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生要准确把握中考脉搏

 江山携手 2015-11-21
    今天我看了下今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方案》、《考试说明》与往年相比有所调整,特别是中考方案变化较大。所有的变化都充分地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发挥了考试的导向性。目前多数学校进入了中考复习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将是决胜中考的关键问题。作为在中考资源网的我今天向大家提提我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中考的指导者
  
  中考对学生来说一生只有一次,广大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带领考生投入到中考的总复习中。
  
  1.教师要明确考试说明的重要性。考试说明是命题的重要依据,所以要认真研究,明确考什么,不考什么,对照考试说明确定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逐一落实。
  
  2.教师要在中考资源网上及时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及由此反映的命题趋势。
  
  3.教师要科学定位,做好教练员的工作。
  
  (1)教师要研究考试,掌握应试技巧,研究教材,夯实基础。
  
  (2)要善于利用中考资源网上的精品课件改造教辅资料,精选精炼,准确把握信息。
  
  (3)提炼规律,指导方法,联系实际。
  
  (4)实战演练,查漏补缺。
  
  (5)分层进行个性化指导。
  
  二、学生:中考的参与者
  
  1.学生要把握机遇,挑战自我,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取得成功。同学们要记住:每天前进一小步,中考就会前进一大步,你的人生就会提到一个新高度。
  
  2.基础知识复习要达标。同学们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重视课本做好基础题,拿到基本分。要突出“六练”:练规范、练准确、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中考是基础知识 应试技巧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而基础知识是本,达标的内涵体现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融通和应用的四个方面,基础知识达标的落脚是有效应用,只要坚定不移,夯实基础,中考就稳操胜券了。
  
  3.制胜的法宝是落实。考生要牢固落实分数意识,要分清两个关系,即懂与真懂,会与真会,要知道会做题才叫真懂,拿到分才叫真会。在中考资源网上训练中,必须做到想明白的能说明白,说明白的能写明白,写在纸上的要能拿高分,要通过总结——领会——训练——反思,一分一分地落实。
  
  4.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提高中考效率主要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备考渠道。每一位考生要跟住老师的课堂走,老师所讲的是备考的捷径,边听边思边记,同时将老师讲的典型题建立档案,掌握这些题的通识通法,力求做到准确规范,同时又能举一反三。
  
  5.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心态。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成功跨越中考,越临近中考,多数学生越焦虑,在这特殊时期,应克制自己合理释放压力,展开笑脸,人不要硬性祈求超过自己能力的高度,正确定位。在中考中,不是每道题都为每个考生准备的,不是每个考生能做完、做对所有的题,在平日训练中,要有的放矢。
  
  6.最可贵的精神是毅力。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坚持就有希望,不到最后谁也不能轻易定出输赢,千万别给自己找逃避的理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