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对联-顾炎武(2)

 高山仙人掌 2015-11-22

顾炎武律诗联

1、顾炎武五言律诗联

日角膺符早,
天枝主鬯临。
安危宗社计,(颔联上)
拥立大臣心。(颔联下)
旧国仍三亳,(颈联上)
多方有二斟。(颈联下)
汉灾当百六,
人未息讴吟。
——《五律感事七首之一》诗联

缟素称先帝,
春秋大复雠。
告天传玉岫,(颔联上)
哭庙见诸侯。(颔联下)
诏令屯雷动,(颈联上)
恩波解泽流。(颈联下)
须知六军出,
一扫定神州。
——《五律感事七首之二》诗联

上宰承王命,
专征指大江。
出关收汉卒,(颔联上)
分陕寄周邦。(颔联下)
日气生玄甲,(颈联上)
云祥下赤幢。(颈联下)
登坛推大将,
国士定无双。
——《五律感事七首之三》诗联

尚录文侯命,
深虞雒邑东。
千秋悬国耻,(颔联上)
一旦表军功。(颔联下)
蹋鞠追名将,(颈联上)
乘轩比上公。(颈联下)
君王多倚托,
先与赋彤弓。
——《五律感事七首之四》诗联

清跸郊宫寂,
春游苑蘌荒。
陵边屯牧马,(颔联上)
阙下驻贤王。(颔联下)
紫塞连玄菟,(颈联上)
黄河界白羊。(颈联下)
舆图犹在眼,
涕泪已沾裳。
——《五律感事七首之五》诗联

传闻阿骨打,
今已入燕山。
毳幕诸陵下,(颔联上)
狼烟六郡间。(颔联下)
边军严不发,(颈联上)
驿使去空还。(颈联下)
一上江楼望,
黄河是玉关。
——《五律感事七首之六》诗联

自昔南朝地,
常称北府雄。
六军多垒日,(颔联上)
万国鼓鞞中。(颔联下)
听律音非吉,(颈联上)
焚旗火乍红。(颈联下)
恐闻刘殿乱,
父老泣江东。
——《五律感事七首之七》诗联

白羽出扬州,
黄旗下石头。
六只归雁落,(颔联上)
千里射蛟浮。(颔联下)
河上三军合,(颈联上)
神京一战收。(颈联下)
祖生多意气,
击楫正中流。
——《五律京口即事二首之一》诗联

大将临江日,
中原望捷时。
两河通诏旨,(颔联上)
三辅急王师。(颔联下)
转战收铜马,(颈联上)
还兵饮月支。(颈联下)
从军无限乐,
早赋仲宣诗。
——《五律京口即事二首之二》诗联

江月悬孤影,
还窥李白楼。
诗人长不作,(颔联上)
千载尚风流。(颔联下)
坞壁三山古,(颈联上)
池台六代幽。(颈联下)
长安佳丽日,
梦绕帝王州。
——《五律金陵杂诗五首之一》诗联

春雨收山半,
江天出翠层。
重闻百五日,(颔联上)
遥祭十三陵。(颔联下)
祝版书孙子,(颈联上)
祠官走令丞。(颈联下)
西京遗庙在,
洒扫及冬烝。
——《五律金陵杂诗五首之二》诗联

天居宜壮丽,
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石,(颔联上)
规因汉未央。(颔联下)
水衡存物力,(颈联上)
司隶识朝章。(颈联下)
父老多垂涕,
还思祖德长。
——《五律金陵杂诗五首之三》诗联

正殿虚椒寢,
苍生望母仪。
国风思窈窕,(颔联上)
小雅梦熊罴。(颔联下)
中使频传勅,(颈联上)
台臣早进规。(颈联下)
愿闻姜后戒,
仍及会朝时。
——《五律金陵杂诗五首之四》诗联

记得尚书巷,
于今六十年。
功名存驾部,(颔联上)
俎豆托朝天。(颔联下)
树向乌衣直,(颈联上)
门临白水偏。(颈联下)
侍郎遗石在,
过此一凄然。
——《五律金陵杂诗五首之五》诗联

千里吴封大,
三州震泽通。
戈矛连海外,(颔联上)
文檄动江东。(颔联下)
王子新开邸,(颈联上)
将军旧总戎。(颈联下)
登坛多慷慨,
谁复似臧洪?
——《五律千里》诗联

闻道今天子,
中兴自福州。
二京皆望幸,(颔联上)
四海愿同仇。(颔联下)
灭虏须名将,(颈联上)
尊王仗列侯。(颈联下)
殊方传尺一,
不觉泪频流。
——《五律闻诏》诗联

晋室丹杨尹,
犹看古柳存。
山河今异域,(颔联上)
瞻拜独曾孙。(颔联下)
雨静钟山闭,(颈联上)
云深建业昏。(颈联下)
自怜褴褛客,
拭泪到都门。
——《五律拜先曾王考木主于朝天宫后祠中》诗联

传闻西极马,
新已下湘东。
五岭遮天雾,(颔联上)
三苗落木风。(颔联下)
问关行幸日,(颈联上)
瘴疠百蛮中。(颈联下)
不有三王礼,
谁收一战功?
——《七律传闻二首之一》诗联

廿载河桥贼,
于今伏斧碪。
国威方一震,(颔联上)
兵势已遥临。(颔联下)
张楚三军令,(颈联上)
尊周四海心。(颈联下)
书生筹往略,
不觉泪痕深。
——《七律传闻二首之二》诗联

击楫来江外,
扬帆上旧京。
鼓声殷地起,(颔联上)
猎火照山明。(颔联下)
楚尹频奔命,(颈联上)
宛渠尚守城。(颈联下)
真州非赤壁,
风便一临兵。
——《七律真州》诗联

寄食清江院,
从秋又涉冬。
水侵慈姥竹,(颔联上)
风落孝陵松。(颔联下)
野宿从晨钓,(颈联上)
山居傍夕烽。(颈联下)
相逢徐孺子,
多谢郭林宗。
——《七律久留燕子矶院中有感而作》诗联

十载逢元日,
朝陵有一臣。
山川通御气,(颔联上)
节物到王春。(颔联下)
阙下樵苏尽,(颈联上)
江东战伐新。(颈联下)
相看园殿切,
鹄立几萦神。
——《七律元旦陵下作》诗联
  时已下旃蒙协洽。

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颔联上)
愁眼见黄花。(颔联下)
天地存肝胆,(颈联上)
江山阅鬓华。(颈联下)
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
——《七律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诗联

乱国谁知尔,
孤生且辟人。
危情尝过宋,(颔联上)
困志亦从陈。(颔联下)
籥舞虞庠日,(颈联上)
弦歌阙里春。(颈联下)
门人惟季次,
未肯作家臣。
——《七律七十二弟子》诗联

此地犹天府,
当年竟入秦。
燕丹不可作,(颔联上)
千载自凄神。(颔联下)
野烧村中夕,(颈联上)
枯桑垅上春。(颈联下)
一归屯占后,
墟里少遗民。
——《七律督亢》诗联

北上渔阳道,
阴风倍惨凄。
穷鱼浮淀白,(颔联上)
孽鸟向林低。(颔联下)
故垒余安史,(颈联上)
居人半霫奚。(颈联下)
停骖聊一问,
几日到辽西?
——《七律蓟州》诗联

丸弹余小邑,
固守作东藩。
列郡谁能比,(颔联上)
雄关赖此存。(颔联下)
霜槎春寨出,(颈联上)
风叶夜旗翻。(颈联下)
欲问婴城事,
声吞不敢言。
——《五律昌黎》诗联
  明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进犯长城以南,兵围北京,连陷遵化、滦州、迁安、永平四城,逼近山海关的危急时刻:“方东兵之入遵化,薄京师,下永平而攻昌黎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是时昌黎知县左应选与其士民婴城固守,而敌攻东门甚急。是人者为敌舁云梯至城下,登者数人,将上矣,乃拽而覆之。其帅磔(陈尸;把尸体肢解的酷刑)诸城下。积六日不拔,引兵退,城得以全。……”寥寥数笔,记述了可歌可泣的昌黎抗清史实。昌黎人民在知县左应选领导下,坚守县城七天七夜,终于等来孙承宗自山海关派来的援军,清兵被迫退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昌黎保卫战。拽倒清兵云梯立有大功的壮士没有留下姓名。四年之后,经巡抚杨嗣昌奏请崇祯皇帝将其封为“拽梯郎君”,在东月城立祠祭祀。这个祠庙久已不存,可是顾氏此文却光耀千古,“拽梯郎君”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顾炎武还写了这一首《五律昌黎》诗。诗人在文字狱大兴的清初,对明亡饮恨终生,但关于昌黎抗清守城的事迹,没有“吞声”,没有“不敢言”,而是著文写诗热烈歌颂,表现了“民不畏死”的爱国主义精神。顾炎武不是一个纵情山水的旅游者,而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者,他在旅途中通过实地考察,去探求历史兴亡的原因。正如他诗中所说:“生无一锥土,常怀四海心”(《秋雨》)。山海关地扼东北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明清的兴亡就是从山海关、一片石一带长城关口揭开战幕的。顾炎武对这一战略重地非常重视,他只身走遍当时永平府境内长城外东西三百里南北近百里的广阔地区,在燕山群中翻山越岭、探沟窥谷,风餐露宿,作实地调查。对山山水水、沟沟壑壑、路线、里程、险隘都一一作了记载。

先帝宾天日,
诸臣孰扈从?
中涓能一死,(颔联上)
大节独从容。(颔联下)
地切山陵閟,(颈联上)
魂扶辇御恭。(颈联下)
远同高力士,
陪葬哭玄宗。
——《五律五太监墓》诗联

一雁渡汾河,
河边积雪多。
水枯清涧曲,(颔联上)
风落介山阿。(颔联下)
塞上愁书信,(颈联上)
人间畏网罗。(颈联下)
覆车方有粟,
饮啄意如何?
——《五律一雁》诗联

为问明王梦,
何时到傅岩?
临风吹短笛,(颔联上)
劚雪荷长鑱。(颔联下)
老去肱频折,(颈联上)
愁深口自缄。(颈联下)
相逢江上客,
有泪湿青衫。
——《五律赠傅处士山》诗联

笔削千年在,
英灵此日沦。
犹存太史弟,(颔联上)
莫作嗣书人。(颔联下)
门户终还汝,(颈联上)
男儿独重身。(颈联下)
裁诗无寄处,
掩卷一伤神。
——《五律寄潘节士之弟耒》诗联

亘地黄河出,
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颔联上)
万里下昆仑。(颔联下)
入庙焄蒿接,(颈联上)
临流想像存。(颈联下)
无人书壁问,
倚马日将昏。
——《五律龙门》诗联

旧府荒城内,
颓垣只四门。
先朝曾驻跸,(颔联上)
当日是雄藩。(颔联下)
綵帛连楼满,(颈联上)
笙歌接巷繁。(颈联下)
一逢三月火,
惟吊国殇魂。
——《五律自大同至西口四首之一》诗联

落日林胡夜,
南风盛乐春。
地当天北极,(颔联上)
山是国西邻。(颔联下)
冠带中原隔,(颈联上)
金缯异域亲。(颈联下)
武灵遗策在,
犹可制秦人。
——《五律自大同至西口四首之二》诗联

骏骨来蕃种,
名茶出富阳。
年年天马至,(颔联上)
岁岁酪奴忙。(颔联下)
蹴地秋云白,(颈联上)
临垆早酎香。(颈联下)
和戎真利国,
烽火罢边防。
——《五律自大同至西口四首之三》诗联

旧说丰州好,
于今号板升。
印盐和菜滑,(颔联上)
挏乳入茶凝。(颔联下)
塞北思唇齿,(颈联上)
河东问股肱。(颈联下)
犹余京雒叟,
终日戍楼凭。
——《五律自大同至西口四首之四》诗联

秋色上陵坰,
新松夹殿青。
草深留虎迹,(颔联上)
山合绕龙形。(颔联下)
放犊朝登垅,(颈联上)
司香月扫庭。(颈联下)
不辞行潦荐,
仿佛近惟馨。
——《五律孟秋朔旦有事于欑宫》诗联

一雁孤飞日,
关河万里秋。
云横秦塞白,(颔联上)
水入代都流。(颔联下)
烽火传西极,(颈联上)
琴樽聚北州。(颈联下)
登高欣有赋,
今见屈千牛。
——《五律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二首之一》诗联

赵国佳公子,
翩翩又一时。
满壶桑落酒,(颔联上)
临别重相思。(颔联下)
路绝花骢汗,(颈联上)
情深越鸟枝。(颈联下)
贤兄烦锁钥,
边塞寄安危。
——《五律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二首之二》诗联

灅南宫阙尽,
一塔挂青天。
法象三千界,(颔联上)
华戎五百年。(颔联下)
空旛摇夜月,(颈联上)
孤磬落秋烟。(颈联下)
顿觉诸缘灭,
临风独洒然。
——《五律应州二首之一》诗联

尚忆沙陀事,
明宗此郡生。
艰难当乱世,(颔联上)
太息轸遗氓。(颔联下)
凤彩留荒井,(颈联上)
龙文照古城。(颈联下)
焚香祝天愿,
果得见升平。
——《五律应州二首之二》诗联

子高徒抗手,
君独泪沾衣。
送我山东去,(颔联上)
春空一雁飞。(颔联下)
沂山朝霭合,(颈联上)
淮水夜灯微。(颈联下)
去去怀知己,
愁来不可挥。
——《五律淮上别王生畧》诗联
  时已下彊圉协洽。

海上乘槎客,
年年八月来。
每逢佳节至,(颔联上)
长得草堂开。(颔联下)
老桂香犹吐,(颈联上)
孤鸿影自回。(颈联下)
未论千里事,
一见且衔杯。
——《五律德州过程工部》诗联

邹阳方入狱,
未上大夫书。
一遇韩安国,(颔联上)
同悲待溺余。(颔联下)
春风吹卉木,(颈联上)
大海放禽鱼。(颈联下)
莫作临岐叹,
行藏总自如。
——《五律赠同系阎君明铎先出》诗联

余生犹拜谒,
吾友复同来。
筋力愁初减,(颔联上)
天颜伫一回。(颔联下)
岩云随驭下,(颈联上)
寢仗夹车开。(颈联下)
未得长陪从,
辞行涕泗哀。
——《五律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欑宫,同李处士因笃》诗联

念尔西归日,
嗟余望路岐。
殊方频邂逅,(颔联上)
千里各差池。(颔联下)
木落燕台早,(颈联上)
霜封华掌迟。(颈联下)
秦郊须置驿,
莫后郑当时。
——《五律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赋寄》诗联

忆昔过从日,
偏承藻鉴殊。
堂中延太守,(颔联上)
门外揖王符。(颔联下)
木叶空郊晚,(颈联上)
鱼鳞大泽枯。(颈联下)
邈如人世隔,
无复问黄垆。
——《五律挽殷公子岳二首之一》诗联

八俊名空大,
千秋事已违。
岭云缘旐下,(颔联上)
溪鸟夹棺飞。(颔联下)
薏苡当含贝,(颈联上)
桄榔待复衣。(颈联下)
寂寥漳水上,
犹望楚天归。
——《五律挽殷公子岳二首之二》诗联

冬来寒更剧,
淮堰比何如?
遥忆张平子,(颔联上)
孤灯正勘书。(颔联下)
江山双鬓老,(颈联上)
文字六朝余。(颈联下)
愁绝无同调,
蓬飘久索居。
——《五律寄张文学弨,时淮上有筑堤之役》诗联
  时已下重光大渊献。

邑枕汾川首,
城分并塞支。
马牛遗牧地,(颔联上)
材木剩山陲。(颔联下)
冱泽鱼空后,(颈联上)
腥风虎下时。(颈联下)
楼烦虽善射,
不救汉王危。
——《五律静乐》诗联

空山三尺雪,
匹马向荒榛。
窈洞看冰柱,(颔联上)
危峰迟日轮。(颔联下)
水边寒啄鹤,(颈联上)
松下晚樵人。(颈联下)
恐有孤儿在,
寻幽一问津。
——《五律盂县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诗联

廿载江南意,
愁来更渺茫。
友朋嗟日损,(颔联上)
鸡犬觉年荒。(颔联下)
水历书池净,(颈联上)
山连学舍长。(颈联下)
但闻杨伯起,
弦诵夜琅琅。
——《五律寄杨高士瑀》诗联

弱冠始同游,
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颔联上)
出入三江汭。(颔联下)
悲深宗社墟,(颈联上)
勇画澄清计。(颈联下)
不获骋良图,
斯人竟云逝。
——《五律哭归高士四首之一》诗联

峻节冠吾侪,
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歌,(颔联上)
不作穷途哭。(颔联下)
生耽一壶酒,(颈联上)
没无半间屋。(颈联下)
惟有孤竹心,
庶比黔娄躅。
——《五律哭归高士四首之二》诗联

太仆经铿铿,
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颔联上)
清风播林野。(颔联下)
及君复多材,(颈联上)
儒流嗣弓治。(颈联下)
已矣文献亡,
萧条玉山下。
——《五律哭归高士四首之三》诗联

郦生虽酒狂,
亦能下齐车。
发愤吐忠义,(颔联上)
下笔驱风云。(颔联下)
平生慕鲁连,(颈联上)
一矢解世纷。(颈联下)
碧鸡竟丧鸣,
悲哉君不闻!
——《五律哭归高士四首之四》诗联

载耒来东国,
年年一往还。
禾垂墟照晚,(颔联上)
果落野禽闲。(颔联下)
食力终全节,(颈联上)
依人尚厚颜。(颈联下)
黄巾城下路,
独有郑公山。
——《五律刈禾长白山下》诗联

重逢闰五日,
澶漫客山东。
郡国戈鋋里,(颔联上)
园陵灌莽中。(颔联下)
草穿新垒绿,(颈联上)
花隔旧京红。(颈联下)
更忆王符老,
飘沦恨不同。
——《五律闰五月十日二首之一》诗联

春秋书鲁月,
犹是谓文王。
旧国还丰镐,(颔联上)
遗民自夏商。(颔联下)
神游弓剑还,(颈联上)
天与卦爻长。(颈联下)
此日追休烈,
於戏不可忘!
——《五律闰五月十日二首之二》诗联

萧瑟昌平路,
行来十九年。
清霜封殿瓦,(颔联上)
野火逼山阡。(颔联下)
镐邑风流尽,(颈联上)
邙陵岁月迁。(颈联下)
空堂论往事,
犹有旧中涓。
——《五律赠献陵司香贯太监宗》诗联

淡霓生岩际,
奔泉下石间。
龙蛇方起陆,(颔联上)
雀鼠尚争山。(颔联下)
雨静前村市,(颈联上)
秋凋故国颜。(颈联下)
介君祠庙在,
风义夐难攀。
——《五律介休》诗联

苦雨淹秋节,
屯云拥霍州。
虫依危石响,(颔联上)
水出断崖流。(颔联下)
驿路愁难进,(颈联上)
山亭怅独留。(颈联下)
遥知关令待,
计日盼青牛。
——《五律霍北道中怀关西诸君》诗联

忆昔论交日,
星霜一纪更。
及门初拜母,(颔联上)
让齿忝为兄。(颔联下)
树引流泉细,(颈联上)
山依出月明。(颈联下)
相看仍慰藉,
均不负平生。
——《五律过李子德四首之一》诗联

积雨秋方涨,
相迎到华阴。
水惊龙斗驶,(颔联上)
泥怯马蹄深。(颔联下)
尚阻东轩伫,(颈联上)
多烦濑口寻。(颈联下)
白云清渭色,
聊足比君心。
——《五律过李子德四首之二》诗联

拜跪烦儿女,
追陪有弟昆。
云开王翦庙,(颔联上)
风起魏公原。(颔联下)
侠气凌三辅,(颈联上)
哀思叫九阍。(颈联下)
向来多感激,
不觉倒清尊。
——《五律过李子德四首之三》诗联

拟卜南山宅,
先寻北道邻。
关河愁欲遍,(颔联上)
缟紵竟谁亲?(颔联下)
异国逢矜式,(颈联上)
同人待隐沦。(颈联下)
便思来岳顶,
挥手谢风尘。
——《五律过李子德四首之四》诗联

皁帽冬常著,
青山老自看。
鸟怜池树静,(颔联上)
云近岳天寒。(颔联下)
淡食随人给,(颈联上)
藜床任地安。(颈联下)
闲来过道院,
不为访金丹。
——《五律皁帽》诗联

采芝来谷底,
汲水到池 。
不碍风尘际,(颔联上)
常观气化交。(颔联下)
晨光明虎迹,(颈联上)
夕雾隐鸢巢。(颈联下)
昔日幽人住,
攀厓此结茅。
——《五律采芝》诗联

关塞逾千里,
交游更几人?
金兰情不二,(颔联上)
猿鹤意相亲。(颔联下)
邺下黄尘晚,(颈联上)
商颜绿草春。(颈联下)
与君成少别,
知复念苏纯。
——《五律寄同时二三处士被荐者》诗联

文史生涯拙,
关河岁月劳。
幽情便水竹,(颔联上)
逸韵老蓬蒿。(颔联下)
独雁飞常迅,(颈联上)
寒鸡宿愈高。(颈联下)
一闚西华顶,
天下小秋毫。
——《五律关中杂诗五首之一》诗联

皇汉山樊久,
兴唐洞壑余。
空嗟衣剑灭,(颔联上)
但识水烟疏。(颔联下)
寥落三都赋,(颈联上)
栖迟万卷书。(颈联下)
西京多健作,
傥有似相如?
——《五律关中杂诗五首之二》诗联

谷口耕畬少,
金门待诏多。
时情尊笔札,(颔联上)
吾道失弦歌。(颔联下)
夜月辞鸡树,(颈联上)
秋风下雀罗。(颈联下)
尚留园绮迹,
终古重山阿。
——《五律关中杂诗五首之三》诗联

徂谢良朋尽,
雕伤节士空。
延陵虚宝剑,(颔联上)
中散绝丝桐。(颔联下)
名誉荪兰并,(颈联上)
文章日月同。(颈联下)
今宵开敝箧,
犹是旧华风。
——《五律关中杂诗五首之四》诗联

缅忆梁鸿隐,
孤高阅岁华。
门西吴会郭,(颔联上)
桥下伯通家。(颔联下)
异地情相似,(颈联上)
前期道每赊。(颈联下)
请从关尹住,
不必向流沙。
——《五律关中杂诗五首之五》诗联

旧是唐朝士,
身更五代余。
每怀淳古意。(颔联上)
聊卜华山居。(颔联下)
月落岩阿寂,(颈联上)
云来洞口虚。(颈联下)
果哉非荷蒉,
独识太平初。
——《五律云台观寻希夷先生遗迹》诗联

象器先王作,
灵台太室东。
阴阳求日至,(颔联上)
风雨会天中。(颔联下)
考极三辰正,(颈联上)
封畿万国同。(颈联下)
吾衰今已甚,
犹一梦周公。
——《五律测景台》诗联
  时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30里故告成县。

拱木环遗寝,
空山走部民。
循良思旧德,(颔联上)
执节表淳臣。(颔联下)
几杖中兴礼,(颈联上)
丹青御座亲。(颈联下)
至今传俎豆,
长接大騩春。
——《五律卓太傅祠》诗联
  时在河南省在密县东35里大騩镇。

一载燕台别,
频承注问书。
天空乌鸟去,(颔联上)
秋到雁行初。(颔联下)
共识斑衣重,(颈联上)
偏怜皁帽疏。(颈联下)
轻身骑款段,
一径访樵渔。
——《五律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诗联

子夏看书室,
临河四望开。
山从雷首去,(颔联上)
浪拂禹门回。(颔联下)
大道疑将废,(颈联上)
遗经重可哀。(颈联下)
非君真好古,
谁为扫莓苔?
——《五律送康文学乃心是郃阳》诗联
  时已下上章涒滩。

二纪心如昨,
诗来觉道同。
微禽难入海,(颔联上)
寒木久生风。(颔联下)
谷口青门外,(颈联上)
沙头白蚬东。(颈联下)
不知耆旧里,
何处有庞公?
——《五律酬族子湄》诗联

岁时常祭祀,
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颔联上)
谁非故国恩。(颔联下)
枯畦残宿雪,(颈联上)
冻树出初暾。(颈联下)
奠醊求何所,
邻家借小园。
——《五律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泘家,祭毕而饮有作三首之一》诗联

游离踰二纪,
怆怳历三都。
堕甑煤还拾,(颔联上)
承槽酒旋沽。(颔联下)
荒庭依老桧,(颈联上)
空谷遗生萏。(颈联下)
白发偕宗叟,
相看道不孤。
——《五律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泘家,祭毕而饮有作三首之二》诗联

王孙犹自给,
一顷豆萁田。
今日还相饭,(颔联上)
千秋共尔怜。(颔联下)
青门余地窄,(颈联上)
白社旧交偏。(颈联下)
传与儿曹记,
无忘汉腊年。
——《五律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泘家,祭毕而饮有作三首之三》诗联

四杮先人种,
旁临一亩池。
霜凋萱草色,(颔联上)
日映贞女枝。(颔联下)
旧业从飘荡,(颈联上)
非材得慭遗。(颈联下)
清阴常不散,
勿使众禽窥。
——《五律寄题贞孝墓后四杮》诗联
  重光作噩。

来时冬雁飞,
去日春风度。
浮云恋故山,(颔联上)
翔鸟怀高树。(颔联下)
一别遂西东,(颈联上)
各言难久驻。(颈联下)
去去慎所之,
长安有歧路。
——《五律赠毛锦衔》诗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