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高血压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

 守节 2015-11-19
      《心血管系统疾病自我防治》135面写道:“无论男女,血压均随年令增长而升高,尤其在35岁--40岁以上升高明显,且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显著。”
      《高血压病》50面写道:“虽然在青年人中也可得高血压,但一般多在40岁以后发病率增加,女性还常发绝经期高血压。我国有关资料表明:20岁以下发病率为3.11%,20岁--29岁为3.91%,30岁--39岁为4.95%,40岁--49岁为8.6%,50岁--59岁为11.38%,60岁--69岁为17.23%。这组数字说明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因此高血压病可以认为是一种老年病。”
      这种老年性的高血压病,“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引起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各种生理机能逐步走向衰退,加上外界因素的长期作用,就更有利于高血压的发生。就像一只时钟,几十年以后,其中的一些零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人体同样如此。中年以后,各种机能及内分泌出现失调,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硬化,血粘度增加,均可导致血压的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长期下去可形成恶性循环,引起血压的进一步增高和产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 但是否年龄越大就一定会得高血压病呢?回答是否定的。只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尽量避免引起中枢神经不良刺激的因素,培养乐观主义精神,注意养生之道,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
      还是在这本书里的1面写道:“只要我们了解高血压,采取必要的措施,战胜高血压是完全可能的。”
      我是在2006年10月查出得了高血压病的,在近10年的抗高血压中,我逐渐明白了:我如果以前知道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我就会加以预防,起码会经常测量血压的变化。再则要在生活中注重消除高血压的诱因,即使遗传性这一病因不能消除,但是我可以更为注重其病的生活干预和情绪控制。不过,现在我的高血压病有了痊愈的可能。如今写出这点感受让世人、特别是子孙知晓,已补自已以前所产生的遗憾,增添自已现在的快感。
     我近10年的抗高血压,我获得了接近痊愈的收效。回顾自已抗高血压的过程,我觉得这五心是值得今后发扬的。
      1、信心:相信自已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心理。我从发现自已患高血压病后,就相信自已在抗高血压病中一定可以获得痊愈。
      2、决心:坚定不移的实现自已愿望的意志。我从抗高血压病以来,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这10年中,我多次遇到过血压升降的症状,我曾经也有一丝的失望,但是我马上清醒,坚决的做下去。
      3、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坚持做下去。这一点在抗高血压这种慢性病中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我在10年的抗高血压的病中,不能控制自已急躁的情绪,万万是不可能收到像今天这样的接近痊愈的效果的。
      4、细心:用心的观察,细密的调理。我只有自已用心的观察,才能发现高血压病的各种变化;我只有自已细密的调理,才能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对症治疗。
      5、恒心:坚持不断,长久不变的意志。这一点在治疗高血压病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我在这10年或今后的抗高血压的病中,不能长久不变的坚持,那要想获得高血压痊愈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