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喂马不是喂狗? 因为喂马艺术! 维米尔的妻子看到这幅画只说了两个字 “淫秽” 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北京 鼓楼附近的一家店,具体已经记不清了 当时也不知道这画叫《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只是单纯觉得好看 好在身边艺术狗多,总算是打听到了名字 心想这名字起得好啊 只要不瞎,是个人都能理解…… 在之后几年此画频繁出现 出版了小说还拍了电影 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提名 随后就出现了一批ps高手 …… 此画可谓风靡一时,它的作者就是维米尔 一个不被大众了解的大师 死后200年才被挖掘出潜质 在荷兰继伦勃朗之后就数他牛逼了 大家对他肯定不熟悉 主要是这人不会推销自己还没有传奇经历 生前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 一生仅留下了35(真迹)+1(存疑)幅画 所以需要我们稍加 推理-猜测-想象-意淫 这幅画可以与蒙娜丽莎媲美 这幅画的“淫秽”,你看出来了吗? 先说耳环吧,这副耳环是画家夫人的 而画中少女仅是他们家的佣人 男主人亲自给佣人戴耳环 这仅仅是纯洁的男女关系 我这么说你信了吗? 少女本没有耳洞 为了满足画家的创作需要,现场扎耳洞 这就是传说的痛并快乐着…… 这种隐喻,比色戒那种脱光光高级很多! 这颗珍珠耳环,就此流转着百年的情欲 一位女佣怎么会得到男主人的青睐? 因为她对艺术很懂行 在打扫房间时她从来不擦玻璃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玻璃的灰尘会影响光影的变化 除了耳环,还有她嘴角的一丝反光 嘴唇微张,欲言又止 欲望,无法掩饰地表现在眼神、唇齿间 有没有感觉很性感? 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幅画将会是很普通 只是一幅简单的肖像画 脖子的暗部会过于单调,没有亮点 据说从耳环中能看到画室中的场景 在颜色上是画家喜欢的黄+蓝 这两种颜色在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 也算是他的一大特点 另外蓝色的颜料是所有颜料里面最贵的 现实中家境并不宽裕的维米尔 为了艺术绝对是不惜血本! 维米尔的颜料都是自己制作的 朱砂粉末--调配永不褪色的红色 阿拉伯树胶--水彩媒介剂 亚麻籽油--使颜料稀滑、有油亮感 骨炭--纯正的黑色颜料 维米尔的绘画方法是古典技法里的一种 需要自制油画颜料、画布、调和剂 画家的画室就像化学实验室一样 有时候要研磨、过滤、煮沸等多重工序 维米尔是屈指可数的画“小画”的大师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只有46Χ40厘米 大约是两张A4纸的大小 能在如此小的空间画出细节,其功底非同一般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 让两个充满艺术天分的人在精神的世界里相遇 从此,内心热烈、现实隐忍 在现实中只能服从身份的限制 这世上对美好敏感的人 一定会承受更多的痛楚 其实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少女与画家终究成灰 只留下了不朽的画作 其实每幅画背后都有故事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承载着情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