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体会

 江山携手 2015-11-18

“气”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上,却很少人引用这个概念。其实,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运气、然后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的过程。气顺则人顺,气和则人和,人都是在一种生动的气韵中生活、成长的,因此,为孩子提供一种气韵生动的“场”,是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的唯一途径。甚至可以说,平静而生动的气韵是培养孩子美德的大格局。
  收敛为一股气息、气韵,首先要从人的心情谈起,因为心是“气韵”的生发之源。所谓心情,心是心灵,情是情绪,情绪是心灵的外在展现,因此,也可以从把握人情绪角度,理解人的心灵。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培养孩子的平和心态。
  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得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

  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也是消散人的“气韵”的第一大敌。但人的高明在于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伟大。”人内在的不自由,通常是被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这些不良情绪在生活中时时涌现。实际上,情绪一坏,一个人就在心理力量上被解除了武装,坏情绪更会伤害别人。
  静水流深,除了湍急的水流有力量之外,看起来平静的水流更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暴跳如雷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孩子在最初的恐惧之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如何逃避,甚至会毫无心理障碍地撒谎,推卸责任。我相信,当严厉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孩子们从恐惧到无所谓,再到不屑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事实上,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一般来说,控制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有转移、分散、弱化、宽容、解脱、升华和表达几种:
  转移。就是将注意力从引起不快、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感受的事物上转移开,可以转向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当发现情绪之魔要找上自己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离开现场,干点无关紧要的事,跟别人聊聊天会是一个很好的转移方式。
  分散。是在同时面临多种不良情绪时,把引起烦恼的源头分散开来,各个击破。在烦恼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把烦恼的事情联系起来,而这会加深烦恼的程度,不利于摆脱不良情绪。所以,越是烦恼的时候,越要一个个地对付,以免陷入夸大问题的境地。
  弱化。就是不作为的方式,不记忆、不思考、不想烦恼。有人说,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让它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去,确实很有道理。越是对烦恼的事情念念不忘,越是重视它,就越不能摆脱它的束缚和控制,只有让它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时,才更容易摆脱它的控制。
  宽容。是指在生气的时候,学会体谅别人。生气,其实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所以原谅了别人也就是饶恕了自己。有的人因为别人的一个错误而厌恶他的一切,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如果能够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就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
  解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存在就是合理”,很多事情虽然让我们觉得别扭,但它既然存在了,就有存在的原因。徒然为一件事情的存在而烦恼,不如去从更深、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它、理解它,跳出它的圈子,使精神得到解脱。
  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冲动,把情绪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使情绪有建设意义和价值。对待别人的嘲讽、讥笑等,最容易产生激烈对抗的情绪,可是这种情绪只能破坏和对方的关系,而毫无建设性。只有化之为发愤努力,用行动来让别人改变他们的态度,才是最佳选择。
  表达。就是找别人谈心或写到纸上,把自己的委屈、烦闷、气愤和申辩等都说出来或写下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或许,上面的方法你还是觉得太过理论化,那么还有一种方法更简便些,就是行为塑造法。因为行为也可以影响情绪,比如,你强迫自己微笑,立刻就会有几分快感。所以,你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提出硬性规定,让自己每天面对别人——包括你最讨厌的人——的时候都面带微笑,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必须微笑。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值得烦恼的,很多人也不像你想的那么讨厌,很多事也不像你想的那么难做了。
  心情好,其实不需要理由,人与人之间修养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看如何解释不利事件。在一流的教育者眼睛里,每个孩子都是顺眼的,如果看到某个孩子某个方面不尽如人意,应该想到这样一句话:看孩子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注重心情的教育,才有美好的教育,才是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一位教育家说:“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如果爱与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教育者,首先应该打开自己的心门,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我们知道,人的心情好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人的一切创造都是在自由的心态下发生的。孩子也一样,如果心情好,到了学校后,整个身体的细胞是开放的、舒畅的,保持这样的状态去学习,学习就变得快乐;反之,如果孩子的心是灰凉的,大脑的潜能就被禁锢了,主动发展的欲望随之就失去了。
  在浮躁的社会中做优秀的教育者,更需要一份心境上的平静。以平静之心面对孩子,坚守教育的纯真,将一切教育的期待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以气养气。因为,在平静的背后,孩子的成长空间才能得以充分拓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