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的生态美审视

 wangyong670 2015-11-21
【摘 要】本文以《聊斋志异》为案例,从生态美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经典短篇小说集,将其中与生态美学思想契合的因素加以提炼,在社会和文学的线条中找到一个交叉点,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生命的尊严和对社会的反思,阐释其生态表达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1/view-5574538.htm
  【关键词】《聊斋志异》;生态美;审视
  当社会的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加以映射,人们从阅读中获得满足和启发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彼此会形成一种密切关联。相对于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观念,这种关联衍生出来的美学与生态意识的紧密结合,生态主义哲学与生态审美观念的统一,对促进生命和谐共生与相互依存,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脍炙人口,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堪称经典。蒲松龄用小说这种特殊的方式,以文学手段把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虚幻的故事反映出来,把社会生活中诸多的社会情绪表达记录下来,也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这种思想的思索。
  一、对永恒爱情的赞美
  文学作品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在《聊斋志异》这部小说集中,爱情主题小说在其中占有较大比重,爱情故事也极富理想化色彩。一个个神女花仙、鬼狐精怪化形为温婉聪明、风姿绰约的女子,配以寒窗苦读、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总能恰如其分地演绎出美丽哀婉的爱情神话。正是寄托于这些美丽篇章中的浪漫与温情,抒写了蒲松龄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把作者对人间真爱的向往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部作品才更受民众喜爱,并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协奏,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所描绘的男女大都有着对爱情的坚贞与大胆,他们敢爱敢恨,主动追求心仪之人。封建世俗中的男女间的羞涩与腼腆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具有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形象,他们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念,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开辟了自由恋爱的先河。《宦娘》中鬼女赵宦娘由于仰慕书生温如春的才华,主动拜师学琴,可以飘渺之身,宦娘欲求报答却“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阴为君吻合佳偶,以报眷顾之情。”设计使得仰慕温如春的乡绅小姐葛良工嫁与温如春。心愿达成,宦娘离开人间,而温如春与良工在思念宦娘时,则以宦娘小像“焚香一灶,对鼓一曲”,借以表达对宦娘的思念和感激。在这两个女子与温如春共谱一曲对爱情美好赞歌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了清人对爱情的追寻与坚守。
  其他如《阿宝》中的孙子楚,为心爱之人忍痛“以斧自断其指”,其魂魄化作鹦鹉飞至阿宝住处,日夜偎依在爱人身边,自谓“得近芳泽,于愿已足”。《连城》中的乔生为给连城配药,不惜刀割体肌,弄得“血染袍裤”。等等形象使作者驰骋想象,借托鬼狐、异类,避开世俗非议,抒发自己对人性爱情的理想。同时借题发挥,在谈鬼论狐中,对封建统治下的政权体制、人情礼教、纲常道德寄寓了现实的不满与责问。
  二、对功名科举的思考
  对于生存环境的反思,是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人的生存环境往往受着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清代,沿袭已久的科举制度己呈腐朽之势,不仅读书人深陷其中,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围绕着科举制度和科举制度能够实现的“功名富贵”发生了扭曲。对士人来说,科举就是人生。蒲松龄在谈狐说鬼的同时,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情世态,小说中超越现实的形式和鬼神形象只是作者希冀达成救世与自救愿望的载体和手段。
  蒲松龄本人就是科举制度下既痴迷又无望的牺牲品,我们往往能从《聊斋志异》中那些书生形象中,看到他本人的影子。小说中反映出的科举制度和那些书生求仕的作品中,作者就以冷静的笔触,给我们描摹了一群读书人将命运与功名捆绑于一起,而为求取功名富贵也就不择手段的画面。利益的驱使下,如《于去恶》、《司文郎》、《何仙》、《考弊司》、《王子安》、》、《贾奉雉》、《三生》等小说,原本应公正的取士科举没有了公信,滋生为腐败场所。《考城隍》、《胡四娘》、《镜听》、《叶生》等小说,则让我们触摸到书生那被扭曲的灵魂和命运所带给家庭灾或喜。
  《叶生》中,淮阳叶生,文章辞赋,冠绝当时。受到县令丁乘鹤的关照,希望博取出身,但事与愿违,遂一病不起。免官回乡的丁乘鹤,邀叶生教导其子,丁子取仕之后,叶生也得丁子帮助,中了举人。当叶生衣锦还乡,见家门冷落,妻儿见他都回避畏惧,此时才明白自己早已故去,与丁乘鹤回乡、教导其子乃至中举取仕的只不过是自己的魂灵。“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蒲松龄感慨书生们至死都难以忘却科举的诱惑时,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内心的不平和苦闷,对科举的执着和批判,向往与痛恨,使蒲松龄幻想有鬼神的帮助来整饬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从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清代读书人的孤愤和悲哀,这也恰恰是作者创作《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动因。
  三、对家庭伦理的探讨
  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是生态美学的核心。作为社会单位,一个人的价值在家庭中更能体现出来。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基础,由家庭关系延伸开来,由此派生出的亲情、友情、爱情也都对于人的存在价值会产生影响。蒲松龄生活的时代,封建伦理道德对家庭成员的约束力已大不如前,伦理道德的衰败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思想上受封建宗法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蒲松龄对伦理道德败坏的现象是极为痛斥的。在进行深刻揭示和辛辣批判的同时,他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以众多行善尽孝、重情重义的正面宣扬,承载了其家庭观念和伦理理想。而他这种思想也始终贯穿在《聊斋志异》的创作实践中。
  家庭伦理道德的本质与核心是孝道,它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始基与诸德之首。在《聊斋志异》中,描述家庭伦理道德的矛盾纠葛,揭示众多病态的社会现象的作品最为广泛,其思想倾向较为复杂。蒲松龄以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立篇原则,其意在劝善惩恶。如《娇娜》、《乔女》等一些作品了颂扬了世间的真情,歌颂了善美的人性;《崂山道士》、《局诈》等作品则展示了人心的险恶,社会的庸俗。再如《曾友于》、《张诚》等一些作品,在述说日常生活情态的同时,展现了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浇薄。
  作为深受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熏陶的蒲松龄。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诸多至孝形象,这也恰是作者所要宣扬的家庭伦理价值观的表征。《聊斋志异》开篇之作《考城隍》,一开始就为读者树立一个孝子形象。邑廪生宋公,病中梦见被差役叫去考试。应试之后,众考官对他在文中“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之句赞叹有加,并告诉他想让他去河南补缺一个城隍。此时宋公才明白这是地府。宋公伤心恳求回去赡养老母后再就职。阎王听闻宋公有如此孝心,为他“仁孝之心”所感动,就给宋公九年假期,让他转回阳世侍奉老母至寿终,而自己也得以延寿。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明显的劝孝扬善意识,也可看出作者回归传统道德的良苦用心。《钟生》中辽东名士钟庆馀,为人纯孝,应试期间听闻母亲病危,“遂不试而归”。《大男》中讲述的孝子大男,为寻找父亲,沿途乞讨,历尽艰难,终至团圆,安享富贵。《商三官》写一“女豫让”商三官替父报仇的故事,展示了女孝子为报仇不惜与仇人同归于尽的大孝形象。
  总体上看,从生态美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经典短篇小说集时,我们会在社会与文学两条线中找到一个交叉点,体味从这些古老优美故事中我们现代人久违了的自然与清新,从其中劝善惩恶的悲剧案例中汲取教训与反思,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由此去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唤醒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柯玲.论《聊斋志异》的自然主题[J].聊斋志异研究,2003(4).
  [2]聂振斌.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态美思想[J].东方丛刊,2005(2).
  [3]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蒲松龄.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