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这么任性地活着

 年年有于674 2015-11-18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任性是个好词

网络热词“任性”,最早、最广泛的组合是“有钱,任性”,开始是含有或轻或重的贬斥、取笑的意味在里面,后来就演变成了朋友之间善意的戏谑。

其实,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任性”是个好词,指的是听凭秉性行事,自由洒脱、率性而为而不做作。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的就是人秉承上天之命,生而具有的是“性”。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性,就是自己的先天禀赋,是秉承上天(大自然)赋予的使命。而任性,就是找到自己的“天命”,顺天命行事。所以,孔子才对“知天命”这么重视,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天命”,其实就是我们更加熟悉的一个词,天赋。古代,经常说儿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自由恋爱,所以没有这一套了。不过,我们每个人其实仍然是“父母之命”。我们每个人继承什么样的基因,有什么特长和潜能,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走什么样的成长之路,都是这种“命”的安排。在这个方面,我们每一个受命的个体,真的无能为力。其实,不只是受命的儿女,就是赋命的父母也基本无能为力,他们接受的也是给他们赋命的力量的安排。

2任性而有度

一个人出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接受了特定的天赋、天命,这是“命”的部分。后面自己的成长,就是“运”的部分了。《中庸》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对“运”的掌控。

“率性”,就是今天说的率性而为,能够让接受“天命”而形成的天性施展出来。就如一些成功的音乐人,家长发现了他们的音乐天赋,就让这个天性发挥出来,而不是逼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还有些音乐人不这么幸运,家长希望他们走传统的升学、求职的道路。但是,他们自己足够“任性”,有的从大学退学,有的从单位辞职,毅然决然“率性而为”,选择更率性的歌唱环境。这种遵从天性,任其自然生长的方式,就是成长的率性之“道”。

当然,我们“任性”不能无法无天,需要有个度。任由天性自由生长,就容易野蛮生长,还是需要在必要的时候修枝剪叶。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教”,包括他教和自教。这也就是“修道之谓教”了。

就这样,听从内心的声音,“任性”地活着,挺好。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二马看天下”,查看更多精彩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