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史铁生逝世捐献肝脏 “生死观”发人深省

 caozhiying929 2015-11-22

  史铁生“生死观”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 人物生平: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而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 世人追忆

  苏童(作家)他形象干净,甚至圣洁

  我平时和史铁生接触不多,就是之前曾经跟他一起去海南开过会,我曾经背他上车背他下车,但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在作家圈中他的形象是非常干净的,甚至是有点圣洁的。别的都留不下来,留下来的只能是作品,比如说他的《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样的小说,我的孩子会读,你们的孩子,甚至你们孩子的孩子也会读,它会成为经典的,这是对铁生最好的纪念。

  迟子建(作家)没人能取代他

  我现在只能说我真的很难过,中国文坛,作家太多太多了,但是太缺乏像史铁生这样的作家了。我觉得他的这个离去,所有我们这些人,作为他的文友和朋友,都是有心理准备,但还是特别伤心。史铁生这一世,他承受病痛的折磨,我觉得他太苦了,我希望他在另一世界的新年过得好,那应该给他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

  我觉得他思想的重量,跟任何一个作家比都是不逊色的。他留下的作品,他的人格力量,没人能取代他。

  莫言(作家)他是伟大的人

  我跟他接触不是特别多,但是非常的敬仰他。我还是用多年前对他的评价,他不单是一个杰出的作家,还是一个伟大的人。我现在心情非常沉痛。

  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生死有尊严

  我感到非常沉痛,但是我相信,铁生离开的时候一定是平静和坦然的,我觉得可能在中国的作家里面,甚至是一般的中国人里面,都很少有人像他这样,透彻地和深入地思考过人的生死,对生死他想了很多。他可以说在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面对这个问题,他的这个思考贯彻在他所有的作品里。他的思考不仅让他自己有尊严的生,有尊严的死,同时也教会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如何尊严的生,如何尊严的死。

  解玺璋(评论家)为史铁生作诗

  无端岁末却惊风,忽报长天送铁生。命若琴弦成绝响,病隙碎笔道分明。

  清平岁月清平过,寂寞风光寂寞僧。到老欲说灵魂事,金台遥对细无声。

  微博纪念

  何力:史铁生的人生令人尊敬!引人自省!

  朱伟:惊悉史铁生病故,悲痛之,内疚之。这些年大家都忙,竟一直没顾上经常去看望老友,铁生这几年孤独否?疾病如何日益加重的?陈希米不说,我们竟也都不知道。铁生这辈子,是一直在自己的精神境界中探索的一辈子,他的一生终止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铁生,安息。

  刘春:史铁生小说,心干净天干净语言干净,阅读也干净。

  郭敬明:我心中永远的大师。

  易中天:永远的清平湾!惊悉史铁生先生离开了我们,不胜悲痛。我忘不了初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时的感觉。我相信,那是永远的清平湾。

(责任编辑:梁慧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