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改革的深处就是师生关系

 江山携手 2015-11-17

“课堂改革的深入就是师生关系”这是崔振喜校长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思想上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我以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基础,为什么崔校长说:“课堂改革的深入是师生关系”?明明是基础性的东西,怎么把它放到了课堂改革的“深处”去了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他针对当前我们很多人在研究或尝试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还没有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关注的重点,或者说,他认为目前所进行的课堂改革都还是一种浅层次的改革,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

是的,在课堂改革非常热闹的今天,人们对课堂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知识的呈现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种新的理念也都深入人心,教师们都自觉地在转换自己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课堂变得丰富了,也热闹了许多。特别是不少地方的成功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学习,有很多学校和教师还能积极尝试。可是,热闹之后我们发现,自己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表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配合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的甚至因为自己的课堂搞成了“四不像”而不知所措。在这种的情况下,本应该追问一下问题原因在哪里的我们,不但没有追问,反而都在为难声中走回到自己简单而又熟练的老路上去了。

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我们的课堂改革是走不远的。这正是崔校长所提出的:“课堂改革的深处是师生关系”这个观点的现实意义所在。

教学活动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很重要的方面就表现在师生关系上。我记得前不久,我在一个正式场合讲过“我们的教学研究要多从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角度去指导,要‘去技术化’,因为教学过程不能用‘说明文’的方式教给我们的教师,要知道,就是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出来,听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一般来说,听讲的人,一要看是谁讲的,二要看他为什么要讲,三要看他讲了些什么,四要看他是怎么讲的,而第一点最重要。所以,我们教给教师的办法再好,有些教师他因为不懂得你所讲的方法背后还需要什么作支撑,他们拿来就用,绝对不可行,教学的艺术奥妙就在这里。我们应该多研究一些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那些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象,在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方面加强指导。”其实,我们在读苏霍姆林斯基文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所列举的很多事例,都是关于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让学生难堪的现象,他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他甚至说:一个不能走进儿童精神世界,不能成为学生信任的人,就没有做教师的资格。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的教育思想里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但愿崔校长的这个观点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有效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