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掏耳朵,甚至养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用发夹、指甲或者随手卷个小纸卷等掏耳朵,觉得这样很舒服。市五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侯建智指出,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很容易把细菌带进耳道里,引发疾病。 说到“耳屎”,大家都不陌生,医学上称作“耵聍”。一般都认为耳屎是无用的废物,其实不然。耳屎像卫士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保护耳道和鼓膜。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一般来说,耳屎会随着人们的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的活动而自行脱落,所以并不需要频繁掏耳朵,需要时,最好是用棉棒。轻轻地将棉签头拽蓬松,轻轻地在外耳道转动,将耳屎带出。另外,一些金属、塑料材质的掏耳勺质地坚硬,容易对耳道造成损伤;指甲缝易藏匿细菌,不宜用来掏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