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学会幽默(王晓春)

 江山携手 2015-11-18
     一个老师过于正经,脸上总是写着“学生守则”和“课堂常规”,学生就不喜欢接近他,因为和这种老师打交道特累。那么这种老师自己就活得快乐吗?不快乐,他自己也觉得累。

     有一位小学老师,因为本班学生小测验成绩下降而懊恼,于是上课时对学生发脾气道:“今天咱们教室的窗子是没有打开,要是开着的,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偏偏有一个淘气包接下茬说:“老师,我给您开窗户去!”哄堂大笑之后,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学生都紧张地瞪着老师,等着火山爆发。果然,老师把孩子赶出教室,通知了家长。家长坚定地和老师保持一致,把孩子痛打一顿,让孩子写了检查,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位老师找回了一点面子,但是算总帐,失大于得,因为她的威信降低了,挨打的孩子恨死她了,不安定因素增加了。

    她其实完全可以用更轻松的办法引起孩子们对成绩下降的重视,可惜她缺乏幽默感,只会用沉重的办法将事情弄得更加沉重。

    有一次我给教师讲课,提到这个例子,一位老师当场问我:“王老师,这位老师还有别的办法下台阶吗?”

    我回答:“只要她当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办法。她可以笑着说:‘那好,请你去给我开窗子吧!’一般说来,这个学生是不会真去的,事情就化作一笑,解决了。万一这孩子是个愣头青,真的去把窗子打开了,怎么办呢?那老师就可以走到窗子前,探头向下看一看,然后说:‘可惜太高了!要是一层楼,我就跳。’这样也可以把事情化作一笑。这位老师因为缺乏幽默感,硬是把喜剧演成了“功夫片”,令人遗憾。”

    不少老师都犯这个毛病,把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弄成严重问题,把微风搞成龙卷风,把细雨弄成大暴雨,把朋友变成“敌人”。有个中学生背后议论一位女老师“肥胖”,老师一直把她批评得跳了楼,差点丢了小命。您说至于吗?有的老师听说学生给自己起外号,就暴跳如雷,我看不必。学生不一定是恶意。我当过多年老师,也被学生起过不少外号,我就不认为是“恶毒攻击”,听到了,一笑置之而已。要是外号起得特别传神,我还要表示钦佩,因为这是一种艺术概括能力,鲁迅先生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

    幽默往往意味着大度、宽容和机智,而缺乏幽默感往往意味着狭隘、苛刻和死板。幽默是重要的人才素质。据心理学家研究,创造性特别强的人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因为幽默是与高情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相联系的。出人意料才有幽默,不突破思维定势,“幽” 不出“默”来。有一则幽默说:某人多次戒烟,没有成效。朋友对他说:“抽烟害处太大了,你还是戒掉吧,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可以买一根雪糕试试。”此人回答说:“我试过了,但是无论如何点不着!”这个小故事之所以幽默,就是因为作者突破了“点烟——吃雪糕”的常规思维模式,而造出了一个“点雪糕”的模式。不要小瞧这一点,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没有一股聪明劲,是想不出来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关于戒烟说过一句更精彩的话:“戒烟最容易了,我都戒了好几百次了!”这是大师级的水平!此话也是突破了一般人关于“难”、“易”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来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老师在学生面前要油腔滑调,更反对教师用一些庸俗的笑料调剂自己的课堂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情趣,能拉近人们的心。幽默是一种润滑剂,能避免生活中各种齿轮直接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幽默是一种修养,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察问题的特殊角度,它不是知识,所以,幽默是能学不能教的东西。从来没听说过《幽默学》。如果真有人发愤编出《幽默训练课本》来,这件事本身反倒会成为幽默的。

     有些老师问我如何提高自身的幽默感。我想,多读一点书是主要的,特别是读一些幽默大师的文章,可以受到一些感染。平时多和有幽默感的人接触,也是个办法。我自己还有一个体会是,在工作中,遇事“换一个角度想想”,有时可以造成幽默的效果。

    多年前,我还在学校当老师。有一天突然下了雪,我走进教室,看见桌椅歪歪斜斜,桌上地上到处都是雪迹和水痕,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明显处于打雪仗的收尾状态,有扔雪团的,有往别人脖子里塞雪的,有擦脸的,有擦头发的,几乎个个手都冻得通红,许多人头上热气腾腾。这些孩子醉了,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甚至无法安静下来。我站在讲台前,心里想,怎么办呢?我可以大喝一声,也可以用黑板擦敲桌子,都能使他们醒过来,安静下来。但是我总觉得那样有点扫兴,而且太缺乏新意了。能不能换一个办法试试?于是我突然大声说:“昨天天气预报错了!”学生觉得奇怪,安静下来,因为昨天天气预报报“小雪”了,并没有错。我说:“你们知道怎么错了吗?他应该这样报:‘明天,阴有小雪,人心浮动,教室大乱。’”学生都笑了,注意力也就集中起来了。我趁热打铁说:“怎么样,差不多了吧?咱们上课好不好?”于是上课。课上得挺好。

     我的原则是,换一个角度想事情,换一个办法解决问题,除非不得已,尽量不用绷脸的方式,这就迫使我不得努力想出一些轻松的办法。我想,这对培养自身的幽默感有好处。

缺乏幽默感的老师活得累,辛辛苦苦换来的是学生不待见,这太不值了。可不可以换个活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