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牛人都是一波儿一波儿地出?

 叶老师YP 2015-11-16


文 | 袁晓辉

读博士的时候,导师曾经跟我们说过一句话: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30%跟老师学,30%自学,40%是跟同学学。

当时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跟同学学习能占到这么高的比例?同学的作用为啥比导师还大?

后来,又隐约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

  • 建院曾有三位院长都是出自同一个宿舍;

  • 建院曾经有一个年级(某3字班)才俊辈出,平均实力爆表,这个年级好多同学后来的发展都十分耀眼。

我就在纳闷:这牛人咋都一波儿一波儿地出呢?

最近读的这本《智慧社会》,用深刻的社会物理学思想解答了这个疑惑。


从心理史学到社会物理学

在解释牛人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有趣的学科:心理史学和社会物理学。

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在《基地》系列中提出一门学说: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在小说中,哈里·谢顿作为这门学科的创建者,综合了历史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准确预测了银河帝国后期发展的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未来。

多年前在看这本小说时就在想,真的会有这样的学科诞生吗?人类行为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真的有可能被科学研究所发现吗?

图 壮丽的银河帝国 图片来源:http://img.bizhi.sogou.com

当看到来自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的主任、全球大数据研究权威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在书中提到社会物理学这个概念时,还是有点激动的,感觉多年前被阿西莫夫种下的那颗种子终于要发芽了。

据作者说,社会物理学这个名词由来已久:

  • 19世纪初,起始于人们将社会视为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们开始思考牛顿物理学中的思想能否用到社会中;

  • 20世纪中期,社会科学家发现很多社会指标都有如Zipf分布和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统计上的规则性,也基于此不断改进社会互动机制的理论;

  • 21世纪初,伴随大量人类移动和通信数据的产生,社会科学理论有了更加定量化的基础。

社会物理这条线的研究一直向前推进。正如物理学是研究大自然基本规律的学科,社会物理学探索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然而,真正能以一种统计规则性的机制来解释和预测社会变化的理论还处于形成阶段。彭教授及其团队认为:

社会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社会科学,旨在描述信息和想法的流动与人类行为之间可靠的数学关系。

社会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在于,从他人的举止和相关的语境中学习是人类行为变化的一个主要甚至可能是主导的机制。正因为社会物理学并不试图捕捉内在认知过程,他在本质上是概率性的,即由于回避了人类思维生成的本质而具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

我觉得,上个世纪的社会物理学大多将人当作社会原子,基于大量社会原子的统计规律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通则,而彭教授将目光投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用物理学来打个比方:由关注物质的内涵和数量规律,转为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而他发现,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想法流',跟咱们今天探讨的牛人话题密切相关。


牛人创意的来源

乔布斯说:

有创造力的人只是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联系。

彭教授经过大量研究,也发现:

最善于保持创造力和洞察力的人是探索家。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寻找新的人和不同的想法,却不一定绞尽脑汁去发掘”最好”的人或”最好”的想法——他们要寻找的是具有与众不同观念和与众不同想法的人。

也就是说:世上本没有牛人,有些人探索得多了,自然就成了牛人。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持续地接触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观念,为什么有些人就能脱颖而出,成为大牛呢?

彭教授说,因为一些人依靠以下几个秘方,能够更快地获得更多样且独立的想法流:

  • 更懂得社会学习:他们更懂得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策略,通过观察与体验,他们能快速效仿他人的成功模式,也善于从他人的失败中学习。

  • 拥有更为多样的想法流来源:他们能联系到多种背景的人,让他们可以接触到大量不同的声音,避免了处于某一个同质化小团体中可能会碰到的”回音室”效应。

  • 拥有很多特立独行的朋友:他们会有一些比较独立的”聪明人”朋友,这些朋友虽然非常独立,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拥有独立的信息,而有着有新意的想法。


牛人在想法流中诞生

我们来看看一部分牛人产生的过程:一个善于观察学习且比较开放的人,在与大量不同背景的优秀人才互动的过程中,收获了大量想法流,他(她)筛选出那部分新鲜的、多样的、值得学习的想法流,或用以改进自己的行为,或将其融入自己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或建立起之前不曾有过的联系,从而得到了持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了有新意的工作成果。

你可能要问,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能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不是想法流?为什么我们每天阅读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信息,却感觉仍然跟大牛差老远呢?

根据作者的观点:

想法流有时更取决于目睹人们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自己做了什么。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互联网上看了半天牛人成功的事迹,决定好好向人家学习时;牛人们则更倾向于从身边各式各样的朋友那儿,观察到一些有益的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所以作者的研究也证明了:

周围同伴群体的行为是驱动想法流并形成观点的最强大的作用力。因为要把一种行为转变为自身习惯,我们需要多次看到这一行为产生的好结果(比如社会认可)。无意听到的评论和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是想法流的有效推动力。

正是由于社会互动在想法流的传播中如此重要,才产生了牛人扎堆的现象:几个热爱学习与分享的人,与几个特立独行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那时候他们都还不是牛人,但共处于一个团体,让他们更有可能在日常的互动中彼此交流学习,将彼此探索到的新想法相互分享,带来想法流的高速流动,彼此都能获得较大的成长和进步,进而产生牛人一出出一波儿的有趣现象。


牛人们如何构成一个群体智慧更高的团队?

那么,当牛人们凑在一起时,是否一定可以形成一个群体智慧更高的团队呢?

彭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更高效更有创意的团队拥有两个典型的工作过程:

  • 想法发现过程,即依靠团队成员在团队之外,与其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探索新的想法流,收获新的观点;

  • 想法汇聚过程,即依靠团队成员在团队之内,积极参与团队的讨论,汇聚探索到的想法流,并将想法融入到团队的行为中。

这些团队会在团队的互动和交流期间呈现三个典型特征:

  • 大量的想法:许多简短的发言而不是少数很长的发言;

  • 密集的互动:在发言和极短的回应评论之间通过连续和交替的循环来证实或证伪想法并建立共识;

  • 想法多样性: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贡献想法、作出相应,参与者之间话轮转换次数相当。

图 完美的团队互动模式 图片来源:周卿《探索团体心理的奥秘》


做到以上三点的团队其实非常少见,因为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情况:一个牛人或几个牛人主导团队交流,其他人不怎么说话或根本不说话,造成的结果就是有些人的创意永远无法贡献到团队中,或是团队虽然表面上达成了共识,但后期发展由于相互之间缺乏理解,仍需要大量的沟通。

图 2个牛人主导的团队互动模式 图片来源:周卿《探索团体心理的奥秘》

基于此,彭教授团队提出了通过互动模式可视化,让团队的交流过程更为均衡,进而提高生产率和创意产出的办法,我觉得非常有趣,比如会议协调仪系统,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议中团队的交流模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书中的介绍)。

如果想提升我们所在团队的群体智慧,不妨模仿彭教授总结的高智慧团队的行为,鼓励成员对外探索,对内参与,在密集的互动中,将多样化的想法纳入到团队中的工作中来。

所以对于团队构建来说,其实往往当有牛人在场时,团队很难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智慧,由于强势的牛人存在,更容易产生少数人主导团队发展的情况。所以我们常会看到那些真正的企业家,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在某个领域很牛的牛人,而是”魅力型连接者”,他们能够:

精力充沛并有条不紊地与他人互动;能够引导组织内的互动模式朝正确方向发展;并不主宰团队内的讨论,而是鼓励好的想法流模式。

在这个方面,魅力型连接者对于团队提高群体智慧的意义要远大于一些强势的牛人。


什么样的城市盛产牛人?

彭教授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探讨了社会物理学对于构建一个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的作用。比如运用大数据统计人类行为特征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安排和布局城市功能;利用交通流的数据规划城市;利用人类生病期间的行为模式变化数据监测疾病和和公共健康等;也提出了应对大数据机遇和隐私保护问题的策略”数据新政”,都是非常超前的思考。但由于本文重点关注的是牛人和城市创意的产生,以下会谈一些基于作者提出的想法流来构建城市空间的想法。

作者提到:

  • 城市和公司一样都是想法机器。

  • 想法流的概念可以扩展到城市。

  • 城市中真正重要的是想法的流动,而不是阶层或市场。

  • 探索越多,城市越富足。

  • 社会互动和社会探索共筑美好的城市。

看到这儿的时候,激动的我没忍住大吼一声:彭叔儿,咱英雄所见略同啊!为啥?因为我想起来,我在博士论文中提到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正是基于提升城市想法流和人们空间接触机会的一种设想。

我在论文中用到的是空间接触机会的理论,即城市功能的布局是基于人们空间接触需求的高低,在不同时代的城市中,人们对不同功能的空间接触需求有高有低,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 前工业社会的城市中,人们对宗教、对货物的接触需求高,会把教堂、市政厅和集市区置于城市中心;



  • 工业城市人们对商品、对货物、对服务的接触需求高,会把商务区置于城市中心;



  • 后工业时期创新型城市人们对新想法、新知识和科技服务的接触需求会增高,于是城市中心很有可能变为创新源、科技服务和知识文化共享功能。



图片来源:前工业时期城市空间结构来自舍贝里《前工业城市:过去和现在》,工业时期和后工业时期由作者在博士论文《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中概括。

除了城市中心的功能布局以外,城市其他功能分区的组织反映的是各时期城市的经济、社会和信息互动模式差异。当然,以上三个空间模式只是一个能跟想法流理论有所对应的一个粗糙模型,能够促进更多牛人产生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模式尤其需要各学科的工作人员和规划师来共同协作,需要更多关心城市发展的市民来集思广益才能逐渐探索和形成。

如彭教授所说,一个群体智慧较高的团队需要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多样化的想法和密切的互动,一个有更多创新产生、能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智慧城市的形成,也需要每个你我的参与,需要我们不拘一格的想法,需要我们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关于牛人问题,我们最后再来回顾一下作者的三句话:

  • 拥有最好想法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最擅长从别人那里获取想法的人。

  • 推动变革的并不是最坚定的人,而是哪些最能与志同道合者相处的人。

  • 最能激发人的并不是财富和声望,而是来自同伴的尊重和帮助。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牛人。

(果说读书系列第4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