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 耳眩晕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4
 3    耳眩晕


    耳眩晕是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上泛内耳所致,以发作性眩晕,伴患侧耳鸣、耳聋、耳内胀满感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相当于“梅尼埃病”。

    3.1   诊断依据

    3.1.1   发作性眩晕, 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或数日, 伴耳鸣、听力下降、头部或耳内有胀满感。

    3.1.2   听力检查:  发作期或反复发作者可伴轻度感音性聋。

    3.1.3   眼震检查:  发作期有自发性水平性眼震。

    3.1.4   甘油试验:  多阳性。

    3.1.5   常因疲劳、思虑过度、情绪波动等诱发。

    3.1.6   应与迷路炎、耳毒性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颈性眩晕、听神经瘤等相鉴别。   

    3.2   证候分类

    3.2.1   肾阴亏虚:  眩晕发作时耳鸣加重,听力减退明显,视物模糊不清,兼有精神委靡,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五心烦热。舌质红,舌苔薄而干,脉细数。

    3.2.2   脾气虚弱:  眩晕,耳鸣,面色苍白,唇甲不华,或食少便溏,少气懒言,神疲思睡。舌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3.2.3   肾阳亏虚:  眩晕时心下悸动,腰酸背冷,肢体不温,精神委靡,夜溲频长,面色   白。舌淡,舌苔白润,脉沉细弱。

    3.2.4   肝阳上亢:  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兼有急躁易怒,头痛头胀,目赤口苦,胸胁苦满,溲黄赤。舌质红,舌苔黄糙,脉弦数。

    3.2.5   痰浊中阻:  眩晕,头目昏重如蒙,胸脘痞闷不舒,恶心呕吐,痰涎多,纳呆。舌淡胖,舌苔白腻,脉濡滑。

    3.3   治疗方案

    3.3.1   辨证施治

    3.3.1.1   肾阴亏虚证: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方如杞菊地黄丸加减。

    3.3.1.2   脾气虚弱证:  补中益气,健脾利水,方如参苓白术散加减。

    3.3.1.3   肾阳亏虚证:  温肾壮阳,散寒利水,方如真武汤合泽泻汤加减。

    3.3.1.4   肝阳上亢证:  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方如天麻钩藤饮加减。

    3.3.1.5   痰浊中阻证:  燥湿化浊,祛痰熄风,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3.2   其他疗法

    3.3.2.1   中成药:  可辨证选用杞菊地黄丸、参苓白术丸、金匮肾气丸、龙胆泻肝丸、二陈丸等。

    3.3.2.2   针灸:  可选百会、神庭、神门、耳门、申脉、合谷、足三里、丰隆、风池等穴,每次3 ~4 穴,中等刺激。如属虚寒,多用艾灸法。亦可用药物作穴位注射。耳针选额、心、神门、胃、枕等穴,每次2~3穴,强刺激。

    3.4   注意事项

    3.4.1   发作期间,要卧床休息,注意防止起立时因突然发作而跌倒。

    3.4.2   饮食宜低盐清淡。发病时减少饮水量。

    3.4.3   平时避免劳累、激动,生活有规律,有利于减少发作。

    3.5   疗效评定

    3.5.1   治愈:  眩晕症状消失,听力及其他有关检查正常。

    3.5.2   好转:  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3.5.3   未愈:  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3.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8条,第10 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6条,第6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