不滞,行而不散,理脾助胃。

【案例】 曹某,男,36岁。4年来胃区隐痛不适,时好时犯,每逢劳累或触冒寒时尤甚,面色萎黄,身倦乏力,四肢欠温,气逆干呕,饮食不下,触诊胃区软和。舌质淡,脉沉虚。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为胃虚寒痛,投予和胃汤原方。连续服用8剂而痊愈。

【按语】 和胃汤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扶持中气,调整脾胃。但临床上所见胃脘痛者多迁延日久,时轻时重,数年不愈。胃腑每日承受三餐,无休养生息之暇,病变延久,则气失其平,血失其和,以致气壅血滞,甚至溃疡内生,痛无已时。

 

40.戚景如 补中抑木安神方

【方药】 太子参10g,茯苓10g,山药10g,当归10g,白芍10g,陈皮10g,枣仁10g,夜交藤15g,白芷5g,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效】 补中抑木,养心安神。

【案例】 刘某,男,37岁。胃脘胀痛近5年,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先后服连苏饮、温胆汤、柴胡疏肝散等方药,但胃痛仍时有发作。痛无规律,牵及两胁,按之则舒,面黄神疲,心烦易怒,后脑作痛,夜寐欠佳。舌红、苔薄白,脉缓而软、关部小弦。肝木伐胃,中气受损,治肝不应,当取阳明。5剂后,胃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寐较安。原方去枣仁、夜交藤,加白术10g、砂仁3g,调治2个月,胃痛消失。

【按语】 肝郁犯胃,克伐日久,胃气必虚,若投以疏肝之剂不应,则当以补中为主。此类患者既有胃脘胀痛、牵及两胁、每因情志忧郁加剧等肝胃郁结之象,又有胀痛日久不愈、喜按、食少、神疲等中虚之证,故古人有“治肝不应,当取阳明”之说。本例即属此证。方中太子参、茯苓、山药健脾益气,防肝木之克伐;当归、白芍、枣仁、夜交藤补血和营,养心安神。诸药相配,使脾胃之气得复,肝胃协调,则木郁克土之证自消。

 

41.石广济 温胃汤与化寒丹

  (1)温胃汤

【方药】 当归15g,白芍15g,桂枝10g,附子6g,干姜10g,厚朴6g,苍术15g,桃仁10g,红花6g,炒枳壳6g,罂粟壳6g,吴茱萸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温中散寒,活血化淤,行气燥湿,除胀止痛。

  (2)化寒丹

【方药】 白胡椒15g,干姜90g,良姜60g,肉桂60g,花椒15g,炒枳壳15g,制香附30g,罂粟壳30g。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用江米面糊为丸,如黄豆大小,放置阴凉干燥处干透,装入瓶内密封备用。每次5丸,每日3次。服至7d后,每次增加1丸,逐日递增,服至胃中自觉发暖、发热后,再每次减1丸,逐日递减,仍减至5丸,然后继续服完为止。

【功效】 温中散寒,振阳助运。

【案例】 刘某,男,52岁,干部,1997年9月20日初诊。主诉:胃脘疼痛时作20余年。病史:1955年开始发生胃脘部疼痛,屡治屡犯。1969年西医诊为慢性胃炎,经各地中西医治疗无效,胃脘痛不断加重。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呈贫血貌,精神不振,上腹部有明显压痛点,胃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日进食150~200g,无泛酸,大便如羊粪状,四肢发凉。舌淡、苔白,脉沉弦紧。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合并轻度溃疡。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治法:温胃散寒,行气化滞,疏通大便。方药:温胃汤加减。高丽参10g,生白芍15g,当归20g,桂枝20g,干姜20g,附子6g,吴茱萸6g,苍术15g,桃仁10g,红花6g,厚朴6g,炒枳壳6g,罂粟壳10g,酒大黄10g。服上方3剂后,胃脘疼痛减轻,饮食渐增,余证如故,上方罂粟壳减为6g后。服上方6剂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大便正常,上方去酒大黄服用。服药21剂后,胃脘疼痛消失,食量增至每日500g左右,体重增加1kg多,面色已转红润,予化寒丹1剂,以善其后。1978年2月走访,体质健壮,体重由原来45kg增至60kg,胃病未再复发。

【按语】 本例患者由于长期患慢性胃炎,脾胃受伤,气血不足,以致形体消瘦;脾虚日久,伤及脾阳,传导失司,则大便秘结。方药以温胃汤为主方,加大桂枝、干姜用量,以增强温中通阳之力;加大当归用量,增加酒大黄,以增强养血通便之力;加高丽参大补元气,益气扶羸,使阳气恢复,脾虚得健,则诸证自愈。

 

42.赵清理 加味柴胡疏肝散

【方药】 柴胡12g,白芍15g,枳实12g,厚朴12g,香附12g,丁香6g,青皮12g,鸡内金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6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案例】 沈某,女,53岁,1991年4月11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病史,几个月前因与他人口角而发胃脘痛,甚则连及两胁,曾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迁延至今未愈。诊见患者胃脘部痞闷胀痛,连及两胁,作止无常,嗳气频作,纳差。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之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投以上方。服药3剂,疼痛减轻,仍食欲不振。上方加神曲12g、麦芽15g,再进6剂,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又嘱其服香砂养胃丸以调理善后,月余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 枟杂病源流犀烛枠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肝木性暴,且正克也。”本患之胃痛乃气横逆,犯胃克脾所致。赵清理主张用药既不宜刚燥,又不宜滋腻,故用柴胡疏肝散去川芎加厚朴、青皮、丁香、鸡内金等以疏肝和胃,辛温而不燥烈,理气而不伤阴,使肝郁得舒,胀痛可止,又以健胃助运而收功。

 

43.潘澄濂 小陷胸合鞠越丸

【方药】 黄连10g,姜半夏12g,全瓜蒌12g,制香附10g,制苍术10g,黑山栀10g,枳壳10g,茯苓15g,延胡索10g,川芎10g,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日再服,每日1剂。

【功效】 清化湿热,和中调气。

【案例】 王某,男,48岁。诉常于食后上腹痞满不舒,间有嗳气疼痛,起病已2年余,多于情绪激动或受寒后加剧。体检营养中等,腹软有肠鸣音。舌苔微黄而腻,脉象弦迟。纤维胃镜检查提示为浅表性胃炎,活体组织检查报告为黏膜炎症。证属胃中湿热阻滞、气机失调,拟以清化湿热、和中调气之剂。如上方,服后15剂,上腹疼痛已止,痞满减轻,舌苔转为薄腻,脉象濡缓。再于原方减去延胡索、川芎,加党参、白术等,随证出入,续服50余剂,自觉症状全部消失而停药。

【按语】 从临床表现来看,可以认为浅表性胃炎是胃中湿热阻滞、气机失调之证。常选用小陷胸汤的黄连清热以消炎,姜半夏燥湿以化痰,全瓜蒌润滑以解凝。药虽不峻,能入胃络,清化湿热,消除痞满,确为黏膜炎症的良好方剂。本例每因情绪激动而加重,显与气机郁结有关,由于病程日久,胃气虚弱,故采用鞠越丸调理气机。由此可知,待脘腹疼症状消失之后,改用四君子健胃益中以断其后。

 

44.廖金标 炙甘草汤加减

【方药】 炙甘草、石斛各12g,西党参、生地黄、白芍、山楂各15g,阿胶(烊化)、麦门冬、百合、佛手片各10g,大枣7枚。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补气益血,滋养脾阴。

【案例】 刘某,男,37岁,1984年9月16日就诊。胃痛宿疾,已有8年,X射线钡餐透视提为慢性胃炎,胃液分析胃酸偏低,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证见胸脘灼热如火燎,胀痛,嗳气,口干燥,困乏易倦,精神萎糜,四肢怠软,形体消瘦,头晕失眠,大便干结,2~3d一行。脉沉弦细数,舌质偏红而干。辨证属气血两亏,脾阴不足。照上方服用7剂后胃脘如火燎疼痛已止,余证渐减。嗣后以本方加减变化,连服3个月,计90余剂,症状完全消失,饮食渐增,体重增加,终获康复。

【按语】 廖金标认为,本病一般病程长,体质虚弱,长期消化不良,气血不足,从疾病本质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功能衰退的退化性病变。后天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渐至元气亏耗,久虚不复,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损,生理上即能相互促进,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久而久之,酿成里虚之证,即脏腑气血不足、阴阳两虚、功能衰退的一种疾病。炙甘草汤重在补阴和阳,许多临床事实表明阴伤津液耗散者,常寓有阳损,往往单纯专一的滋阴而阴液难生,运用炙甘草汤治疗本病(萎缩性胃炎)十分合拍,随证加减,颇获佳效。

 

45.尹 通 胃腑逐淤汤

【方药】 丹参30g,檀香10g,砂仁10g,川楝子12g,醋延胡索15g,生蒲黄10g,炒五灵脂12g,三七粉6g(冲服),乳香、没药各10g,白及粉6g(冲服),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调气活淤,祛淤生新。

【案例】 张某,男,38岁,干部。患胃痛7年余,近2周因情志不佳胃痛又作,疼痛在剑突下偏左侧,痛处固定不移,而且痛如刀割,拒按,夜间疼痛加重。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气滞血淤。治以调气化淤止痛,祛淤生新。用上方加香附12g、木香10g、枳壳10g、柴胡12g、青皮10g,服药一个疗程后,疼痛大减;服药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病变消失,胃黏膜基本修复。为巩固疗效,嘱其继服一个疗程。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语】 胃腑逐淤汤是丹参饮、金铃子散、失笑散三方组合加味而成。丹参饮既能活淤滞,又能理胃气;金铃子散调气活淤止痛;失笑散活血祛淤止痛,又伍三七、乳香、没药以增强活血化淤之力;白及粉、甘草有生肌之效,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诸药相伍,共奏理气活淤、祛淤生新之效。

 

46.张志坚 疏胃和中汤

【方药】 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黄连3g,吴茱萸1.5g,蒲公英30g,佛手10g,生麦芽30g,神曲10g,炙鸡内金5g。

【用法】 每日1剂,煎煮2次和匀,共约400ml,分早晚2次于饭后1.5h温服。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按上方比例研末,每次取5g,分2次于饭后1.5h开水调服,以20~50d为宜,以资巩固。

【功效】 疏胃和中,疏肝清化。

【案例】 曹某,女,38岁,1984年3月15日就诊。诉上腹痞胀隐痛,痛引两胁,嗳气频作,不思饮食,病情时轻时重。迁延2载不已,每于情志刺激则恙情加重。1983年10月在常州某医院做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局部萎缩。迭服中西药治疗5个月,未见明显效果。症见上腹痞胀隐痛,痛窜两胁,餐后胀甚,叹息则稍舒,嗳气频作,不时泛酸,不思纳食。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滑关弦。此系肝胃不和,气郁食滞化热。治宜疏胃和中,疏肝清化。给以上方,易炙鸡内金为制延胡索10g,7剂,水煎2次和匀,每日早晚于饭后1.5h各服1次。药后,上腹痞胀隐痛渐平,嗳气明显减少,纳食略启。效不更张,守原方继进14剂,上腹胀痛消失,诸症俱瘥。半年后追访,病未复发。

【按语】 本方为张志坚多年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该方紧扣肝气犯胃、食滞郁热之病机,在四逆散基础上化裁而成。遣方用药时注意降中有升,凉里寓温,疏不离和。方中去枳实之破气,易枳壳以降气消痞,合柴胡之轻举疏达,引“脾胃之气行阳道”;用白芍、甘草之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选蒲公英之苦寒清热,入肝胃二经,并散滞气;配黄连、吴茱萸之辛热开郁,暖脾而散寒邪,苦寒泄降,清肝火而泄胃热;更有佛手疏肝胃之滞气,滞气破则上下气机畅通,胃疏肝达;合生麦芽、神曲、炙鸡内金之消食和胃。疏肝气而不伤阴,入中宫而消脾积。诸药配伍,熔升降有序、辛开苦降、清热消滞于一炉,合力疏胃和中,疏肝清化,升清降浊,旨在“以平为期”。

 

47.吕志连 范氏瓜蒌薤白方

  【方药】 瓜蒌、薤白、姜半夏、炒枳实各9g,制厚朴6g,炙桂枝、陈皮各5g,生姜3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宽胸理气止痛。

  【案例】 张某,男,45岁,1990年6月5日初诊。自20岁开始经常胃脘隐痛,遇劳累或情绪紧张即发作。有嗜烟史。经X射线钡餐透视与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脘痛时精神萎靡,喜按喜暖,时而嗳气呃逆,曾服用多种中西药,效果不显。刻诊:胃部隐痛,脘痞腹胀,每以嗳气为快,口淡纳少。舌淡、苔薄,脉无力。此乃中阳虚弱,阴邪乘袭,兼有痰浊凝阻,痹而为痛。治拟宽胸理气止痛。用瓜蒌薤白方加减:蒌实、薤白、炒枳壳、高良姜、炒甘松各9g,姜半夏12g,制厚朴、炙桂枝各6g,陈皮5g。3剂后脘痛腹胀已止,嗳气亦减,唯大便转溏。前方去炒甘松,加麦芽、红枣各15g、薏苡仁20g,续服3剂。三诊时诸恙悉除,以养胃之剂善后,并嘱其平时注意饮食,稳定情绪。随访2年,未再发作。

 【按语】 瓜蒌薤白方系江浙近代名医范文甫先生(1870~1936年)治疗胸痹脘痛的自拟方。是由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三方综合而成。范文甫根据胃脘痛的病因、机理及临床表现特点,认为其与胸痹相似,故习称胃脘痛为“胸痹脘痛”。认为,胸痹心痛为胸中阳气不足,阴邪乘虚居位,胸中闭塞,邪正相搏所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包括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胃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胃炎等。仲景之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温阳下气、豁痰降逆之功,用于痰涎壅塞胸中、胸阳不得布展、痛引胸脊之证;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于痰涎壅塞,气滞不通所致的胸痹疼痛、胃脘痞满之证;橘枳姜汤又为气逆痞满之轻症而设。胸痛胁满与心下痞闷虽异,然其发病常相兼而作,故范文甫独具匠心,将此三方熔为一炉,定名为瓜蒌薤白方,通治胸痹脘痛。瓜蒌实通阳宽胸利气,兼涤痰开结,为疗胸痹脘痛之主药;薤白、桂枝通阳散结;姜半夏、橘皮豁痰下气;枳实、厚朴消痞除满,开泄升降,药性赋谓“枳实疗痞满而治胸痹,非徒降于高巅”;生姜和胃降逆。范文甫常谓:“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在多,乌合之众,再多何用?”主张治疗用药应专精,故喜用经方。其自拟瓜蒌薤白方,纯系仲景治胸痹之三方综合而成,组方合理,功能全面,用治胃脘痛时,只要稍作增减,自有一剂知,二剂已之妙。

 

48.卢永兵 安胃散

【方药】 肉桂3g,砂仁2g,良姜3g,党参4g,法半夏3g,煅牡蛎8g,三七3g,郁金4g,白芍6g,黄连2g,甘草2g,大黄3g(本方为1d量)。

【用法】 按上方药物比例,将药晒干(或60℃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即得。每餐前0.5h,用温开水煎汤冲服10~15g,病情稳定后,药量可减半。

【功效】 疏肝和胃,益气健脾,解毒泄热,活血止痛。

【案例】 王某,男,38岁。自诉近1年来胃脘部经常疼痛,时而刺痛,时而隐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时发时止,吃生冷、辛辣食物则常诱发,痛剧则呕吐痰涎、酸水。3个月前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窦炎。现面色晄白,体倦多汗,上腹胀痛,食则更甚,时有呃逆或呕吐痰涎,口微苦,大便溏,日2~3次。剑突下明显压痛,腹微胀,肝脾未触及。舌尖有红点、苔薄白,脉缓。服安胃散1d,疼痛明显减轻,呃逆、呕吐止,3d后上腹胀痛消失,胃纳增加,大便正常。用蜜黄芪30g、大枣4枚,水煎冲服安胃散3次,连服1个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 本病例为慢性胃炎,由饮食不节,再加之食辛辣生冷,伤及脾胃之气,日久伤于络脉,影响气血,使脾胃功能失调,产生很多与其有关的疾病。所以治疗是寒热错杂之法为用。

 

49.李世德 加味良附丸

【方药】 党参20g,黄芪25g,香附20g,良姜10g,莪术10g,柴胡15g,半夏15g,吴茱萸5g,茯苓20g,旋覆花20g,郁金20g,延胡索10g,枳壳15g,白芍25g,甘草10g。加减:溃疡加海螵蛸15g,儿茶5g,浙贝5g;食管炎加黄芩15g;出血加白及15g,三七粉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案例】 陆某,男,23岁。上腹部疼痛、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半年余,诊为慢性胃炎收入院治疗。经用多种西药治疗1个月不效,转中医治疗。脘腹隐痛,胀满,嗳气时有口苦,恶心呕吐,疼痛多在晚间或进凉食后明显。诊见面色晄白无华,精神不振,消瘦。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缓。证系脾胃虚寒。胃镜检查:胃液呈黄绿色,黏膜上有黄绿色胆汁附着,并有大量黄绿色泡沫自幽门口反流入胃,胃窦部黏膜明显充血、水肿。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给予良附丸加味原方,吴茱萸改为10g。共服7剂,上腹痛、脘腹胀满、嗳气等症大减,呕吐明显减轻。守方再服14剂,诸证基本消失,仅有轻度恶心,偶尔饭后吐几口清水。继续服至28剂,症状悉除。治疗30d,胃镜复查: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基本消退,未见胆汁反流,获得治愈。

【按语】 方中良附丸温中理气止痛,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止痛,莪术、柴胡、旋覆花、郁金、延胡索、枳壳疏肝理气,半夏、旋覆花和胃降逆,茯苓甘平渗湿健脾,党参、黄芪益气补中,吴茱萸伍党参取吴茱萸汤意而和胃降逆、制止胃液反流。诸药相伍,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

 

50.张镜人 降逆和胃方

【方药】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制半夏5g,炒黄芩9g,炒枳壳5g,大腹皮15g,制香附9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炒陈皮5g,金钱草30g,煅瓦楞15g,柴胡5g,全瓜蒌15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效】 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案例】 陈某,男,36岁。脘痛年余,数月以来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口苦口干,泛恶吞酸,大便干结,脉细滑,苔黄腻、舌质红。舌下静脉左侧淤紫增粗,遂做胃镜检查,见幽门管反流较多,均为黄色胆汁,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并有黏液斑块,诊断为反流性胃窦炎。此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反逆于上;治拟疏泄肝胆,降和胃,拟投上方调治。服药4周后,胀痛大减,但仍有嗳气,口干且苦。予原方加清热和胃之品,如炒竹茹、石斛、玉蝴蝶等,胆汁反流较前有明显好转,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伴反流性胃窦炎(轻度)。

【按语】 胃脘痛一症,泛见于多种疾病,因寒致痛者固然不少,但在慢性胃炎,则以热证居多。本例证属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反逆于上,以致开降失调,故取柴胡,以求轻举畅达,配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此乃开降并调之法。肝胆互为表里,肝郁木壅,少阳清气失展,必致肝胆液泄,症见口苦、胁痛、反吐苦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则尤需柴胡以升少阳清气,并配黄芩之苦降而泄胆热。瓦楞制酸,金钱草泄肝利胆,全瓜蒌、炒枳壳宽胸理气。诸药合用共凑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功。张镜人对肝胃不和者,拟疏肝和胃方。药用太子参12g,南沙参9g,生白术9g,苏梗5g,制香附9g,丹参12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旋覆花9g(包),代赭石15g,炒扁豆9g,炒谷芽12g。以疏肝和胃,清热和络,补中健脾。

 

51.赵清理 平胃二陈汤

【方药】 苍术、白术各12g,厚朴12g,陈皮12g,半夏10g,茯苓15g,藿香10g,白蔻仁10g,广木香6g,甘草3g,生姜3片。

【用法】 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1次。

【功效】 芳香化浊,健脾和胃。

【案例】 王某,男,48岁,1991年3月11日就诊。诉胃脘痛时作时止4年余,且多因酗酒所诱发,脘腹痞闷痛,呕恶泛吐黏涎,吐后稍舒,体倦困重乏力,不思饮食,口中黏无味,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诊见胃脘痞满胀痛,胸中窒闷不舒,恶心,呕吐黏涎,纳差。脉弦滑,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证属痰浊阻胃,气机失和;治疗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方取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方药同上,水煎服。服药3剂,胃脘痞闷胀痛大减,恶心呕吐已除。唯食后仍觉胃脘部不舒,照上方去藿香,加神曲12g、炒麦芽15g;又服药6剂,诸症皆减,唯仍觉口中无味,照上方再加炒枳壳10g、白芷10g;服上方6剂后,诸证悉除,饮食明显增加。又嘱其改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半月而愈。

 【按语】 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湿浊阻滞中焦,脾阳被困,气机升降失和而致胃脘痞满胀痛,此乃痰浊为患也。赵清理遵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常取芳香化湿以助脾运,温中健脾以和胃气。故用平胃散以健脾燥湿,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更加藿香、白蔻仁、广木香芳香化浊、醒脾祛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理气和胃之效。脾健运则湿浊自祛,胃气和则痞胀自消,脾升胃降气机畅达而疼痛自除矣。

 

52.黄文东 和胃理气两方

 【方药Ⅰ】 炮姜3g,肉桂3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紫苏9g,白芍9g,旋覆花9g(包),制香附9g,广木香6g,延胡索9g,煅瓦楞30g。

【方药Ⅱ】 旋覆花9g(包),陈皮9g,姜半夏9g,紫苏9g,白芍9g,茯苓9g,炒枳壳6g,炮姜3g,煅瓦楞15g。

【用法】 发作时服方Ⅰ,不发时服用方Ⅱ。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方Ⅰ:温中止痛,理气降逆;方Ⅱ:和胃调气,佐以温中。

【案例】 李某,男,18岁,学生。自1964年5月起,胃痛每1个月左右发作1次,有周期性,至今已有9年。发作时为剧痛,颇难忍受,呕吐酸水,饮食即吐,每次发作期为10~15d,治疗后始能渐渐减轻。1968后7月经某医学院住院检查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共6个月,缓解后出院。出院后胃痛仍有发作,于1969年10月再住某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共2个月,出院后每年发作5~6次,每次发作期仍为10~15d,至今未愈。1973年7月18日初诊,胃痛时发时愈,发作时为剧烈疼痛,泛吐酸水,不能饮食,痛减后怕冷喜睡,连续15d左右,始能起床,饮食渐进。舌苔白腻,脉象小弦。此为胃中有寒,气失和降,气聚则痛,上逆为呕吐。在发作时治以温中止痛,理气降逆为主,投以方Ⅰ服之;在疼痛缓解后,宜用和胃调气,佐以温中之法,给予方Ⅱ服之。复诊,据述因胃痛未发作,先服方Ⅱ,共33剂,以后曾小发作1次,因吃玉米黍后,觉胃中不舒,并有胃痛,与食物不慎有关,服方Ⅰ,4剂即愈,痛止后继续服方Ⅱ,前后共服60剂至今胃痛未发,饮食大便正常。嘱暂时停药,注意饮食寒暖,以防复发。1974年10月,其父因公来沪,特携带病史记录,面述服中药后经过情况,并说病已痊愈,现在身体很好,除正常工作外,并参加体育活动和劳动锻炼,心情愉快。

【按语】 本病胃痛初起,由于受寒停食,多属气滞作痛。因发作后忽于治疗,以致胃气失于和降,容易引起发作,故时发时愈。在用药方面,主以肉桂、炮姜辛温止痛,佐以紫苏散寒,白芍缓中,加入理气和胃之品,在发作时可以取效,但于不发作时,必然用和胃理气为主,佐以温中,不但能防止发作,又能使脾胃健旺,增强抗病能力,故病得以治愈。另外,黄文东对气滞血淤型,拟调气化淤方。药用广木香6g,制香附9g,延胡索9g,当归9g,赤、白芍各9g,炙甘草4.5g,川楝子9g,青、陈皮各6g。对肝肾阴虚型,拟一贯煎加减方。药用北沙参9g,川楝子9g,延胡索9g,当归9g,白芍9g,生甘草4.5g,枳壳6g,青、陈皮各9g,大腹皮9g,焦神曲12g。

 

53.张伯臾 大半夏汤加味

【方药】 太子参12g,姜半夏12g,生姜4.5g,蜂蜜20g(冲入),炒吴茱萸1.2g,炒黄连1.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补中降逆,泻肝和胃。

【案例】 董某,女,65岁,1983年3月14日初诊。患者于1982年10月起见脘腹胀痛,呕吐苦水,脘中烦懊不舒,不思纳食,食后即吐。1983年1月起呕吐发作转频,迄今未止。其间曾迭进多种中西药物及施行针灸治疗未效。经X射线摄片,拟为胃窦炎(无恶性病变)。脉沉细带弦,舌质淡红,苔薄。大便2d一次,量少颇艰。此属胃虚作吐,投以原方3剂。二诊:药后呕吐旋止,中脘烦懊亦舒,已能纳食,大便2d一次,仍欠畅,脉细,舌淡红,苔薄,再以养胃润肠以善后。处以太子参12g,制半夏9g,炒黄连1.6g,炒吴茱萸1g,蜂蜜30g,生谷芽12g,火麻仁10g(研),服4剂而安。

【按语】 本例患者呕吐已50余d,正气耗伤可知,参诸脉沉细、舌淡红,故其主因当责之为胃中虚,胃失濡养和降所致。且又有脘中烦懊呕吐苦水,脉沉细中带弦,测知证中尚有肝之郁火犯胃一面,即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故用大半夏汤培中补虚以降逆,加左金丸泄郁热和胃气,标本兼顾。再诊据证另加生谷芽开胃,火麻仁润肠,组方精专不杂,方药与病机相吻如此,故使50余d之呕吐得以痊愈。

 

54.何 任 加味吴茱萸汤

【方药】 党参12g,吴茱萸6g,旋覆花9g(包),姜竹茹9g,姜半夏9g,沉香曲9g,生姜3片,大枣7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温胃降逆。

【案例】 陈某,女,46岁,1975年1月25日初诊。胃脘不舒,时时泛呕,偶或夹痛,胸闷痞满,涎沫多,口淡,经上海某医院检查诊为胃窦炎。脉迟,苔白,治以温胃降逆,投上方5剂。5d后复诊:药后胃脘较舒,呕泛未作,纳食较香,仍以温胃降逆续进,照上方去旋覆花、姜竹茹,又服5剂而愈。

【按语】 泛呕,胃痛,涎沫多,口淡,苔白,脉迟,乃一派胃寒见证。何任遵仲景阳明证,食谷欲呕,治以吴茱萸汤温胃降逆,疗效显著。本案西医检查诊断为胃窦炎,而中医分型属于胃寒,足见辨证之重要。 

55.何承志 疏肝和胃方

【方药】 软柴胡5g,杭白芍10g,枳实10g,制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5g,天花粉30g,海螵蛸15g,板蓝根20g,平地木20g,焦楂、曲各10g,川续断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疏肝和胃,调气行湿。

【案例】 刘某,女,28岁,1983年1月7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痛病史,1年前于某医院摄片示胃窦炎。证见脘痛作胀,嘈杂泛酸,纳少,肢软乏力,动辄心悸,脉弦数,苔薄腻。此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失宣畅,中焦不运。治宜疏肝和胃,调气行湿,投以原方水煎服。服药5剂后诸证皆减,脉弦数苔薄,再守前法,加入益气扶正之品。处以白术、白芍各10g,炙黄芪10g,山药15g,枳实10g,广木香10g,茯苓15g,苏噜子15g,焦楂、曲各10g,川续断10g,海螵蛸15g,煅瓦楞15g(打),陈皮10g,炙甘草5g。服药5剂,停药2d,胃痛又作,便溏纳差。脉细数,苔薄,再拟益气和胃,调气止痛。上方去枳实、川续断、茯苓、煅瓦楞,加诃子肉10g、延胡索10g。服药5剂,胃痛又减,偶有嘈杂泛酸,便溏好转,脉弦苔薄。前方已奏效,守法稍事增损。前方去延胡索,加川厚朴5g、制半夏10g、枳实10g、白扁豆20g。胃痛已平,未见嘈杂泛酸,食后稍胀,二便自调,舌脉如常,肝胃转和,气机得调,当予和胃消食药保和片图治,以善其后。

【按语】 胃脘痛又称胃痛,其发病原因有病邪犯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等几种因素。何承志认为,本病在临证中多见肝气犯胃。盖肝胃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关系密切。胃在中土,功当通降,赖肝气之疏泄,而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易于横逆,侮脾犯胃,气机升降不利,乃作胃脘疼痛。诚如《内经》所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本例胃痛,反复不已。何承志抓住胃痛作胀、嘈杂泛酸、脉象常弦之辨证要点,辨为肝气犯胃,故投疏肝和胃之剂,方以四逆汤疏肝解郁、二陈汤和胃化湿、天花粉清热生津助四逆散抑肝之理。川续断、楂、曲温运消食,资二陈汤培土调中,海螵蛸、煅瓦楞制酸止痛。平地木、板蓝根乃为辨病(胃窦炎)用药之意,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二药均有抗菌、消炎之功。由于辨证明确,方药中的,故数剂即效。最后肝气渐疏,胃腑得和,二诊减少疏肝之品,伍入益气之药,系属标本兼顾,祛邪扶正,继以本法出入,稍事增损,终则丸药图治,竟收全功。

 

56.林沛湘 安胃汤

【方药】 黄连5g,干姜5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木香7g(后下),丹参30g,白芍30g,炙甘草7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餐前温服。

【功效】 消痞健胃,行气缓急。

【案例】 班某,女,32岁,1991年8月4日初诊。患者胃脘胀闷、隐痛2年余。近半年来症状日渐加重,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食入欲吐,每日进食量甚少,体重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十二指肠炎。曾用多种中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舌边尖偏红、舌苔稍腻,脉弦细。此为寒热互结于中,湿滞气郁于胃腑,其证偏热,治宜安胃汤化裁:黄连6g,干姜4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丹参30g,木香7g(后下),白芍15g,炙甘草5g,蒲公英20,旋覆花10g(布包),厚朴7g。上方服用10剂后,症状大减。继以此方加减治疗1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证实炎症已明显好转。随访半年,病情未见复发。

【按语】 慢性胃炎以胃脘痞满、胀闷、疼痛及嗳气、泛酸、纳差等为主症,表现为一系列胃气失于和降、胃腑反润为湿以及脾胃、肝胃失调的症候。安胃汤以调和胃腑及脾胃、肝胃为宗旨,是针对慢性胃炎的症候特点而设立的。本方由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丹参饮及百合汤等方化裁组合而成。方中黄连泻火解毒,干姜温中逐寒,二者寒热同施,辛开而苦降;合半夏入胃,更能和胃降逆,燥湿开结,消痞除满。黄连、干姜用量的变化,还可调节方剂的寒热属性。百合味甘而性凉,能清泄胃腑之邪热,养护润土之津液,枟本经枠谓其有“补中益气”之效,实为养胃气也。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二者合用,养津护胃而无滋腻之虑,行气散寒而无温燥之虞。白芍、炙甘草既酸甘化阴以生津液,又可柔肝缓急以平痉痛。丹参、木香乃取丹参饮之意,用之凉血祛淤,行气止痛。观其方,取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治痞满,芍药甘草汤柔肝缓中疗疼痛,丹参饮、百合汤调和胃中气血津液,使胃气复于通降。药物组成,大多配对而用,其功用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是和与降的统一,燥与润的结合,体现了调理胃气为主、兼顾肝脾的治疗原则。

 

57.黄一峰 理气消胀泄浊方

【方药】 生紫菀6g,桔梗5g,苏梗9g,川楝子9g,吴茱萸1.5g,炙刺猬皮9g,鸡内金9g,瓜蒌仁15g,山楂12g,神曲12g,良附丸12g(包)。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效】 疏肺理气,消胀泄浊。

【案例】 童某,男,46岁。胃病多年,经常胃痛,甚则牵引胸胁之间,咳嗽气逆,喜叹息,嘈杂,大便干结。舌苔薄腻,脉濡软。X射线钡餐透视及摄片(摄片号4891):胃呈瀑布型,胃内潴留液中等,胃窦部黏膜增粗,提示胃窦炎。辨证为肝气不和,肺气不宣,胃失和降,浊滞内阻。拟予宣肺理气,消胀泄浊。药方拟处如上。连服7剂,胃痛明显好转,胸闷胁胀顿减,继予原方加减,先后治疗3个月。X射线钡餐透视及摄片复查:仅胃大弯侧黏膜纹增粗,余无异常。提示好转,症情向安。

【按语】 黄一峰治胃病不仅是善疏肝气,降胃气,同时又重视宣肺气。认为,治肺以展气化,因肺主一身之气。气舒则脾运得健,胃气和降。枟素问?至真要大论枠曰:“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因此宣泄肺气,冲其治节,是调开降、运枢机的一个方面。所以黄一峰在治疗胃肠疾病时,常用紫菀配桔梗、前胡合牛蒡等宣降肺气之品。

 

58.董建华 加味香苏饮

【方药】 香附10g,橘皮10g,枳壳10g,鸡内金5g(炒),香橼皮10g,佛手5g,大腹皮10g,砂仁5g,木香6g,焦三仙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案例】 宋某,男,46岁。胃胀多年,时伴隐痛,反复发作,将近1年,食后胀满尤甚,不思饮食,二便正常。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胃酸低。舌苔黄,脉象缓。病系气滞食阻,胃失和降;治宜理气和血通降,加味香苏饮之。方如上。服药6剂,胃脘胀痛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后又按原方加减续进10剂,胃胀基本控制。

【按语】 胃痛一病成因甚多,但其不外乎虚、实、寒、热。本例似乎是一个虚证,通过仔细分析,抓住主要矛盾“食后尤甚”则可知本病并非虚证,而是一个纯实证,故治疗时以通为主。再根据胃本身特点“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以通以降为顺”、“胃病多实,脾病多虚”诸条来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59.刘惠民 健脾和胃方

【方药】 炒枣仁4.5g,夜交藤12g,菟丝子24g,竹茹12g,厚朴9g,砂仁9g,乌贼骨1.5g,浙贝母12g,吴茱萸6g,黄连3g,生白术12g,木香9g。

【用法】 水煎2遍,分2次温服。

【功效】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胃制酸,佐以养心益肾。

【案例】 张某,男,20岁,1961年7月14日初诊。1年前,因生气后饮食不节,引起胃痛、呕吐,经治疗好转。此后,常有胃中灼热感,伴有腹胀,嗳气,胃中嘈杂不适,进食后尤甚。半年前,因心情不快,胃痛又作。平时睡眠不好,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经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胃炎。检查:面色黄,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辨证:肝郁气滞,脾胃失和。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胃制酸,佐以养心脘灼热,嘈杂等不适也减轻,仍略觉恶心,脘腹发闷,大便溏薄,舌苔白厚,脉滑细。此系脾虚痰湿之邪阻于中焦,治宜健脾化湿,上方加山药24g、藿香6g、半夏9g、神曲9g,水煎服。服药后诸症大减,胃痛已止,嗳气、嘈杂、胀闷等不适也明显减轻,大便已正常。仿原方配药粉1剂,嘱其继服,以资巩固疗效。

【按语】 本例因情志所伤而引起胃痛,故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胃中灼热感,故用左金丸清胃制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此为心肾不足,故用炒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菟丝子益肾。药证相符,获效甚速。

 

60.毕明义 当归贝母苦参丸

【方药】 当归15~30g,贝母10g,苦参6~15g。

【用法】 每剂用水1500ml,煎至500ml,分3次服,每日1剂,饮前服。服药期间,忌饮烈酒,忌食酸、甜、辣。

【功效】 行气止痛,滋阴和胃,清热燥湿。

【案例】 宫某,女,28岁,1986年7月21日初诊。诉上腹部疼痛3年。3年前正值午餐之时与人发生口角,当即感心口不适,有痞塞不适之感,同时嗳气,未经任何治疗。又遇生气,当即上腹痛,其痛隐隐,且烧心,钡餐检查诊为慢性胃炎,经治疗好转。2个月后感上腹疼痛,且多于空腹时疼,有时累及两胁胀痛,痛甚则吐酸水或清水,严重时吐饭,将饭物吐出后则感痛减。食后上腹部胀满不舒,有烧灼感,食辛辣及甜物后烧心尤甚,伴饮食减少。舌质红,苔白厚微黄,唇紫,脉弦细。诊为肝胃郁热型胃痛,法当清热泻火解郁,给以:当归30g,大贝母10g,苦参10g。6剂,每日1剂以水1500ml,煎至500ml,分3次服。6剂后胃脘痛止,又继服上方6剂,痛未发,烧心、嗳气已除,饮食亦恢复正常。

【按语】 当归贝母苦参丸出自枟金匮要略方论?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枠,原用以治疗“妊娠,小便难”,这时加以移用,并改丸剂为汤剂,治疗胃脘痛,效果颇佳。该方以当归为君药,用之以滋阴行气和血而止痛;贝母为臣药,助当归以滋阴和血解郁,又为佐药,用之清热化痰湿;苦参为佐使药,导心胃之火从小便而出。药味虽少,共奏行气止痛、滋阴和胃、清热燥湿之功,故适用于以上诸种证型之胃脘痛。加减:若属郁火伤阴证胃痛用川贝母,若为湿热中阻证、肝胃郁热证胃痛用大贝母,痛势急迫者合芍药甘草汤(白芍30g,甘草15~30g),兼气滞者加九香虫10g、甘松10g。

 

61.董建华 自拟方

【方药】 苏梗、藿香、桔梗各2g,制香附10g,炒陈皮10g,蒲公英15g,虎杖5g,焦四仙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行气化湿,清热解毒。

【案例】 杨某,女,53岁。胃脘疼痛1个月余,食后加重,嗳腐泛酸,纳谷不香。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中阻,胃失和降。给予上方7剂。药后胃脘痛减轻,嗳腐泛酸止。后用香砂养胃丸调理1个月余,胃痛未再复发。

【按语】 慢性胃炎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恣饮纵酒,导致湿热内生,胃失和降而致。如枟医学正传枠谓:“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故胃脘疼痛。”胃痛以食后加重为主,伴噫气嗳腐,或痛而兼呕,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湿热之邪,法当分消,化湿为主,气行则湿化,湿祛则热易清,故行气化湿、和胃通降为其主法。药用苏梗、藿香,辛温,归脾胃经,行气健胃、化湿止呕为君药;制香附理气解郁,除三焦气滞;炒陈皮理气燥湿,化痰健脾,增强行胃气化湿邪作用。湿热之邪在里日久化腐生毒,在外表现口苦便结、舌红苔黄,胃镜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甚则糜烂出血。故可加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虎杖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且二药性平,祛邪不伤正。若见胃呆纳差加焦四仙以健脾开胃,行气消积。

 

62.黄 煌 加味半夏泻心汤

【方药】 姜半夏12g,黄连3g,黄芩6g,茯苓12g,党参12g,肉桂6g,炙甘草5g,干姜6g,红枣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案例】 患者,男,23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自诉上腹部胀痛近10年,自中学开始胃痛至今,一直未正规治疗,因近期疼痛加重,发作频繁,空腹为甚,故来就诊。2005年10月7日曾于江苏省中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刻诊:胃中泛酸,时恶心,咽喉红肿,舌红,苔黄微腻,脉细弦,睡眠尚可,便溏。给服上方7剂。2006年6月3日二诊:症状明显好转,疼痛减轻,原方继服14剂并嘱其注意饮食宜忌。

【按语】 枟伤寒论枠载:“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枟金匮要略枠又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故而心下痞即胃脘部的嘈杂不适感为本方运用的重要指征,慢性胃炎,上腹部满闷不适,有轻度胀痛,但按之无抵抗感,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烦热感、多梦失眠等症状。

黄煌认为,半夏泻心汤证多为炎症性胃肠功能紊乱。这些炎症可以是外来的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也可以是饮食及辛辣食物等刺激造成的黏膜损伤。其证特点为中虚热痞、寒热互结,使用半夏泻心汤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63.李则藩 连梅汤

 【方药】 北沙参、麦门冬、生白芍、石斛各15g,乌梅、全瓜蒌、生甘草各10g,黄连6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麦芽、生谷芽各3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清心濡脾,滋阴养胃。

【案例】 陈某,女,50岁,小学教师,1993年9月26日初诊。夙有胃病史6年,叠进中西药治疗未能根除,因形体渐瘦,自疑胃癌,乃2周前在本院做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与血脂、血糖检测均未见异常。诊见:胃脘灼痛,得温食加剧,口干心烦,嘈杂易饥,食少,大便干结,小溲淡黄。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胃阴亏损,中土失濡,虚火内炽。给予上方5剂。复诊:胃脘灼痛、心烦口干大减,大便通畅,原方去全瓜蒌、生谷、麦芽,加鸡内金末(冲服)、参三七末(装胶囊吞服)各5g。连服10剂,胃脘灼痛消失,诸症明显好转。乃去黄连,加山药15g、虎杖10g、青黛(冲服)6g等,共服70余剂,诸恙递平。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黏膜萎缩性病变消失,肠腺化生也消失,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已能正常上班和操持家务,体重增加。

【按语】 本案病程日久,中土受戕,纳化失常,脾胃阴伤,虚热内扰,子病及母,心火亢盛,化源不足,形体渐瘦,诸症丛生。李则藩紧扣病机,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针对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及幽门螺旋菌阳性,以清心濡脾、滋阴养胃法治疗,应手而效。要旨在于养阴需防滋腻,清热勿过分苦寒,兼用活血护膜之参三七、鸡内金及杀菌清热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虎杖、青黛等,以加速萎缩、肠化或增生的病理转化,且有预防变的作用。

 

64.刘渡舟 升阳益胃汤

【方药】 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各4g,红人参6g,白术12g,茯苓30g,炙甘草10g,黄芪20g,白芍12g,半夏16g,黄连3g,泽泻10g,陈皮8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化湿,升阳益胃。

【案例】 董某,女,37岁。10余年前发现有慢性胃炎,一直间断服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半年来病情似有恶化,饮食渐减,周身乏力,大便稀溏,1d行2次,恶寒怕风,稍有不慎,即患感冒,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已服中西药物数月而无效。刻诊:视其舌淡而苔白腻,切其脉则濡细无力。辨为久病损伤脾胃,脾之阳气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化源不足,土不生金,则肺气也虚,乃脾胃与肺共同为病。治当升举脾胃之阳气为主,辅以健脾化湿。服药7剂后,纳增便减,周身轻松。又服7剂,诸症若失。细心调理2个多月,胃镜复查只有部分浅表病灶存在,自觉饮食、体力如常人,数年之苦,终于痊愈。

【按语】 本方出自枟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枠,由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红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白芍、半夏、黄连、泽泻、陈皮组成。治疗气虚、湿多、热少的内伤病。证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洒淅恶寒等肺病症状。其病机为湿邪内阻,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脾胃与肺共同为病。治当升阳以燥湿,药用柴胡、防风、羌活、独活,风过则干也;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益胃以化湿,湿去则阳气升发;泽泻引导湿热从下而解;黄芪、红人参、炙甘草补脾胃之虚,并益肺气;黄连以清余热;白芍和营,收肺气之散,并节制风药的辛燥作用。

 

65.王灿晖 自拟方

【方药】 苏叶10g,苏梗10g,吴茱萸4g,黄连5g,苍术12g,炒白术12g,姜半夏10g,炒枳壳10g,厚朴10g,木香8g,砂仁4g(后下),延胡索10g,炒白芍12g,煅瓦楞子30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清热燥湿,活血化淤。

【案例】 周某,男,40岁,2006年4月22日初诊。因胃脘胀痛半年,加重2d求诊。患者半年前饮冰啤酒过量后出现胃脘部胀痛,服奥克、达喜后胀痛缓解,后每遇心情不好、过饮酒浆、饥饱失常后均出现胃脘胀痛加剧。查胃镜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d前,患者因公司事务繁忙,劳累过度,胃脘胀痛又作,服达喜、奥克后效果不佳,遂来就诊。刻下:胃脘胀痛,遇寒则甚,温按较舒,略进饮食则痛减,稍多进食则胀甚,脘中灼热、嘈杂、嗳气频频,时泛酸水、恶心,寐可,二便调。舌淡暗苔黄偏腻,脉弦。证属虚实寒热错杂胃脘,治以辛开苦降为主。7剂,水煎服。二诊:胃脘胀痛、嗳气、泛酸等均减轻,腻苔渐化。原方去苍术、厚朴,加川朴花10g。7剂,水煎服。后原方稍作加减,服药持续3个月后诸症均失。

【按语】 慢性胃炎除按传统认识进行辨证论治,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中焦湿热、气滞血淤等外,临床上着重强调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胃气升降失常的辨析。病机多为寒热虚实错杂,痞结胃脘,治疗上多用辛开苦降,酌配活血理气之品。本例患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病机为虚实寒热错杂,痞结胃脘,故予苏叶、苏梗、吴茱萸、黄连、姜半夏辛开苦降以除痞满,炒枳壳、厚朴、木香、砂仁理气除胀,延胡索理气止痛,炒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煅瓦楞子制酸。久病入络,用莪术可活血通络。现代研究证实白花蛇舌草、黄连有消炎作用,故针对幽门螺旋杆菌(+)而用来消炎。患者苔腻乃为湿浊聚胃,予苍术、厚朴等燥湿,二诊,腻苔渐化,故去之,以防苦燥伤阴,予性较缓和之川朴花。消补共用,寒温抑制,共奏和胃气、健脾运、清郁热、和血络之功。

 

66.周信有 益胃平萎汤

【方药】 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陈皮9g,半夏9g,枳实20g,厚朴9g,焦、三仙各9g,砂仁9g,干姜6g,制附片9g,黄连9g,炒白芍20g,郁金20g,元胡20g,甘草6g,三七粉3g(分冲)。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健脾和胃,行气活血。

【案例】 白某,男,56岁,2005年4月29日初诊。患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年,2005年3月17日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Ⅲ度),食管炎。症见:胃脘胀满、灼热,偶有隐痛、泛酸,嗳气,纳差,乏力,咽部异物感,无口苦,大便干,小便尚可,面色萎黄。舌暗红、苔微黄、中见薄腻,脉弦细弱。辨证为脾胃不和,气滞血淤;治以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给以上方。20剂后泛酸、烧心及咽部异物感减轻,食纳增,余症及舌脉如前。原方去枳实、焦三仙,加枳壳、白及各9g、海螵蛸30g。续服半年,诸症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周信有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寒凝、血淤。因此治疗上以健脾、益气、理气、祛淤、温中为主,即调气法与活血化淤法并用。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周信有制定出了一个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即益胃平萎汤。方中以党参、炒白术、黄芪、甘草等健脾益气,补虚生肌;陈皮、半夏、砂仁、鸡内金等理气消滞,促进消化;炒白芍等活血化淤,以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起到生肌平萎之功,这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