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不能是形式

 江山携手 2015-11-18
反思,是成长的觉醒,是生命的对话,是智慧的提升,是思想的升华。只有让反思成为习惯,只有让反思返璞归真,教师才能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化成长,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和名师靠近。
  反思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路径之一。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许多教育家和名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但仔细审视身边的老师,或与他们交流起来,却发现很少有老师真正形成了自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仅有的几篇随笔只不过是应付学校检查的作品;备课笔记中的教后小记只是大而化之、不疼不痒的文字,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能用来对付常规检查。对此,学校领导也心知肚明。试想,类似的反思又怎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呢?莫说三年、五年,恐怕十年也难以享受反思的乐趣,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
  一、反思重数量不重质量
  当前,许多学校的领导已充分认识到反思之于教师发展的意义,从而在教师培养中做了安排。但多数学校只强调反思的数量,要求教后记的撰写,并没有在具体行动上进行引领和指导,学校也没有形成反思的氛围,导致老师们在对待反思上只求数量,完成任务。至于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老师真正去思考和行动。这样的反思不能改进教学实践,更无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相反,却让很多老师视反思为累赘,成了老师们的“课业负担”。
  二、反思缺少深度和思想
  “本节课效果良好,通过生活情境、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寥寥数语,大而化之,与其说是反思,倒不如说是“一句话影评”。类似的教后反思,没有具体的阐释和教师自己的看法,何以让自己有实践智慧的提升,又如何在自己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形成教育思想?“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当一个老师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只能在教育的园子里人云亦云、盲目机械地耕耘,这样何以“不跪着教书”!理念在总结中孕育,思想的幼苗在反思中发芽,只有认真关注每天的教育细节,善于从中撷取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思想的小树才能一天天长大。
  三、反思没有和实践结合
  记得一位老师在“成长论坛”上发过帖子,痛斥学校的职称申报制度,埋怨学校评价标准重成绩不重教研。说自己一年来发表过近20篇反思类文章,在职称推荐中落选,而有些没有发表文章的老师却榜上有名。浏览这位老师在帖子上列出的文章题目,我们也就不为这位老师“打抱不平”了,如《请拆下学校的摄像头》、《屏蔽手机信号是侵权》、《我们应当向学生道歉》等。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对话性反思不行,但一个老师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了脱离课堂实践的反思,即使一年能发表100篇文章又有何意义?还有些老师,为撰写教育随笔,凭空杜撰和想象一些美丽的场景,但这些“罗曼蒂克”式的反思又对老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多少?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的日常反思应着眼于课堂这一场景,总结所得,提出所惑,反思问题,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提高。教师反思的成果应当是学生的发展,是自己的成长,发表仅仅是反思的附加收获。如果把精力用在了这些反思上,而荒芜了自己的“田地”,这样的反思又有何意义!
  四、反思没有留下影子
  魏书生强调,不写教研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则是极有可能成为创造型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他坚持反思总结和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即教师把每天的所见、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很多老师注重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外出听课或听名师报告也有自己的很多想法,但却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只有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才能收获美丽的项链。教师要及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感动、困惑变成文字,写成文章。如果能坚持每天写一篇千字的日记,写十年,就是3650篇,就拥有三百多万字的反思记录。这样还愁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或教育专家吗?
  五、反思没有专业的方向
  李吉林的伟大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薛发根的成功在于他确定了“简单平实”的语文风格;王崧舟的魅力在于他的“诗意语文”。然而,和这些名师相比,很多教师没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他们的反思就像墙上的芦苇一样,随风而倒没有生根。教师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成长的规划,明确自己的课堂风格,提出研究和反思的问题,从而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