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三教影响下的唐代诗人之杜甫

 昵称535749 2015-11-25
2015-11-24 12:02 | 豆瓣:

儒释道三教影响下的唐代诗人之杜甫

亚明画作《石壕吏》

杜甫,以儒治世

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意思,在说杜甫之前,我们先来看,何为“圣”。造字之初,甲骨文的“圣”酷似今日繁体字“聖”,由一人、一耳、一口组成。与仙不同,“圣”是切实活在人间的,且可耳听民情、口述道理、才德兼备的人。

万世师表孔圣人,赞誉尧舜,倡导礼治,开办私学,树德育人。此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呈现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很是推崇杜甫,对他有两个极为中肯的评价。

其一,他将杜甫定义为“严正的读书人”,从治学与品格上勾勒出杜甫的人物画像。一个耿介、勤勉的书生,治学严谨,其做的律诗对仗之工整,音律之和谐,为后世学习之典范。

其二,他对其赞誉有加,他说“对唐代三百年最有贡献的,恐怕要属杜工部了”。这里要特别注意,钱老说的是整个唐代而非唐诗或唐代文学。

杜甫比李白小11岁,他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幼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早年应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754年)凭借奏赋三篇惊动朝野;不幸在次年爆发安史之乱,在战乱中看尽人间疾苦,以诗篇记录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所以后人又尊称他为“诗史”。

论其社会性,远比艺术性深远。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据考证,这首诗作于天宝七载(748年),杜甫穷困潦倒时。当时韦济任尚书省左丞,颇为赏识杜甫。诗句中不乏明珠蒙尘的顾影自怜,开篇就用纨绔子弟与儒冠书生做比对,引出自己的才德与志向。“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这里提到了四个人:杨雄、子建、李邕、王翰。猛一听都不熟悉,在此不妨略说一下。杜甫认为自己作赋可敌扬雄。扬雄是谁?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中的子云,就是扬雄。杜甫又说自己的诗篇与子建相近。子建呢,就是曹植,其七步成诗的故事妇孺皆知。写到这里,敢与扬雄、曹植比肩,是不是自吹自擂呢?不是,杜甫又说了,有很多当代的文人雅士、官宦鸿儒欣赏我,想与我结识。这里举了李邕和王翰两人。李邕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曾任北海太守,比杜甫年长34岁,连他都想认识杜甫,可见杜甫是颇有才名的。王翰亦是有才气的诗人,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其作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由此可见,杜甫只是如实讲述,并未夸大其词。

就是这样一个年少勤勉,信心满满的书生,一心想要辅佐主上成为贤帝,使民风敦厚淳朴。但是满腹经纶却未能为之换来坦途,境遇是“残杯与冷炙”,高洁的理想终究落空。下面是自怨自艾,还是自暴自弃?都没有。杜甫此处笔锋一转,转入赠别语境。“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愧疚的是韦济对自己的赏识与厚爱,深知其真情实意。可惜壮志未酬,知遇之恩无所报答,蹉跎了这么多年,不如离开。但这离开又不是隐逸田园,而是“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像白鸥那样飘飘远逝在万里波涛之间,谁又能再束缚我呢?这里类比杜甫晚年所作“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便觉前者依旧意气高昂,而后者方显飘零无望。

不少学者认为此诗为“求人援引”,渴望韦济提拔他。但全诗豪无媚骨,只让人唏嘘其境遇,可惜其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明代《诗归》的作者之一钟惺评其:李杜同负才名,同居乱世,李调羹赐锦不以为荣,杜冷炙残杯不以为辱,高人慢世,胸中各有所主。

杜甫的“所主”,是忠君事主,是民生社稷。

《新唐书·杜甫传》中提到这样两件事。

其一:“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适逢安禄山叛乱,天子进入蜀地。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一路逃难,破衣烂衫穷困潦倒的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临时驻地,中途却被寇贼捉住。后来杜甫逃了出来,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

且不说这一路的血雨腥风,单说这胆识就令人敬畏。有人说杜甫热衷功名,可在帝王落难之时,江山岌岌可危之时,能坚定追随的,又岂是贪图享受之徒?再说杜甫一生坎坷,布帛粟菽,在其所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居所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但其所想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之广阔,仅以“热衷功名”评之,实在是有失公允。

继续回到《新唐书·杜甫传》。

其二: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房琯是历史上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一方面,他如司马光所说“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另一方面他又如宋祁所言“急于谋略攻取”、“知人不明”。房琯曾向唐肃宗主动请缨率军收复两京,可惜委任书生做幕僚,惨败陈涛斜。这事并没有动摇他的地位,请罪后皇帝还是原谅了他。后因法司弹劾其门客董廷兰,房琯受牵连,被罢免了宰相。这时,杜甫的耿直体现了出来。他上书直谏皇帝,罪行轻微,不应罢免房琯,触怒天威,幸亏有张镐替他求情。偏偏杜甫执拗,又为房琯申辩。这辩词今天看起来条理分明,有理有据。先称赞房琯出身名门,年轻时就立志要做学术精纯的儒者,有大臣体,又赞誉皇帝慧眼识珠。进而说房琯能设身处地为皇帝担忧,只是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言下之意是房琯过于刚正,性情不那么讨喜,容易轻慢了别人,被人怀恨在心。那这次董廷兰的事情是怎样的呢?房琯这人平时喜欢听董廷兰奏琴,董廷兰贫困年老,以房琯为依靠,房琯爱惜人情,直到被这次事件所拖累。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我多次,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这段话说得合情合理,又高度赞扬了皇帝的识人之才与容人之德,可惜圣意难拂。后来在史书中,我们读到房琯被贬的前因——代理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曾进言说,房琯在成都辅佐太上皇时,让诸王掌兵权,居重藩,却把陛下安置在边鄙之地,他还安排自己的党羽,掌握军队,这是对皇上的不忠。有了这样的前因,那后面因一点小事就罢相,就说得通了。杜甫的求情,没能改变房琯的命运。《旧唐书·杜甫传》中,直接说道“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历史长河中这诸多书生,偏偏有气节有傲骨,又有以死明志以死谏言的勇气。

少年时不喜杜甫,只觉他老成又无趣。回想起来,他也曾写过“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清丽的绝句;也曾用过“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般铺张华丽的辞藻。可最终他回归的是人间疾苦,他诗中更多的是“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是“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最朴实的言语,往往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道出最底层黎民的生之艰辛,这需要的不仅是洞察力,更是慈悲心。

注:关于甲骨文的“聖”字,不少解释说是形声字,从耳,呈声,表示耳聪之人为圣。但这里要说的是,声旁也往往与字意相关。此处关于“聖”的一人、一耳、一口的解法,源于左民安老师所著《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提到的“耳聪口辩精明能干的人即为圣人”。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