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孙海英阅览室 2015-11-19

 

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明德小学     孙海英

网络研修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一种创新型培训方式。我校注重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两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网络研修平台只建设,而缺乏管理,那么只会停留在表面上,注重形式,并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们只有将网络平台建设好,管理运用好,才能真正作为一种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手段,使其发挥特有的网络特色和作用。

一、加强组织,建章立制

开学初,我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明确网络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全体教师对网络研修的认识。之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主任为副组长,以其他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网 络 修 领 导 小 组,负 责 组 织、指 导、督促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研修活动,并且拟定了网络研修工作计划,专门制订了教师网络研修制度教师网络研修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等。领导组织的构成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为网络研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

二、加大投入,建设平台

研修平台的建设,无疑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生机,是一种强力剂,推动了新课改的不断开展。我们抓住时机、利用时机,去将网络研修平台动起来,使之为教师所用。

     1、硬件资源的建设

为使我校整体教育资源能上一个新台阶,领导及其重视,努力去创建,一切为了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想千方,设百计,筹集资金,购置设备。由当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微机室安装了45多台电脑,每个教研组也都安装上了电脑,网络研修平台初见雏形。为广大教师参加网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人力资源的建设

   为了使全体教师能充分了解网络研修的重要性,使平台尽快的动起来,我校选派年轻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引领群体。先后派朱怀顺、尹玉竹等教师去胜利小学、柳河县教师进修学校及东北师范大学去学习,回校后作为我校网络研修平台操作的指导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网络研修工作向前不断发展。在指导教师的点拨传授下,全校教师均参加了网络学习。

三、网络研修,提升素养

1、建立博客,促进交流。

根据师训部本学年考核细则,我校组织教师建立了本校教师群,按学科及教研组建立了360图书馆,建立了博客群,在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中,撰写网络日志、教学叙事等都可以发到网络博客上面,供人们阅读和评论,这样也能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将凝聚教师智慧与心血的文章,上传到网络,与广大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又可以得到更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很有帮助。
    2
、网络阅读, 提升品味。
 
一个教师不读书,他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所学校不重视读书,这所学校肯定缺乏活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激发教师追求卓越的动机,读书能使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读书能培养老师们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强调理论的引领作用,读书能使老师们突破经验的局限。世上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提高人的素养?还有什么比读书更深刻地影响人心?网络世界及时、快捷、海量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于是要求教师借助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把中外一些教育家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系统地进行了学习。上网阅读成了每教师天都要做的事,在网上拜读名师佳作,聆听智者声音。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创新教育”。在这些论述中找到了最好的精神食粮,品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3网上观摩,提升技能

网络研修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 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聆听了李镇西、韩玲等专家的讲座,以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有了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在这个奇妙的网络中,我们还可以结识名家,向名家大师学习,实现专业引领。

四、注重管理,科学规划

为使网络研修走向科学规划的轨道,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督促和管理。一是定期检查教师网上研修的活动情况。每月我们都组织人员上网查阅教师的网上材料,对教师在360图书馆文章转载量及K12教育网上发表博文、日志等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在月例会上进行总结;二是把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的情况依据教师网络研修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进行量化打分,并且把量化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档案中;三是评选网络研修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年末考核进行加分,从而激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积极性。

    网络研修已在我校落地开花,结果,并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也增强了教师与学校间的凝聚力,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网络研修平台,管理好网络研修平台,教育的美好前景会更加令人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