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鹰扬 美国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的拍摄场地是在美国南部的乔治亚州。乔治亚州是农业和医学非常发达的州。在此处有一个医学中心,一位研究员Steve Wolf,破历史记录地拿到NI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翻译成中文是“国立卫生管理局”,连续几个最大资助,几百万美元。对一个教授而言,这是很大的一笔科研经费。 Steve Wolf教授做了什么研究呢?他初期的研究发现:让美国老年人习太极拳,可以大大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刚开始,研究结果被学术界普遍质疑,说中国的太极拳真有这么大神奇的作用吗?但是经过几年不断大规模的研究,发现不仅在老人院,健康社区和普通家庭,老年人们积极参与到太极拳的习练后,可大大降低因老年病导致的各种残碍发生。 Steve Wolf教授的这整个研究系列影响了美国医学学术界的走向。太极拳在国内还不是十分普及,人们不了解这个传统武术精华,居然可以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医疗体系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的太极拳和我们的医学到底是什么关系。今天的内容主题是“太极拳与身心疗愈”。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历。我从十岁开始习武,分别在香港、德国和中国学习和接触多种拳术。整个武术生涯里,我本来以为武术只为了搏击而已,慢慢领会到它的哲学意义后,明白武术不单是一个拳脚功夫,它有非常深的一个哲学蕴义。通过学习中医后,认知到它对我们的身心有非常好的疗愈、平衡功能,它甚至跟我们传统文化里面的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道理都是通的,这让我非常兴奋。你习太极拳后,可跟其他领域接通。尤其是在中医里面,体会得更加深。很多的道理不只是一个知识,它也是一个身心体悟的学问。 为什么我会教太极拳呢?此前,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跟随许多老师实习时发现,很多疾病根本不是用药、针灸、推拿或正骨能解决的。我意识到,大部分疾病缘自缺乏对身心很好的关照,缺失长期有规律、有品质的身心锻炼方法。 于是,那时候我就发了一个愿:希望我将来毕业以后,创造一个能够让患者调理身心的好地方,除了诊疗以外,还有可融入生活的好课程。通过被动和主动的调理方法,让人们尽快修复健康,回归自在和力量无穷---这就是后来我和观慧一起创办上海自道精舍的初发心。 今年春节回香港过年时,发现很多跟我同龄的朋友,大概在三十到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都出现不同程度身心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是一名中医,他们都来问我。我发现,很多简单的健康道理,我们认为很简单,但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因为感觉身体出了问题,我从他们的眼神看到了内在的忧惧。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下降,他们的心境也越来越悲观。所以,分享与普及正确修养身心的知识很重要。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里关于身心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幸运的。这不仅是对我们中国人,甚至对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意义非凡、提高人生品质的事情。由于我从小到过很多国家,非常喜欢做资料搜集,我学一样东西,比如武术,我会研究全世界的武术,虽然我可能是从太极、咏春来入手的。中医也是一样,我会看大量的书和文献。最终发现,中医其实是一种自然疗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人体自身的生命力,让身体去自我修复,它是非常尊重自然的。 五年来,我们的太极拳教学帮助不少人调理好了他们的健康问题,身心重获平衡。有机会学习练太极拳,不仅对很多慢性病疗愈和预防有帮助,更是能量医学层面的潜能开发,越活越开心越年轻。 很多人问:“太极拳只是一个身体的锻炼,它和游泳、踢球、爬山等运动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我来做一个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身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形、气和神。不管现在我们研究的是西方医学或是中医也好,都是要认识到这一点的。如果对这三个层次不了解,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就变得片面和肤浅,当身体出现问题后,我们就不能整体考虑,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形气神,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古书里常提到精(形)气神,但它们是什么呢?形是物质的,就是我们有形的躯体,包括我们身体从外到里的皮肤、肌肉、筋骨,和五脏六腑,是我们能够看得到、摸得到的。 有一位学员,他常年高血压。跟随我们习练太极拳后,身体的僵硬慢慢缓和,于是,他停掉了西医说需服用一辈子的降压药,改为天天习练太极拳。随着习练的推进,他的健康越来越稳定向好,气色和精神也如沐春风。半年多的学习经历让他意识到,依赖药物不如习练太极拳,激发生命的活力与自愈力。 稍微深入一点的,是气,也是我们的能量层面。尤其是中国人不陌生,经常会用它,比如说,看到某人很健康,会说“你的气色不错”,或者胃胀时,感觉“气堵在胃里”之类的;看到一位优雅的人,会说他很有“气质”。 那么,气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人体里面一种能够让你活着和赖以生存的动能、能量。美国很多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已有科研设备可检测一个人的气能数据,国内郑州和广州大学也在做此方面有意义的应用研究。气,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有一位来自印度的学生,习太极拳让他对气有了感受,懂得用整体的势能运动。他以前打排球时总感觉身体僵硬,心有余而力不足。练了半年太极拳后,懂得放松了,他变得洒脱自信阳光了,他说:“我现在打排球时可以象狮子般有冲击力啦,有如狮子搏兔!”看,一个人的气能大小,对生命和生活形态的影响多么巨大! 接下去更深层次的,是神这个层面,它是我们精神意识的状态。对于形气神,我来作一个比喻,大家会更清晰。 假如用一辆汽车来比喻,形代表车身,可以说它是一部汽车。这个汽车当然要是非常好的了,不然它马达出问题了,它某一根管道歪了,它就走不动了。首先,这个形要好。 光有形够吗?光有一部汽车,汽车能发动得了吗?发动不了。它需要的是,至少有些汽油吧?要汽油,它才能发动。其实,这个汽油呢,可以说类似我们的能量,我们的气。生命也是一样。什么时候你的汽油用光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光有汽车、汽油,这部汽车能够发得动吗?也是发不动的。所以,你还需要的是有一个司机,他来开这部车。这个司机,其实就是我们的神。但是,我们看了以后,会认为形气神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对的,最重要是那个司机。这个司机就是我们的神。 很多人出问题,发现得了癌症就怵了,马上出现很多身心问题。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着眼点只是在身体层面。其实,最应该调整的,是神的层次。 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开一部车,这个司机是训练有素的,他的神是安稳的,这部车它容易出问题吗?不太容易吧。不管它走的是普通的路,高速公路也好,开得很快也好,还是山路,他的神始终会很稳定,他的判断力也会很好。他开车的时候,不仅能看见前面的路况,旁边所有的东西也都能看见,他可以清晰果断地判断。万一突然有只动物跑出来挡着车前面,司机也能很好避开。有这样稳定的神,人的身心健康就不会出问题。 精神的安稳和一个人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密切联系,所以从小有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世界目前的混乱,终究是人性的混乱,原因是慢慢对一些从古代先贤留下来的宝贵体会和经验的缺失,缺乏对其信仰。纵观所有哲学与宗教,无非使人通过闻思修来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从而达至幸福自在和美满的人生。 那么,怎么去训练神呢?看过很多世界各国的古籍,研究下来,关于安神的方法,我们东方是讲得最为透彻的。我一直去看很多书籍,希望找到一个让别人很快能够领会的方法。 人们都知道形体需要锻炼,这个是常识。人们当然可以通过一般的运动,比如说我们去健身房,是吧?还有,比如说我们去健身房以后,拿一个哑铃锻炼的时候,要怎么锻炼我们的肌肉呢?反复做同一举哑铃的动作,是不是?可能你要锻炼我们的肱二头肌,你就是反复做这个动作。其实这个事情是挺无聊的,你觉得吗?没有什么意义,可能浪费时间,可当你今天可能做二十下,明天多一点做三十下,你每天去锻炼它,这个肌肉会怎么样呢?这个肌肉,每天这样锻炼,会变得结实、有力量,身体的力量也会变大,这个是所谓的健身,会让身体更加健美。 但是,除了一些沉潜修炼的人,很少有人去想怎么健心。人都是身心组成的嘛,它是一体的两面。身体得到锻炼了,但是很少有人说心怎么去锻炼,没有人说:“今天我们一起去健健心吧?”你只会经常听说:“我们要去健身房健健身吧?” 健身是反复做一个动作,而健心是反复觉知一个事情。 心就是神,所以,健心非常重要,健心就是调神,让我们的神获得一个稳定状态的时候。那神怎么去锻炼呢?其实也是非常简单,我们古人都讲得很清楚的,我们先不讲修炼到什么很高境界发现神通之类的。 作为凡人,我们怎么去锻炼精神的稳定性?关键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觉知、觉察的能力。这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有的一种能力。 儒家讲的格物致知,其实是说,一个人若要修养好自己,首先你要知道去格物,到达致知。也就是说,你要通过感受万物以后,来获得一个觉知力。觉知力是一直不变的,比如说,你们稍为安静下来后,可能听外界的声音,看到灯光,闻到味道,同一时间你是知道的。 有了觉知力,可以去觉知所有事情的发生。比如有效而常用的方法,就是观察呼吸。安静下来,观察呼吸。你可以观察鼻子的呼吸,也可以观察腹部呼吸。只需花一两分钟时间开始,然后慢慢递进式增加时间就好。其秘诀是时间短,次数多。一天可以做很多次,不限任何地点与时间。通过一些前辈的经验,只要锻炼两个星期,没有人是不产生变化的。他会变得更稳定,把握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身心感觉越来越柔和。 观息的锻炼,可以培养挖掘我们的定静的能力,这个就是健心啊。这个方法,可以让你的神慢慢安稳下来。心神安定,你的气血、能量就不会乱发散了,气血运化稳定,你的形体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健康安然。 有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来跟我学太极拳,刚开始他说:“老觉得主持节目时,自己和观众是分开的状态,百思不得其解。”爱上太极拳后,他慢慢变得“气定神闲、幽默连篇”。近日,他开心地说:“我做节目时终于能泰然自若地与所有人融在一起了,内在变得有力量了!” 一个人安静下来以后,会懂得观察自己。很多人出现疾病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直都是在往外看和追寻,从来没有反过来内求。很多事情的发生,很多健康的问题,都是因为跟随着欲望去跑了。如果欲望告诉我,需要很漂亮的车,需要很大的房子,你就一直去追,追求很多物质上面的东西。当然不是说追求物质不对,而是如果我们追求的时候,能反过来观察自己,能够到哪个地步,就是边追求的时候边反观自己的整个健康是怎么样的,就不会导致你最后成功了、物质很富有了,但却失去了健康,积重难返。 所以,真正清明坚定的人,不仅明白自己的欲望,更清楚自己的生命需要什么!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人生幸福与否、健康常驻与否最关键的,就是神这个层次。如果你神比较稳定了,你的气血是不会乱去发散,不会乱去发散,你就觉得每天你的精神相对是比较充足的。所以神安稳是首要。 神定下来以后,你的气血也能够慢慢聚集起来。这个感觉是什么呢?我自己的感觉就好像—个程序。我们都用过电脑,电脑用久了,它会产生很多碎片,是不是?它会有个程序,把所有的碎片慢慢整理集中起来,电脑会运行得很顺畅。 训练神安就类似电脑的碎片处理过程。当我们通过静坐、站桩,会发现能量可以慢慢开始汇聚,整个人每天都很充实。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就像每天睡了个好觉一样,清晨起来的时候,觉得世间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美好。这是神安后气血充盈的表现。否则的话,你每天起来一见到你身边的人和事,可能你就会觉得很烦。如果烦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你的神开始不稳定了,气的能量也不足了,这就像一个非常散乱的司机,开着一部破车,易出问题。 《黄帝内经》里讲到形的层面说,一定要“骨正筋柔”。也就是说,人的形体一定要很正,筋一定要是柔软的。想想看,我们小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时候,一个劈叉也好,一个跨栏也好,很轻巧。现在呢?现在有一些人连捡块石头、捡支笔都很艰难,会闪腰。太极拳里有一种基本功训练叫“伸筋拔骨”,顾名思义就是要打开我们僵硬的关节和拉开我们紧绷的筋,从上到下把形体练得柔顺,这个时候气血通道流畅,身体就会有很大改变。 到练习站桩和拳架时,是练气和神的最佳时候。正确习练太极拳的方法,要无时无刻都有觉知身体和念头的状态,所以老前辈称太极拳为“知觉运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身体和念头作为一个对境,全身心去感受,不落入分别与思想,自然神凝气聚、神气自养、形神合一,浩然之气充于天地之间。 所以三个层面——形、气、神,我们要时时觉知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习练太极拳,除了增强心肺功能、平衡能力及增强心血管功能等好处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帮助是可以减压、转化情绪,这个是我自己非常深的体会。其实我有时候也会郁闷,很多时候,做事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压力。但是,我一练太极拳整个人就心情愉快了。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太极拳是少有的、让人一直放松的运动。你习练的时候,虽然好像你觉得你只是身体放松了,但其实当你告诉自己身体放松的时候你的精神自然也就放松了,而不是你一定要告诉自己情绪不要起来啊、精神要放松啊!不需要!你告诉自己身体放松就可以了!为什么?因为心物一元!你告诉你身体的时候,自然你的整个情绪就变得轻松了。 有一个故事,是我们的一个学员的真实经历。有一次她晚上来练拳的时候,练得比较晚了,因为她是一个女生,她就说:“这么晚了,那我打个电话让我老公来接我。”结果她的先生,明明说好是晚上九点半来接的,但到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 这位女生说:“平时的话,我肯定一上车就骂他了,但是我上车后没有骂他,我先生以为到家后睡觉之前肯定会骂他的,但是睡觉的时候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他奇怪地问,以平时我们的相处经验,你肯定会骂我的,为什么这次有这么好的表现呢?”她回顾时发现,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她慢慢对自己的情绪有了觉察,虽然我们没有让她要觉察呼吸,但在行拳的时候,觉察动作效果也是一样的。只是你找到一个对境来修习,有时候呼吸是一个对境,有时候身体也是一个对境。 太极拳是一个觉知训练,它能让人的神安稳下来,对自己的情绪、信念、心流有深层的觉察。当一个人放松下来,无形之中会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非常多的积极作用。因此,太极拳的浑然大化之气,动静、虚实之间,是人生的精神标杆所在! 回顾多年来的求师经验,我认为,一位好的太极拳老师需具备以下三个重要素养:首先,太极拳老师需要心澄体柔,摸至其身没有着力点;其次,需具备空、松、圆、活的特质;第三,人如其拳,慈悲清明,包容、不执着,具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太极拳的修习,如同滔滔江河流向大海,是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过程。通万物之情,明万事之理,照顾身心平衡,清澈生机每一天,不仅仅存在于习拳时,更要融化于坐卧行走、工作和生活中! 钟鹰扬 上海自道精舍武术总教练,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执业中医师。研习太极拳十年,传授杨氏太极拳、太极拳哲学多年,师承杨氏太极拳大师任刚先生,为杨氏太极拳传承人之一。 钟老师自小好武,从香港负笈欧洲大陆,仍念兹在兹,勤学苦练。旅德期间,获全欧洲少林流空手道比赛亚军,并获咏春拳教练资格,与各方切磋,拳艺渐长。 21世纪之初,因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究,钟老师有缘结识南公怀瑾先生,并依南公建议回到大陆学习中医,因而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执业中医师,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医和自然医学的探究,对中药、针灸、正骨、运动和心理疗法均有研究和经验,对人体的结构、功能和气机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