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

 昵称29297556 2015-11-19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自然是应该教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显而易见,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言”。
       语文课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都是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基础上形成的,这也决定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
        真语文网友万老师曾问及“言与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语言是言意之结合体,两者凝合为一不可分离,然而我们教语文、学语言,不是首先奔着内容去的,而是首先奔着语言去的,先明语言之精妙,方见文意之精美,情节之感化,精神之陶冶,这就叫做以言带意,这是语文学科的本务”。

如此看来,张存平所言,与肖培东所行,其实并不矛盾。无非是看问题的视角与重点不同而已。

看得出,肖培东“把语文课上成对语言文字体悟研读的课”,无疑是一堂真语文课,至于“打破传统语文课的套路,切准文本解读的最佳缝隙”“让学生彻底放开,倾情走进文本,以自己的体验来表现文本(甚至表演文本)”,其实是“怎样教”的问题。

而张存平所言“主旨核心”“冒险事业的价值探讨”“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联想叙述能力,句阵的铺排能力、别致的比喻修辞能力等等”,本质上均属于“教什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在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进行”。

否则,把课文内容、情节感化、精神陶冶等作为教学和学习主体,而把语言运用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课往往容易偏离语文正道,多数课甚至夸大拨高成为政治课、思想课等等,若是再向前一点,就变成“荒了自家地,种了别家田”,做了其他学科的事,舍本逐末了。

当然,“走进文本深层”、“安静的思考体验”与“张扬的朗读”,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文本处理方式,这是“怎样教”的问题,不仅要考虑文本对象特点,还要考虑学习主体年龄特点等因素。

即便同样是“教语言”,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文本进行大胆取舍,选择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言“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相对来说,“怎样教”远比“教什么”更丰富、更多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怎样教”里包含着“教什么”的设计构思,更能呈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再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再换一篇课文,学生要同样知晓语用之律,这是语文务本之道。

因而,“言而达意,或言不及意,或言意互生,或言意融通”,这其中从言到意的过程,就是咱们语文学科的事,万不可因意而费言,或得意而忘言。可见,肖培东们“《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也是无可非议的。

粗浅之论,一家之言,难免失之偏颇,权作对此问题的一个回应。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