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解释上林唐碑

 高山仙人掌 2015-11-21

正确解释《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

首先感谢上林韦春生为我提供两碑原文  柳州市韦振华

 

本人认真阅读了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广西上林县澄泰乡和白圩乡的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不少人引经据典、博古论今,虽然也基本说得有些接近,不过离主要内容还是相差很远,不得要领。还有一些人做了极大的错误判断……

韦振华不才,今天也来对上林县两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做一些解释,主要是对韦厥的家族身世来和大家做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至于让一些人再胡说八道,胡乱猜测。不尽之处,敬请各位学者专家见谅!

首先我们来看部分原文,因为繁体字,有些字打不出来,只抄录主要部分,主要解释出家族先祖身世,其余省略。敬请谅解!

岭南大首领、鹣州都云县令、骑都尉、四品子韦敬辦

《六合坚固大宅颂》:維我宗祧,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望无阶。列牧诸邦。数封穷日,分條县宰,不可无?。……

颂曰:皇皇先祖,睦睦后昆。上祢京兆,奕叶高门。流派南地,盖无众论。遍布诸邑,宗庙嘉存。……

《智诚洞碑》: ……自王子侨羽登霄汉,襟情舆造化齊功,志想舆幽冥合契者,歡?得而躋焉。……廖州大首领……韦敬辦

很多专家们对此的解释是韦敬辦是故意抬高自己门庭而攀附名门,还有岭南大首领、廖州大首领也是自封的职位。殊不知我们广西韦氏家族的来历是有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的,那就是西汉时期刘邦知道楚王韩信用兵谋略天下无人能及,用了陈平“伪游云梦”之计擒拿了楚王韩信;后来又没有什么证据证明韩信谋反;只好将韩信软禁于长安。不过刘邦心里一直担心的就是当年因为项羽分封不平才引发了楚汉之争;刘邦就担心自己死后韩信会谋反而危及子孙;于是和吕皇后阴谋设计杀害韩信;刘邦害怕天下人骂自己忘恩负义;所以借吕后之手杀害兴汉之第一功臣韩信。韩信之三岁子韩潆被萧何所救,改名为韦云际(又名韦天保)送到了南越王赵佗处,我韦氏家族血脉宗祀才得以保存的凄惨往事!很多学者、专家都以为是我们编的故事,下面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朝从广西东兰到广东九连山征战瑶族时候留在当地的高州黄塘韦氏家族史诗:(这是明朝时期的家族史诗)

气卷繁星势射斗,西北张望仗剑轻,狂澜兴起江河厉,青史屡有家声鸣。    
急穿万山拂云海,脚跨五省踞地平,春秋说者我有份,今日述来与众听。    
我祖官至冠称侯,来自桂西蛮荒地,史称狼人国大明,其实也是汉相裔。    
若问乍化南越人?千年流徙方归栖,尔后又迁向东方,落在高凉古郡籍。    
韦氏汉唐显贵戚,郡望京兆长安畿,世世代代相富贵,诗书礼义沿相习。    
长驱直下到岭南,管领一隅民经济,随渐归化有作为,侨姓地主依狼籍。      
高郡自古亦荒僻,史出冼太显赫名,天娇圣功多留绩,是时已亡俚越民。    

祖官皇诏世袭领,拥兵千员有威仪,守领茂北千嶂岭,仿似西南官土司。    
始祖创业黄塘后,百年微传韦氏迹,擅怀武功镇郡表,又通汉民诗书礼。      
明有兆礼最扬名,官至侍郎总督翎,末起翅鸣举义旗,攻到高郡城中惊。    
复兴清初乱世中,是我秋登平乱零,百年功业亦称道,当知古时祖声名。      
清国又化我祖籍,沦落平民无官袭,茂北自古凄凉境,也变繁华万业兴。    
而今更有沧桑变,良田千倾成湖侵,朝望清波红日里,念念不忘祖功勋。      
年年来拜春分节,述述祖史众来听,人间亦是沧桑变,我是汉壮谁分明?    
现代繁华共竞逐,旧前武功心向倾,激激我辈应壮志,励励今生勇前行。

这里的韦氏家族史诗和唐朝上林碑文一样,里面暗藏着家族先祖系出京兆,让我先对这这首家族史诗的家族身世做一番解释:过去在秦统治时候天下大乱,天下英雄纷纷起来推翻秦朝统治,我们的祖先也仗剑从军,不过因为不得赏识而职位卑微。后来却力挽狂澜使弱汉兴起,使得青史留下了我们祖先的赫赫威名。当年我祖先横扫天下各路诸侯,我祖上功劳有剿灭五省之敌(淮阴侯韩信北伐魏、代、燕、赵、齐)。古来谁人不知我祖威名。今天我也来说说我们的先祖,我们祖上官至王侯。汉唐说的是西汉时期淮阴侯韩信;唐朝就是说的上林韦厥、韦敬辦韦敬一他们,我们的祖籍是京兆长安的。我们虽然来自广西西部蛮荒之地,现在是大明朝别人称呼我们为狼人,其实我们也是汉相的后裔(淮阴侯韩信北伐为左丞相、相国,后来的朝代就是丞相最大,祖上位极人臣的意思)。若要问我们为什么变成了南越人?千多年前流落逃亡而来,其实我们的祖先是居住在京兆长安;从长安直接逃亡到了岭南这个荒蛮之地,(侨姓地主依狼藉)改姓和当地土著人居住。……

唐朝682年《六合坚固大宅颂》:我的远祖先人,过去是居住在京兆长安;后来有罪逃亡流落到了南越边邑;现在想要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祖先曾经列位为诸侯王,位极人臣,不可再加以分封。现在子孙也得以分封为管理几个县宰官职。这样的家族身世,不可以不留下什么记载(记录)。

颂:辉煌英武的先祖(淮阴侯韩信)啊,你至今还有和睦及繁多的的子孙后代!过去我们家族居住在京兆长安,家族门庭高贵堂皇。后来(因罪)逃亡流落到了南越荒蛮的边邑。再也没有人知道和议论(谈起)我们家族;别人都以为我们家族已灭绝无后代传人,可是谁知道你的子孙却遍布了这里很多地方,家族宗庙不仅没有灭绝,而且子孙后代还人数众多啊!

《智诚碑》一首:……自王子侨羽登霄汉(自:从,某某开始。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这里王子通王孙指淮阴侯韩信;侨:改变,离开。羽:项羽。登:登上,成为。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很高和重要。这里指自从淮阴侯韩信离开项羽成为汉刘邦之重臣),襟情舆造化齊功(淮阴侯列传: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舆造化齊功:淮阴侯感恩于汉王刘邦的推以衣食之恩,拒绝武涉、蒯彻的分地为三国而王;因而全力为汉刘邦击杀霸王,成就汉基业立下齐天大功)志想舆幽冥合契者(假如先祖淮阴侯韩信的志向、理想、成就和命运都能很好配合、顺利的话。)歡?得而躋焉。(如今我们家族子孙后代现在的地位之高贵就绝不可以同日而语啊!)

对于《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解释呢?我们韦氏家族有一个祖训:韦氏是韩姓改来的(韩信之幼子原名应该为韩潆,后来改名为韦云际(又名天保,苍天保佑的意思)。
   
公元前196年韩信钟室难作,信家客(楚中尉屠中少年,为肖美)匿韩信三岁儿。知萧何素与信善,不得已为吕后所劫。客私往见之,微示信无后意。萧何仰天叹曰:冤哉冤哉;淫淫泪下。客见其诚,以实情告。何惊曰:若能匿淮阴候儿乎?中国不可居矣!急逃。南粤赵佗,必能保此儿。遂作书遣客(蒯彻、肖美)匿儿于佗,曰:此淮阴侯儿,公善视之。赵佗仰信之威名和萧何之情义,同意抚养信之幼子,后列土地而封之为土夷长(当地土著酋长、首领即后来的广西土官)。
     
萧何自从救了韩信幼子,就被刘邦严密的监视。详情请看我写的《萧何是否救了韩信三岁儿》或者阅读《史记》萧相国世家,注意分辨正史一般为皇家说话的。萧何为了救护韩信之子,收钱抚养韩信之子和贿赂赵佗。特晚年冒死犯了受贿罪,被刘邦下狱,差点死于狱中(司马迁说萧何是自污);可见韩信之冤和萧何的不顾一切!
   
还有《蒯彻论》:南越有韦氏土官者为淮阴侯后裔。这些到底有没有根据呢?幸而苍天有眼,天理昭昭。韩信后代,唐朝韦厥之子韦敬办、韦敬一在廖州(68112月和697年在上林县澄太、白圩)相继刻下了《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我们韦氏家族过去所说的祖训也被很多人指责是编造族谱(现在不少韩韦氏家族的人,自己已忘记了根源。而真的编造了一个不是韩韦的假族谱来欺骗子孙),唐代韦厥子孙所写的家族出身京兆长安也被很多学者以为是攀附名门。

那么请看当年韩信之子被赵佗封为土夷长(当地土著人首领);我们的祖训旧族谱这样说的时候很多历史学家、专家都笑话我们编写故事 冒认祖宗。不过所谓的天理昭昭、清者自清。八百多年后在广西上林真的有一个韦氏岭南大首领世袭家族在这里;这时候我没有看到哪一个史学家拿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相信上林岭南大首领家族的出现(清朝才正式的完全拓下石碑全文和有较多记载)足以证明了西汉功臣韩信有后代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编故事;这个岭南大首领家族也不是韦厥他们自封的,其实就是当年南越王赵佗所封赐给韩信之子韩潆(改名韦云际又名韦天保)这是我们祖先代代作为祖宗遗训往下辈传教;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讹传。可怜的是不少韩韦氏子孙都另外编造了一个英雄的祖先在宋朝随狄青南征昆仑关的故事来误导子孙,甚至不惜修改祖宗父辈姓名而造假族谱!!而完全无视了唐朝岭南大首领家族和子孙遍布诸邑的存在和事实。连他们自己也怀疑祖宗所留下的遗训的真实性。可笑可恨可悲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