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音乐课堂的多元化

 长青姜丹 2015-11-2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小学中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的同时,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作为一线教师,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经历了“音乐课=唱歌课”、“音乐课=唱歌+技能训练课”,以及“音乐课=唱歌+听歌(欣赏)课”等几种教学模式,渐渐地体会出音乐课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为了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的主体,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就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信息化课堂
  如今,科技高速发展,在许多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已电脑联网,再加上生活中的影视、广播等许多领域都扩大了人们音乐信息量的接受,增加了我们感受多种音乐风格的机会。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具体的年龄阶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设备扩大上课的信息量,充实课堂的容量。
  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广告《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它是以《茉莉花》为背景音乐的),学生在熟悉的画面与旋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对我们北方人来说,茉莉花较生疏,多媒体又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在学生初听全曲时,我用多媒体出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感受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如同茉莉花一样,有着淡雅的清香。在学会唱此歌曲后,我再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茉莉花》与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并欣赏了解在张艺谋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巧妙地运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还用多媒体展示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女孩演唱《茉莉花》的图片,我国着名歌唱家宋祖英前不久在悉尼演唱会上演唱这首歌的图片,歌剧《图兰多》的图片,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信息化的音乐课堂,使世界近在咫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注意力。
  二、表演化课堂
  由于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表演的特点,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例如,歌曲《小毛驴》描述的是主人翁骑着小毛驴,因太高兴,而不小心从毛驴上摔下来沾了一身泥的过程。教学时,我边演唱歌曲,边形象、生动、有趣的在学生面前表演出来,并且分析了歌曲是通过什么样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主人翁的高兴、骄傲的心情和从毛驴上摔下来的狼狈情形的。并让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来演唱歌曲。学生们开心积极地唱着、表演着,大大提高了对乐曲的兴趣。这种即兴表演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表演化的音乐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