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寿千年,人生几何?

 与人为善即善为 2015-11-25

玉寿千年, 人生几何?

人之一生,不过百年。

死则与草木同腐,淹忽随化,一切不留。

惟古物可以传世。

玉在,人如在,虽千百世,犹可风仪如生。

诚可赞叹。
好之者竟无移易,
咏之者不可胜数,
自古泊今,
飨礼义之尊。
玉蕴君子之德,
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自周以降,玉事速盛。

君子好玉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处:
《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被褐怀玉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
《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珠玉在侧
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戛玉锵金
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或人气节凛然
出处:
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渊清玉洁

如渊之清, 如玉之洁。 喻人品高尚。
出处:
《三国志?陈矫传》: “渊清玉洁, 有礼有法, 吾敬华子鱼 。”
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朱盘玉敦
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出处:
《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玉洁松贞
像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喻品德高尚。
出处:
唐·皇甫枚《飞烟传》:'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耳。勿谓妾无玉洁松贞之志,放荡如斯。'
冰壶:冰心玉壶;玉衡: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喻高尚品质,优雅气质。
出处:
唐·杜甫《寄裴施州》:'金钟大镛往东序,冰壶玉衡县清秋。'
君子
比德于玉
回复数字1—15,阅读更多玉器鉴赏内容。
【1】半壁为媒
【2】西周玉戈——礼器重宝
【3】[熊龙]— 远古图腾的召唤
【4】[云水禅心]—易水堂新春寄语
【5】抱残守缺
【6】[战国红] 鉴赏
【7】和氏璧传奇之身世浮沉
【8】商代玉器综论(一)
【9】商代玉器综论(二)
【10】玉印鉴赏
【11】汝本洁身来 还汝洁身去
【12】千年萌宠给您拜年
【13】玉柄形器鉴赏
【14】《诗经》 | 中的玉文化(一)
【15】《诗经》 | 中的玉文化(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