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拳术派别繁多。 无论全国,即一省之中,每有数十种架式,甚至一县之内亦有数十种。拳术界的现象如此,应该能人甚多,始有此创造能力。我经仔细研究,结果知道,此种种类拳式流传,并不一定传自有创造能力之人,多有由一个负盛名的教师,在二三十年之中传出数十种拳式。虽皆托名传自古代某人,或言岳飞,或言达摩,且有托之孙悟空弥勒菩萨者。其实手法皆大同小异,一趟架式之中,合于拳理及实用者不过三五手。 此教师者,何以如此不惮其烦,编造此种种类类之架式?无非为广招伙计耳。 北方学拳拜师,无一定肄业时期。有力者延师至家,或寄居其师家中,三年五年继续练习之事,甚属平常。南方则多有限制,或延师来家,或由师自行设厂授徒,率以三四十日为厂,至多亦不过五十日,期满则徒弟各自散去。如欲继续练习,即增一厂,至多亦不过五十日,期满则徒弟各自散去,如欲继续练习,即增一厂。徒弟进厂之日起,至散厂之日止,其间必书夜苦练,以求出厂后能致用,若徒学过二三厂武艺后,尚不胜未经练过之蛮汉,则为不名誉之甚。 如太极拳者,因不能计日有效,即其他理甚精、法甚织密之各种拳术,亦决难于百日之间,体用俱备。从来练拳者,多系粗人,不明此理,如练二三厂后,尚不能克敌制胜者,不怪其师武艺不高,即疑其吝不传授。为教师者,欲其徒计日收,惟有将原有之拳术搁置,择三五便于用之手法,加以转折,及江湖卖艺之门面动作,编造成一趟加工,而托之于世俗最迷信之古人所传。其式简单易练,天资略高之人十余日即会,再教以半月之拆用,出厂后居然能战胜蛮汉------师之声誉因之雀起,往习者日多。但人情厌故喜新,一年半载后又非得改造一趟架式不可。 平江有名拳师潘厚懿,三十岁时即以教拳为业,寿至八十方死。前后所教徒弟在三千人以上,其所传架式之不同何止数十种,得其真传者不过十人。并非彼秘不教人,学者欲求速效,使彼不能不如此。现在潘之徒弟在各处当教师者,亦有数十人。 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 --------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