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 妊娠恶阻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4
  23    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是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以妊娠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妊娠剧吐”。

    23.1   诊断依据

    23.1.1   孕后见呕吐,厌恶油腻或食入即吐,伴头晕乏力,精神委靡,一般发生于妊娠3个月内。

    23.1.2   若见轻度呕吐、恶心、吐涎、择食嗜酸者,称“早孕反应”。

    23.1.3   应与肝炎、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等其他疾病所致的消化道症状相鉴别。

    23.1.4   严重恶阻者,须结合妇科检查及B超排除葡萄胎,并必须作尿醋酮检查。

    23.2   证候分类

    23.2.1   肝胃不和:  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胁胀,心烦口苦,嗳气叹息,头胀而晕。舌质红,舌苔微黄,脉弦滑。

    23.2.2   脾胃虚弱:  妊娠初期,口淡,呕吐不食或吐清涎,头晕纳呆,肢软乏力,神疲体倦。舌淡,舌苔白润,脉缓滑。

    23.2.3   痰湿阻滞: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口淡而腻,不思饮食,胸腹满闷。舌淡,舌苔白腻,脉滑。

    23.2.4   气阴两虚:  妊娠剧吐不止,甚至吐黄苦水或兼血丝,嗜睡消瘦,双目无神,眼眶下陷,低热口干, 尿少便艰, 甚则发热, 唇舌干燥。舌质红,少津, 舌苔薄黄而干或光剥, 脉细滑数无力。尿酮体阳性。

    23.3   治疗方案

    23.3.1   辨证施治

    23.3.1.1   肝胃不和证:  泄肝和胃,止呕安胎,方如苏叶黄连汤加减。

    23.3.1.2   脾胃虚弱证:  健脾和胃,止呕安胎,方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3.3.1.3   痰湿阻滞证:  健脾化痰,止呕安胎,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23.3.1.4   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止呕安胎,方如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

    23.3.2   其他疗法

    23.3.2.1   中成药:  根据病情可选用左金丸、戊己丸、香砂六君子丸、生脉饮、二陈丸等。

    23.3.2.2   蒸气法:  用鲜芫荽(香菜)50g,加苏叶、藿香各3g,陈皮6g,放入水壶中煮沸,让气从壶口出,令患者吸气。

    23.3.2.3   针灸:  选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为主穴,背部胃俞、膈俞为配穴,将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

    23.3.2.4   拔罐:  用负压吸引器吸住患者中脘穴后再进食或服药,食后15~30分钟解除负压。

    23.4   注意事项

    23.4.1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

    23.4.2   恶阻者食之易吐,故服药须少量多次,慢慢温服。

    23.4.3   素有胃病者往往恶阻较重,须注意保养胃气,饮食宜软,且清淡而易消化。

    23.4.4   本病尿醋酮阳性者, 已出现酸中毒,应住院治疗,必要时配合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3.5   疗效评定

    23.5.1   治愈:  呕吐停止,诸症消除,停药后无反复,尿酮体检查连续3次阴性。

    23.5.2   好转:  呕吐等症减轻,或呕吐诸症消除,但停药后又见复发。

    23.5.3   未愈:  呕吐诸症均无改善。

    23.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5 条,第6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3条,第20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