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治法辨析

 清茶清清 2015-11-20
中风居 “风痨臌膈” 四大难症之首 , 而其后遗之半身不遂 , 尤为患者及 家属所苦恼 。 细究其 因 , 认为本症不外乎气 阴亏虚 、 气滞痰凝 、 阳元 风动 , 而瘀血 阻滞 、 脉络不通导致 , 施治每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收效颇佳 。
1 、益气补脾行气
张景岳谓 “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 , 盛则 流畅 , 少则 壅滞 , 气血不虚则不滞 , 虚则无有不滞者” 。气 为血帅 , 气行则血行 , 气虚血行无力 , 气滞血运不利 , 滞而瘀 阻; 气不摄血 , 血液不循常道 , 溢于脉外 , 终成血瘀脉阻 ; 脾 为后天之本 , 主四肢 肌肉 , 既能统血 ,又化气血 , 脾虚气血不化 , 肌筋 失养 , 痿而不用。正如王清任所言, “元气既虚 , 必不 能达于血 管 , 血管无气 , 必停 留而瘀” 。 在此 ,补气 即补脾实脾 , 乃 气血 得生 , 脉络得充得濡之法 。 即合《 临证指南 医案》 “大风络虚 , 逆补最宜 ”之意 。
张某 , 男性 , 69 岁 。因中风后左肢疲乏 、 活动不利3 月, 伴气短懒言, 纳呆便溏求治。诊时神疲 , 左侧上、 下肢肌力Ⅲ级 , 舌淡胖边有齿 痕 , 苔薄脉细弱 。证属脾气虚弱 、 化源不足 、肢体失养 。 遂予生 黄芪 60g, 党参 、 炒 白术 、 山药各 20g , 茯苓 15g益气补脾 、 润肌养筋 ; 陈皮 、 玫瑰 花 、 当归 、 川 芎各 12g 行气 活血 , 令补 而不滞 。 7 剂后症 已减半 , 续服前方 , 1个月后基本恢 复正常 。
2 、滋 阴息风潜 阳
《 续医随笔》 云 : “血犹舟也 , 津液者水也” 。 阴血 同源 , 阴虚则血少 , 阴虚如无水 , 血运 如行 舟 , 无水行舟 , 血瘀 必成 , 血少血瘀 ,筋脉失利 , 肢体失用 ; 阴虚则 阳亢 , 脉络空虚 , 阳化风动 , 则成 中风 。治从 《 临证指南医案》 “肝 阳偏亢 , 内风 时起 , 用滋阴熄风 , 濡养营络补 阴潜 阳”治疗。
傅某 , 男性 , 74 岁。因脑溢血后 遗右侧肢体活动困难 1月 , 伴烦躁不安 , 言语 不清 , 口干盗汗来诊 。诊 时神清疲软 , 舌强语謇 , 右肢肌力 Ⅱ级 , 舌红少苔 , 脉象弦细。此乃肝肾不足 、 阴虚风动之证。 故投龟板 、 代赭石 、 龙齿 、 牡蛎 、 鳖甲(先煎)各
20g, 以滋 阴潜 阳、 镇肝息风 、 敛汗安神 ; 玄参 、 白芍 、 天冬 、 女贞子 、 当归各 15g 以养阴柔肝 、 活血濡润 ; 地龙 、 僵蚕各 20g 以息风通络 。10 剂后 , 口干 已减 , 言语 转清 , 神安汗止 , 右肢 已能 自行抬起 。于前方去代赭石 , 加鸡血藤 、 杜仲 、 怀牛膝各 20g 以活络强筋 。45天后 , 神可语清 , 患肢肌力Ⅳ级 , 已能独行 。
3、 涤痰通腑
《 丹 溪心 法》“ 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 , “半身不遂 , 大率多痰 , 在左属死血瘀血 , 在右属痰 有热 , 并气虚” 。痰湿 阻滞 , 气机不利 , 清 阳不 升 , 浊 阴不降 , 清窍蒙蔽 , 脉道壅塞 , 而致头身困重 、 胸脘痞 闷 、 半 身不遂 ; 通腑实乃翰旋气
机 、 升 清降浊 、 荡涤邪滞 , 以收釜底抽薪 、 火降风息之效 ; 又寓祛陈出新、 化瘀通络、 上病下取、 痿取阳明之意也;临证以便干便秘 、 苔黄腻、 脉弦滑为应用通腑法 的三大指征 , 常取大黄、 莱菔子等品 , 以大便 日行 2 —3 次为度 , 腑得通 , 邪得除 , 脉道则利 。
薛某 , 女性 , 83 岁。因突发头 昏, 左侧肢体酸重无力 、 活动 不利半天 , 口苦便秘 , 数 日一行 , 无 昏迷恶心呕吐初诊 。查 : 神清疲软 , 左侧肢体肌力 Ⅲ级 , 舌偏红苔黄滑腻 , 脉象滑数。急予颅脑 CT 示 :右基底节腔隙性梗死灶。析其证 由腑 气不通 、痰热上扰 、 阻滞清 窍、 肌筋失养所致 。即取生大黄 (后下) 12g, 芒硝 (冲服) 8g, 枳实 、 厚朴各 12g, 急下通腑 、 涤痰祛滞 ; 制胆星 、 石
菖蒲 、 夏枯草 、 制半夏 、 天麻 、 远志各 12g, 郁金 9g, 浙贝母 、 苍术各 20g, 清热化湿 、 豁痰 开窍 ; 并 嘱其家属保持 门诊 随访 , 3 剂后诉 : 大便每 日3 ~5 行 , 余症 已减 。 继予前方去芒硝 , 加瓜蒌皮 、 姜竹茹 、 莱菔子各 15g 行气清热 、 化痰散结 。7 剂后 , 头 昏锐减 , 口苦已除 , 大便 日行 2 ~3 次 , 左肢肌力 Ⅳ级 , 苔薄黄腻 , 脉滑。 前方去生大黄 、 枳实 、 制胆星 、 石菖蒲 , 以防性猛伤正 ; 加制大黄 、 枳壳 、 白术 、 茯苓 、 僵蚕各 15g, 葛根 25g, 健脾行气 、 升清通络 , 酌情加减 , 月后复常 。
4、化 瘀 通 络
瘀 血阻滞 ,脉道失利之病机 ,贯穿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之始终 , 益气养 阴, 行气化痰 , 皆以化瘀通络为基础 , 达瘀化络通 、 脉道流利之功 ; 肢肿者 , 遵“血水 同源 ”及《 血证论》 中“瘀血化水 , 亦发水肿 , 是血病而兼水也”之 意 , 酌加利水消肿之猪茯苓等。
张某 , 男性 , 79 岁 。因脑梗死后头痛左肢活动不利 10天, 无恶心呕 吐及胸 闷气急求治 。诊时神软 , 左肢肌肤按之凹陷水肿 , 肌力 Ⅱ级 , 舌质偏红夹瘀 , 苔薄腻 , 脉细涩 。证属血瘀水滞 、 筋脉失养 。 乃施水蛭 8g, 桃仁 、 红花 、 当归 、 赤 芍各 15g 活血
破瘀 ; 以黄芪 、 地龙各 20g, 川芎 、 僵蚕 、 三棱 、 莪术各 10g 行血消 肿通络。7 剂后 , 左肢肿}肖, 活动明显改善 , 苔转薄 白。前方去三棱、 莪术, 加白术、 茯苓各 15g, 防攻伐太过, 以培土实肢, 加减服药月半 , 复如常人 。
中风乃本虚标实 、 上盛下虚之疾 , 而恢复期多虚实夹杂 , 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 且临床证候虚实错杂 、 病因兼夹 。《 丹溪心法》 曰: “ 初得急 当顺气 , 及 日久当活血, 中风大率血虚有痰 ,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 。 在治疗中以活血通络为总则, 益气(补脾)养阴、 行气化痰 、 通腑潜 阳为治疗之关键 , 笔者常 以行气合补气 、 育阴合潜阳、 益气合养阴、 益气合通腑、 滋阴合化痰、 行气合化痰、滋阴合通腑、 通腑合化痰、 潜阳息风合化痰酌情相配, 与活血通络融合一体, 并慎用滋腻肥厚之品, 以防治此失彼, 提高疗效。 四肢肌肉为脾所主 , 脾健则水谷精微才得化生 , 继而散布输注 , 临床每有患肢疲乏、 气短懒言等脾气虚证, 故以益气补脾实四肢之法尤为常用。诸类治法, 随证相合, 结合饮食调养及依先上肢后
下肢 、 先 大关节后小关节 、 唾一侧身一坐一立一走 (被动 、 主动 、监督 )循序运动的基本模式进行功能锻炼 , 酌情 配合针灸及西医
降压、 支持等疗法 , 在急性病发 3 个月内的“黄金时段 ”积极康 复治疗, 每可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