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拳与健康人生》
系列讲座节选
开头语 喜武之人,锻练不当,年老时的常见病有二:
内科多为心、脑血管病卒中,外科多见运动系统病:肌肉、韧带、骨关节、脊柱(颈、胸、腰椎)的病变。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引起腰腿痛)。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2)
一、腰椎的解剖 腰椎骨有5个,椎骨连接起来,椎孔形成椎管,脊髓由椎管通过。
5个腰椎骨之间,由椎间盘连接,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
纤维环分为外、中、内三层,各层由粘合样物质连接牢固;髓核位于纤维环中间,在椎间盘的偏后侧。
髓核是黏胶样物质,正常髓核含有大量水分达到80%;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髓核最终可被纤维软骨代替。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3)
二、腰椎间盘的作用 椎间盘的作用有:连接性、弹性、伸缩性,减缓震荡力、分散压力。如:
人体平卧位2~2.3Kg/cm2;直立位2~2.3Kg/cm2加腰部髓核以上躯干重量的总和;负重时可达100Kg/cm2。
髓核有渗透能力,水分经软骨板筛孔、椎体的微孔进出。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4)
三、年龄带来的变化 椎间盘本来有血液供应:胎儿时期椎间盘的周围和邻近椎体的血管,通过软骨板无数的小孔到达椎间盘;这些血管在人出生后,立即发生退化;到20~30岁时就完全闭塞,残留下一些管道,在椎骨表面形成筛孔。
椎体上的小孔与软骨板上的小孔是相对应的,椎间盘正是通过椎体,得到营养和排除废物。
同时,人20岁以后,限制脊柱过度移位的韧带发生变化。韧带在青壮年为腱性,随年龄增长可出现纤维软骨并有部分脂肪渗入,40岁以上可变性出现囊袋,增厚甚至纤维化,使神经根受压。
如有任何一种力,使椎体发生各种移位,都可使两种小孔的对应关系破坏。因此尽管椎间盘弹性缓冲作用存在,也不能使微孔里边的营养,吸附到筛孔里边去。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5)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失去椎体的营养后,开始消耗椎间盘自己的营养。当软骨板、纤维环、髓核内的蛋白质、水份等消耗尽后,椎间盘就出现了变性,成为破碎的纤维组织和软骨板及干枯的髓核,在椎间隙间,呈游离状态。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使椎体发生各种移位,我们读片,可看到腰椎的曲度变直。
四、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的肌肉是腰椎活动的动力,腰背部有强大的筋膜,作为肌肉的起点和保护。韧带、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如:粘连、疤痕、挛缩、堵塞,可引起腰椎的位移。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引起腰椎的改变,使腰椎间盘的营养发生障碍;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综合症。
究其病因有两方面:
内因是退行性改变,与人的年龄增长有关;
外因有姿势不良、超负荷损害,如:练拳失“中”、寒冷使血液循环不良等。慢性软组织的损伤是祸首,力平衡失调是直接病因。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5)
椎间盘突出症
五、练孙氏拳促进人体健康 首先,我们人体的腰椎间盘:是活着的组织,它有自身的新陈代谢。椎体结构以松质骨为主,其间有无数的小孔,它是接受腰动静脉供给与吸收的代谢通道。
椎间盘除了连接椎体外,还有使椎体在运动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人体站立、坐位活动时,产生了压应力和涨应力,这就使筛孔内的张力和涨应力大于微孔,纤维环和髓核内的水分和废物就通过筛孔、微孔,排入到骨松质里。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5)
先太师禄堂公拳照
人躺着时,椎间盘的压力基本消失,甚至得到了一些负压,从而将其对应的微孔里的营养吸收到软骨板,然后通过渗透的作用,来营养纤维环和髓核,达到新陈代谢的结果。
练孙氏拳,要求我们“中和”于道,日日习练,不偏激、不“透支”。赳赳武夫、口出秽语龌龊者,决不是孙氏拳习武人的形象。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5)
先太师禄堂公拳照
“孙拳是道,惟有德者居之”。修练孙氏武学,能改变我们自身的品质。
武医同源,如上所述,仅仅就人体运动系统方面的锻炼来说,我们通过练孙氏拳,使腰椎间盘活组织,保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动则阳生,从而促进了人体的健康。
用树林师兄的话说,练孙氏拳,要自己舒服、纯任自然;教拳学拳,也要因人而异。如此,何伤之有?病安从来?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 [转载]《孙氏拳与健康人生》系列讲座节选](http://image91.360doc.com/DownloadImg/2015/11/2310/61930656_5)
2013年7月笔者出门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