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能的隐伏

 endjiami 2015-11-20
        缘起永中老师在《关于三层物质理论的新认识》一文中谈了对三层物质理论的6点新认识,谈到了第二层场性物质的质和第三层混元气(和信息凝聚成一种特殊的混和的状态)物质的质、能的隐伏问题,并且谈到了它们的整体性。永中老师在解题中提示了:1、中子星;2、本人的主题贴《房间里的虚空混元气有多少?》;3、老师的讲课《开智术之速记速读》通篇内容。            我在跟帖中提出了3个问题:      
      1、第二层次的物质,质量处于隐伏状态;第三层物质,质量和能量都处于隐伏状态。是怎样隐伏的?隐伏到哪里去了呢?     
      2、第三层物质,质量和能量都处于隐伏状态,它和信息凝聚成一种特殊的混和的状态,是怎样混合的?      
      3、第三层物质不具备现代科学物理学上的质量和能量特征。以前的是质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现在讲的话真正站在混元整体理论上来讲它就不是那么个问题了,它那也指的质量性。——这一段怎样理解?      
       这三个问题,是请大家思考的,也包括我在内。     
       感悟这三个问题其实说是一个问题也可以,一通百通,一解百解。真正理解了物质的整体性,答案就出来了。      
      首先,我们先把什么是混元气来明确一下。老师在混元整体理论一书中说“混元气是由物质的质量、能量、信息混化而成的一种标志该事物整体特性的特殊物态。它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无形无象的非实体存在形式,对此,在混元理论中往往直称为混元气,它是混元气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质地均匀、混然不可分的特殊物态。在这里,物理世界的“形”这一物质要素处于隐伏状态。二是有形有象的实体物质存在形式(指具有明显的质量特征、能量特征与信息特征的物体),对此,在混元理论中称之为实体,它是由无形无象的混元气凝聚而成的,它属于广义的混元气存在形式。”          
       这一论述谈到了“形”的隐伏;谈到了实体性物质是由无形无象的混元气凝聚而成。     
       在书中老师还论述了混元气的特性,有5点,即:聚散性、整体特性、分布特性、保留信息的特性、兼容性。

       书中谈到了对物质三要素——质、能、信息的再认识:

      “混元理论认为,质、能、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质是混元气的空间构成的内容,能(功能)是它的时间构成的内容(与外界作用时才表现出能的形式与作用),信息则是它的时空构成的整体特性。在不同的物质层次上,三者隐显程度不同。譬如实体性物质是质这一特性处在显在状态,能与信息依附于质;鉴于显在的质的特性是可以被常态智能认知,故依附于质的能、信息也可被常态智能认知。在微观世界——场性物质层次,以能为显在形式,质与信息依附于能量,居隐态形式,场性物质的存在形式的质,虽然处于隐伏状态,但“能”的特性不仅可被仪器所查知,而且还可借质能转换理论对其质量予以计算,故依附于能的信息也可被常态智能分辨与理解。而在初始混元气层次,以信息为显在形式,质、能都处在隐伏或潜在形式并依附于信息。这一状态是常态智能尚无法认知的特殊存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隐伏、潜在是对常态智能的认知功能而言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被认知的领域将不断扩大,隐伏、潜在的界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若从超常智能来看,在任何层次中的混元气,都是质、能、信息混化而成的一种‘混元实体’。

       在质、能、信息三者中,信息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它决定着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信息分“单纯信息”与“复合信息”、“自然信息”与“精神信息”(或称“人工信息”)。在混元子层次信息是单一的,即混元子特性,不妨称为“信息点”,因为在混元气理论里,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微小到一定限度就不能再分割而进行向内圈入,形成无分别状态,因而呈现出特殊的整体性。这是一种绝对无差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质、能、信息似乎都无从谈起。但若从理性进行分析,它仍有一定的质量与能量,只是已微细到不能起作用的程度,所以我们说质、能处于隐伏或潜伏状态。……信息可以把无形无象无分别的初始混元气,聚集成为显在的各种能,也可以使能进一步聚集成为显在的质。这一变化过程,在自然界中是自然地进行的,称之为自然信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意识领域中的时空结构的整体特征,它可以借助人的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来,并且可用声音、符号(包括文字)以及实物把它复制保存下来。对此,我们称之为精神信息或人工信息。”

      如果把老师的这一段论述明白了,答案就出来了。

      简单地说,混元气在开合出入聚散化的过程中,就已经使三层物质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们知道的“聚则成能、能聚成形,形散成能、能散成气。”

      混元气在稀疏的状态下,用物理学的方法是发现不了的。现代科学称为暗物质,与超常智能状态下体擦到的混元气有相类之处。

      当信息类物质(初始混元气)聚合到一定程度时,就聚出了场性物质;再聚就是实体性物质了。散则反之。

      大自然的这一运动是自自然然的。如风、光、电、磁、太阳、月亮、地球等各种星体的运动都是自然进行的。我们认为,宇宙的初始是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混元气。混元气急剧的收缩,当它的质量达到了把地球缩成篮球场那么大的时候,宇宙就产生了大爆炸,之后就产生了星球日月等实体性物质。

      大爆炸理论认为: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这一理论为三层物质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佐证。

      练气功,就是要强化聚散的功能。人同大自然是整体的一致的。当意识贯穿到某一层次的物质时,这一层次的物质就会发生变化。如:治疗骨折,当意识贯穿并兼容于骨折部位时,用聚的意识,混元气就会向该部位集中,就会使弥散稀疏的混元气聚成有形的物质,骨折就愈合了。这一变化过程,就是把信息类物质聚成场性物质,再把场性物质聚成实体性物质的过程。

      而化肿瘤,则是把实体性物质化散为场性物质、信息类物质。

      所以,练功关键是练意识、意识力。

      捧气贯顶法是以意引气为主,在练功时,加有无相生的意识,就可以起到把实体性物质化为场性物质和信息类物质;而信息类物质又可以聚为场性物质、信息类物质。所以,捧功练好了就可以直达上乘。形神庄练内混元,是以形引气为主,目的是为了使形体松开,以有利于意识的贯穿。五元庄练脏真混元气,是以音声引气为主;后三步功亦然,都是为了有利于有无相生的变化。老师在开始讲三层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后来老师又说不这样说了,是从三层物质的整体性来说的。

      三层物质呈兼容状态,实体性物质包含了场性物质和信息类物质。场性物质是因为它的质变化了,它比实体性物质的质变得稀疏了,它的质隐伏于整体性的时空里了只有能和信息显在;而信息类物质的质和能都隐伏于整体性的时空里了,只有信息显在;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场性物质的存在,而信息类物质也刚刚露出了端倪——暗物质。

      老师提出的三层物质理论,是在超常智能的状态下,通过练功体察出来的。这一理论必然会引发现代科学的颠覆性的巨大变化。

      结论:实体性物质的质处于显在状态,能与信息依附于质;场性物质,以能为显在形式,质与信息依附于能量,居隐态形式;初始混元气,以信息为显在形式,质、能都处在隐伏或潜在形式并依附于信息。所谓隐伏、潜在是对常态智能的认知功能而言。从超常智能来看,实体性物质、场性物质、初始混元气(信息类物质)都是质、能、信息混化成的混元实体。

      质、能、信息三者中,信息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它决定着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信息可以把无形无象无分别的初始混元气,聚集成为显在的各种能,也可以使能进一步聚集成为显在的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