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刘沟村图书馆 2015-11-24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文/孙焕宇老师 河洲翔鱼  图/孙焕宇老师

 

 

     社旗县桥头镇明章村,有座存世二百余年的清代民居。它建造精美坚固,主体部分保存完好,至今仍由创建者后人居住。这座古民居被人们称作“楼院”,是乡村古建筑的经典之作。而今,像这样的建筑在乡村已很难找到。那么,它由谁建成,有何特色,其家族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我们桥头文化发掘研究小组的同志,兴致勃勃地走进该村,进行了探访。

    楼院坐落在村中心,远远看去,突兀高耸,古朴典雅,与周边的土瓦房平房一比,马上就能看出它是一座历史相对久远的古宅院。

    楼院现在的主人是创建者后人,名叫张长玉。他年近八旬,腰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马上搬座,让茶,与我们话起了家常。他说,他从1971年开始当生产队长,改革开放后改任村组长,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仍在管理村组事务。农忙时,他与老伴一起帮孩子们干活;农闲时,在沟边地头放羊。十里八里有庙会唱戏,他常会赶去凑热闹。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村西居住,老两口跟二儿子住在楼院里。一阵闲聊后,话题转到了楼院。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老人站起身,指着院子北边的楼房和南边的瓦屋说,原先的楼院是一宅三进,由南北三个四合院连接而成,分为后院、中院、前院。现存的楼院,只剩下这两排房子了。其他建筑有的早有的晚被陆续拆掉了。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现存的楼房,俗称“上房屋”,也叫“正房”、“堂屋”。它坐北朝南,高约九米,里外卧砖到顶,白灰勾缝。楼房的顶上原有花脊,飞禽走兽,高耸其上,文革时被红卫兵扒掉了,如今只剩下正脊底部。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顺着老人的指向,我们看到:山墙与前后坡的衔接处,依不同侧面,排列了五行砖头,下面的三行砖头经过了精心打磨。不同行的砖头或凹或凸,排列有序,第二行末端还雕有精美图案。这种用了五道砖石装饰的山墙,用行话说叫“五封山”。山墙前后坡夹角处用白灰膏绘有“山花儿”。前墙两端屋檐下饰有七层砖构成的 “梢子座”,“梢子座”如古色古香的宫灯,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花卉图案,素雅逼真,生动传神。再看那二楼的一门两窗,设计得古色古香,夺人眼目。中间的小门,下面为门板样式,上面为窗格样式,亦门亦窗,别具特色。小门之上饰有半圆形的砖雕拱券。小门上圆下方,与下边的正门相映成趣。两边的小窗,对称设有两个圆形小窗。小窗边框为圆形砖雕图案,中心为木质窗格。远远望去,如一双大眼睛,神秘深邃,引人遐思。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一楼的堂屋大门和旧式的普通门没什么两样。门板厚重结实,没采用花格门形式,可能是为了安全吧。门楣用长条石代替了横木。门框下为石质门墩,两门墩间设活门槛,门槛下是延入墙基的两层条石。条石错落铺设,既是地基,又是台阶。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左右两窗呈方形,是极少见的砖木双层窗。朝外的一面是由磨制的长薄砖有序排列而成的砖窗;朝里的一面是木质窗,形状跟外窗一样。两层窗紧紧相贴,使主房既严谨又透光。

    走进堂屋,满屋的新式摆设,使这座古楼充满了现代气息。我们四下看,发现室内没有楼板和楼梯,目光可直达二楼房顶。房顶的椽子整齐划一,椽子之上是密密排列的薄方砖,这就使得楼房的屋顶比一般的民居结实得多,难怪它历经数百年而完好如初。老人说,原来的楼板楼梯都是选用上等松木搭建的,1957年,明章村明华高级社木工组因急用木材把它拆掉了。1958年,各村各户大搬家时,张姓族人从整个楼院搬出来,主房曾当过幼儿园。老人又说,过去祖上住房有规制,堂屋给长门的老爷、老太太居住,次门及其他晚辈只能住在厢房。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老人又指着楼房西边的单间瓦屋说,原来东边也有这样的瓦屋,高度偏小,像主房的两只耳朵,称为“耳房”。这是老祖宗盖房时在外边学来的,后代祖上说我们这里不兴这个盖法,说中间高两头低是“鬼抬轿”,不吉利。于是,不知啥时候,把东边的耳房扒掉了,现在还能看到东耳房在楼房山墙上留下的痕迹。老人又说,西边耳房也不是原来的模样,几经修复,变低了,前墙也变成坯墙了。

    后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都是一明两暗,中间开门,东西对称。厢房砖木结构,檩、梁、椽,选用的都是上等松杉,房屋里子用方薄砖铺垫。可惜的是,西厢房在长玉老人不记事前扒掉了,东厢房十几年前才扒,被长玉老人的堂弟盖新房用了。院里铺的地砖保存完好,这是后院大小的见证。

    楼院的中院现已不复存在。老人手指它的方位,描述了它的外观。中院的主房称“腰房”,坐北朝南,和堂屋、过厅在南北一条轴线上。腰房不是重楼高阁,它的深度、高度比不上后面的楼房,也不及前面的过厅。但盖得风雅别致、小巧玲珑。遗憾的是,腰房及其东西厢房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了。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看罢后院、中院,我们一起来看过厅。过厅是楼院保存下来的第二座建筑。它面阔三间,青砖灰瓦,隆脊封山,那古色古香的花格门,使这座建筑显得既古朴又典雅。屋檐两端的梢子座分别雕饰着精美的“福”字“寿”字,山墙的封山末端装饰有精致的“卍”字符。这些字符表达了张家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走进过厅室内,向上看,房子里坡椽子平整,上铺方砖,显得既美观,又结实。而重梁木柱,木枋槅板,把室内装饰得格外气派。据说,过厅两侧原有工艺精美的木隔扇,不知什么时间拆除了。老人说,解放后,过厅分给了张长庚,张长庚去世后,因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此房无人居住,成了闲房。过厅东厢房解放后分给了张长林、张长坡兄弟,西厢房分给了张汉文。东西厢房生产队时先后被拆除,砖瓦、木料用以盖新房了。1955年—1957年,过厅曾当过明华高级社的办公室,社里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常在这里召开。

    据说,过厅正南建有花楼门,重脊高檐,上有垂花木雕,下有青石铺地,两扇大门上饰有精美图案。每逢过年,花楼门张灯结彩,三院大门敞开,从花楼门向北望去,能清楚地看到上房屋的祖先牌位和上香作揖的人群。可惜花楼门拆除得早,连长玉老人也没见过。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谈话间,族人张玉甫、张长顺两位老人闻讯走来,寒暄后,我们一起回后院坐下。当问到楼院是哪一代祖上建造的时,他们谁也说不准。问起张家祖先的迁徙情况,张玉甫、张长顺两位老人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

    原来,张家是在明朝末年从山西迁到河南的,来时是弟兄三人。三人中,老大去了舞阳县北舞渡镇,老三去了方城县博望镇的白庄村,老二来到了桥头镇北十二里处安身。来时是“占业”,政府给分一定的土地。因是明代迁来的,村上又只有自己一家张姓,故起村名为“明张”。如今的村名“明章”是后来改的。现在村上张姓占大半,有几百口人。

    张玉甫老人说,初来明章的前几代祖先埋在村东,小时候还见到那片坟前立有两块碑,不是墓碑,是记事碑,上面记述了张家的祖籍、变迁和先祖功德。可惜,这两块碑在1958年修许庄水库时建水闸用了。水库根本就没发挥作用,水闸早废弃了,石碑却不知去向。

    村东祖坟大致埋了五六代,后代人拔坟到村南和村北。村北祖坟中葬的是张廷桂,村南祖坟中葬的是张廷眷。他们是一对胞兄弟,现在村上的张姓人都是弟兄俩的后代。张廷眷有两个儿子,长子张伟,次子张伦。张伦是清朝中期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现在住楼院的人便是他的后代。据推测,楼院很有可能是张伦所建,若是如此,楼院距今应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两位老人还讲了有关楼院的一些逸闻轶事。

    传说,盖楼院时,张家童子淘气,用棍子担着两只牛笼头,笼头里各放砖瓦,吆喝道:“卖了,卖了!谁买,谁买?”其父认为不吉利:房没盖好,就吵着要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孩子害怕了,哭着喊道:“我不卖了,我不卖了!”其父这才罢休。

    建楼院大概经历了数年,传说盖腰厅时,砖瓦紧缺,祖上主事人对窑主说:“这一窑我非要不可,就是烧成红的我也要。”不巧的是,这一窑真的没烧成。全是红砖红瓦,张家自认倒霉,用红砖瓦盖了腰房。后来张家家道衰微,人们都说这是腰房惹的祸,因为腰房居楼院中心,这叫“火烧心”。

    张家祖上有个人不务农事,嗜好赌博。有一年,输了钱欠了帐觉得没面子,心生岐念,与债主约定在村西麦场交付欠钱。讨债人来到麦场,他正在用骡子耙场。看到债主来,就回家拿钱。不一会,背过来几串铜钱,往地上一撂,说:“点点吧。”来人数过钱,正想收起,张家祖上说:“慢!我欠你们钱,不欠你们钱串。”说时迟那时快,随即抽了那些钱串绳,把铜钱抛扔一地。紧接着,扬鞭对着骡子重重一抽。骡子受惊,飞疯般奔跑,把铜钱耙得四散。来人好生恼怒,但见张家人多势众,只得悻悻而去。

    闲聊间,我们问起张家近现代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时,张长玉老人拿出一份烈士证。一问,这名烈士是他的父亲张换文。这中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1947年,张换文在时任宛东县独立营副营长的焦文典手下当战士。是年冬,焦文典牺牲。1948年,张换文随所在的独立营参加了宛东战役。南阳解放后,张换文受命到家乡招募新兵,当时年仅14岁的长玉要随父参军,母亲不允。最后,长玉的堂兄长聚和村上的几个年青人随换文南下了。不幸的是,换文和长聚在解放广西的战役中牺牲了。消息传来,母子俩大哭一场。从此,母子相依为命,依靠父亲的一次性80元抚恤金和母亲每月的4元遗属补助费在村子务农生活。在以后的岁月,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母子俩也没向政府要过一分钱。听着老人的叙述,我们的鼻子酸酸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转载]一座古楼院,半部家族史

    天近傍晚,鸟雀入林,落日耀金,楼院里一片祥和、满目清辉。张长玉老人的家人回来了,儿子儿媳走来走去拾掇院子,孙儿孙女围着爷奶笑着闹着,整个楼院显得那么古朴温馨。生活于此的张长玉一家,既驻足于先祖的历史,又开辟着子孙的未来,比其他人多份恬淡,多份怡然,多份厚重。要回去了,看着幸福的一家人,我们请一家人坐在一起,以楼院为背景,咔嚓一声,按动快门,把他们定格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