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极拳的“逆思维”格斗训练(续九)

 昵称20499314 2015-11-20
八极拳撑捶发力——“理论完美”的活典型
  
  我在(续七)文章的结尾说:发力是听命于实战、还是向理论看齐,会导致出截然相反的训练方法。又因为发力总要借助某个拳术动作来发,这种影响首当其冲反应到拳术的技术动作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八极拳的例子,譬如那个流行的“撑捶”发力,它所采用的发力技术(或者说要领),就是典型的向理论看齐。它的要领是这样的:“迈后脚发闯步(后脚变前脚),头上顶脚下踩,前手顶后手拽(详细说应为:后手变前手顶打、前手变后手拽拉),最后定型在马步”
  用这些要领指导撑捶发力,它在理论显得非常合理。
  (一)先说“迈后脚发闯步”。大家都知道,把后脚变前脚向前迈一大步发力,比之前脚滑一小步出拳,多出来一大截提速的距离,就如同短跑比赛有人在起跑前先获得一段助跑。这种在发力前就提了速的发力(同时又有充足的蓄力时间),发出的力能不大吗?另外,当后脚变前脚闯到前面时,上半身要旋转180°(比拳击后手直拳的拧转幅度都大),180°的拧转发力,力度当然大了。
  (二)“头上顶脚下踩”的用意在,视头与脚为弓弦的两头,把头脚之间绷上劲,身子就如牛筋一般有了弹力,给拳头一个弹射的力。
  (三)“前手顶打后手拽”呢?这一要领,要的其实是后手拽,后手向后拽,如同拿鞭子抽陀螺,意在加速身体的拧转,增力。
  (四)采用“马步”,用意还在增力,马步发力时,脚和腿能获得45°左右的拧转幅度,比之腿脚只拧转10°左右,力量无疑提升一截。
  以上都是纯粹的理论分析,只要是我们的分析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空发力),那么,这种空发的撑捶,它即便不是“直击拳类”所能发出的最大的力,也是非常理想的整力。
  但是——空发的演练的撑捶,它所有的合理、所有的完美,只停留在理论上。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这个整力在格斗中不打折扣,能够原封不动用到实战,我就有足够的理由和自豪感拍着胸脯宣称:八极拳撑捶,是东西方搏击术中发力最大的直击拳,展望未来,八极之撑捶将取代从散打到拳击到泰国拳到全球各个角落的直击拳,成为所有武技直击拳的发力样板。
  非常遗憾,这话我不敢嚷嚷出来,一我不是臆想狂,二我没有这么不要脸。我无法不正视一个事实,这个在理论上非常合理、非常完美的撑捶发力,一用到实战对抗,它立刻傻×,打不了人。
  兴许有人问:八极拳传世将近三百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难道就没出过一位能用这种撑捶打人的吗?有没有我没听说过,咱就假设出过俩仨人吧。问题是,三百年才造就出俩仨人(还是假设的)的拳术发力,把它视为一门拳术的标准来推行,显然行不通。这就像法国那位徒手攀爬摩天高楼的“蜘蛛人”,他的攀爬技术、训练方法,是不能用来培训其他人的。世界上永远有天才、异人,但天才异人的方法,就像我以前说过的,只适用这些天才本人。普通人模仿他们,就是下地狱。
  
  从实战修改“ 理论的撑捶发力”
  
  如果从实战来看上述的发力要领,那么——
  (一)“后脚变前脚”得改。因为格斗是跟活人打,不是打死木桩子,你后脚变前脚往前冲,做这么大的动作,你得用多长的时间?不等于把自己送上门去?就因为你从迈步到发力这个过程太拖沓,耗时长,所以除非对方是傻子,换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他都会在你发力之前,先一拳打到你脸上——对方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即便对手胆小不知如何出手,他也完全来得及一闪躲开。另外,把“后脚变前脚”用在反击上更不要想,对方拳头打来,电光石火般的一闪,你还后脚变前脚迎上去发力,找揍啊?实话说,只要对方不是从三米远奔你打来,你就不会有机会上后脚。
  从实战看撑捶发力,当你要发前手拳时,只能向前滑动前脚(用‘三角步’续发后手撑捶除外)。
  (二)“头顶脚踩”的要领,在训练中可以先放一边,为什么?大量的事实告诉我,“头顶脚踩”属于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东西,对于练拳没几年的人,不强调这一点反而比强调好。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软腿毛腰发力的人没有几个,相反,倒是软着身子发力才不好学,得故意去做。人在用力出拳时会本能地挺直身子,脚蹬地是本能,而且脚一蹬地身子自然往上挺,用得着时时强调吗。太强调了,反要落个练时僵硬、打时全忘——忘了倒好,脑子里有这事才麻烦,容易出拳慢、有预兆,还接不上第二下,画虎不成反类犬。“头顶脚踩”是具有中等水平的人考虑的事,大家千万别不管自己是什么水平囫囵一齐上,把自己练成挨揍架儿。
  (三)实战的撑捶发力,要用“四六步”,三七步也行,最要不得的是马步。马步的荒唐就不说了,人人都知道,马步是挨揍的架儿,尤其是用在进攻当中。
  (四)“后手拽”之后不要停住不动,必须立即接二次发力(或拳或脚)。单从字面看,“前手顶打后手拽”这句话找不出毛病,但同时它什么也没有说明。就因为它丧失了指导作用,导致流行的“后手拽”,一拽就拽出小半米远,把手拽到肋骨那,而且只拽一下就停住不动,最要命的是定格在马步上。这样的后手拽简直是为摆造型而设的,它有多么荒唐,我也甭多做解释了,大家去对抗试一下,一目了然。
  试完对抗,大家再来看我给你提供的“后手拽”,该拽是一拽即止,连发连拽(指连发前手撑捶),不迈后脚,前脚滑顿、前手发,后手可做从脸前而过的弧线拽,也可做从胸前而过的直线拽(视身高性格打法等而定)。应用在实战的后手拽,力度是弱了点,不过,用我师爷吴秀峰的话说:“是出手就能打人的东西。”
  于是,就有两种“后手拽”(实为两种撑捶)摆在我们面前,前者合乎理论、发整力但打不了人,后者理论差、力道弱些但能够打人。请读者品评一番,它们哪一种属于真正传统的八极拳?哪一种是应付学生的大路货?我相信读者的智力,能够咂出滋味来。
  大路货所以泛滥成灾,原因在,老辈人教拳都特别保守,譬如我吴师爷,他教真东西之前,用他自己的话说要“徒弟看老师三年,老师看徒弟又三年”。但你不要理解为,每个徒弟六年之后都能得到真传,不,他仍有很大的选择性,只教个别经受了全面考察的亲近弟子,他瞧不顺眼的徒弟不教,对这类的徒弟他教什么?教套路,比如八极“小架”,吴师爷由一趟给扩展到十二趟,十二趟架子,半年教一趟够教六年的。偏吴师爷肚子里的套路特别多(吴秀峰乃八极拳历史上会套路最多的拳家),永远教不完——吴师爷拍下脑门就能编趟拳,当然教不完了。所以,吴师爷的追随者仅在天津就成百上千,但能打的只有几个人。所以有的徒弟说“老师不能一碗水端平了”——“老师教东西抠儿”——还有气急败坏者说“吴秀峰有艺没德。”等等。像吴师爷这种教拳法,不用说,会传出大量应付人的大路货。如此,徒弟再教徒弟,几辈传下来,会是什么情景?很可怕了。
  八极拳是这样,吴秀峰是这样,难道别的拳就都传真东西了?别的拳家就是圣人啦?大家不都是俗人嘛,彼此彼此啊。所以,那种一入门就教、是个门人就会的东西,从没有好玩意儿,有才叫怪呢。
  
  说几句大成拳的好话
  
  以“空发说手拳论掌故”为样板的发力,技术动作不一定都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流传年代久远的拳,动作才容易走型,像八极拳,流传了快三百年,像少林拳,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少林拳大量使用弓箭步就属于技术走型,譬如弓箭步发直冲拳。直冲拳弓箭步的走型,跟八极撑捶又不一样,它不是为了追求整力,是出于好看的目的。不过,这种为了漂亮的走型好纠正,让膝盖打弯就行了。其实,凡用直冲拳格斗的人,你即便不叮嘱他,他一打起来,也准打成“弯膝盖、翘后脚跟”的样子,像截拳道的后手直拳,也像拳击的后手直拳。就是说,用“怎么打就怎么练”的原则纠正就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