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趣读】从海昏侯的“火锅”说起——中国火锅发展史

 三姑书斋 2015-11-22


导读:近日,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两千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青铜火锅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炭盘里有炭迹,锅内也有使用过的迹象。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认为,这个疑似“火锅”的物品可能是个保温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火锅。“按照炭盘里所能承载的炭量推测,很难将食物直接煮熟,有可能是将已经煮熟的食物端上去保温。”


这件青铜器究竟是不是火锅,目前尚存争议。中国火锅的历史倒是值得来了解一下。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豓(yàn”就是火锅。



史前文化陶鼎


如果说“”是火锅的前身,那么火锅的历史能追溯得更远。大约一万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用陶鼎烹制食物了。当时人面肉类为主的食物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将食物煮熟,成为一锅烩,称之为“”。



西周有盘鼎


商周青铜器中有一种鼎是炊器与盛器的结合体,鼎下有托盘用于盛放炭火,类似于今天的暖锅、火锅。



汉代分格鼎


三国时期,曹丕曾让人铸“五熟釜”赐予相国钟繇。“五熟釜”是一种里面分隔开来,能同时烹调各种食物的古代炊具,与现在遍布大街小港的鸳鸯火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出现一种“大口宽腹,既薄且轻,易于熟食”的铜爨cuàn),是当时在四川、湖南一带所使用的一种铜火锅。



唐代火锅


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暖锅”,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晚唐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蚊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红泥小火炉说的就是火锅。



宋瓜瓣兽耳铸铜火锅


北宋时期,火锅逐渐平民化,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曾记载了兔肉火锅的吃法:先将兔肉切薄片,用料酒、酱油和花椒稍腌,然后点火炉,架小锅,待汤烧沸将肉片汆熟,蘸佐料而食,还说,此种吃法“猪羊皆可”。后来他还为此作诗:“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于是这种有着山野气息的火锅有了个好听的名字——“拨霞供”。



辽代初期古墓壁画(临摹)


元代,火锅大为兴盛,其中的“生爨羊”即是现今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食食书《宋氏养生部》中,也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锅菜式,工艺已更为精细。



锡制火锅


明末清初,长江边的水手、纤夫将便宜的动物内脏等,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来饱腹,二来驱寒、祛湿。因味道鲜美,久而久之,成为了现在著名的重庆火锅


乾隆御用银带盖火锅


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意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四十八年正月,清宫办了530桌火锅席以宴请宗室,盛况空前。嘉庆皇帝登基时亦曾举办“千叟宴”,一次便动用银质、锡质和铜质的火锅1550个。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有人爱吃火锅,也有人不爱。清代著名文人、美食家袁枚不喜欢火锅,还特意在《随园食单》中列出一条“戒火锅”。袁枚觉得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而且“物经多滚,总能变味”。




清末民初徐珂的《清稗类钞》曾记载,京城冬天,酒家经常在桌上放个小火锅,切好各种肉片让客人们自涮自饮,还有人在锅里提前放上菊花瓣,号称“菊花火锅”。



银寿字火锅


老方志《奉天通志》中记载,当地富人吃火锅时经常“兼备参筋,佐以猪、羊、牛、鱼、鸡、鸭、山雉、虾、蟹等肉”,丰富至极。方志中的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着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形制上和流行的铜火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本文为本刊整理,资料、图片均源于网络。】


【关于我们】

1、喜欢就关注我们吧!微信ID:atmuseum;

2、同时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3、长按以下二维码,或搜索群号:475225203,可加入博物馆.看展览的网友交流QQ群,和同好者一起聊自己喜欢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