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跑步六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胡萝卜upup 2015-11-25

灼见专栏作者 马相茹


关于我跑步的距离,时长,以及贯穿四季风雨无阻的劲头,我身边人通常表示不可理解或钦佩不已。比如即便当天班表排到深夜,我也要抢在晚饭时段出公司,绕着公司前的工地跑圈。工地是白天施工,周围矗立着多家化工公司,和不知什么用途的厂房,傍晚时空气中颗粒物已累积到相当浓度。每次臭汗淋漓回办公地,同事们一阵关切后就纷纷劝说不如不跑。

夜跑后每每神经持续兴奋,入睡困难,妈妈也常年劝我少跑。面对多方劝阻,我一直不做理会,夜跑照常,里程数还在持续增加。

跑步六年,长跑三年以来,我多少知道全年坚持不间断的长跑,并不是人人坚持得来的事情。即便今时,我每天仍需在跑前做足心理准备,通常这番心理体验是这样的,有时下班路上异常困倦,这一天精疲力尽,累心,或者突觉生活无望,硬生生没有跑步的精气神,概括为动力不足,甚或跑步歌单一个月以上没有更新之类的技术性因素,看似都在跑步之上施加了阻力。

少时因为身体疲劳,偶尔的肌肉训练不得法引致的大腿肌肉酸痛和肩颈不适,通常这样的条件下,从决心跑步,到换衣穿鞋下楼开跑通常要经历百转千回的心理斗争,然而不论前述过程怎样纠结,真正在跑步的实践中,所有精力必然要聚焦于如何一圈圈坚持下去,比如放松心情,控制呼吸强度,控制步频,尽量均匀地分配体力,风雨和大腿酸疼,白日的不快都在上述调整之外,成为分散注意力的小小因素,而我更会在跑步的攻坚阶段,有意暗示自己,自己并不疲劳,通过微调就能支撑到长跑结束,既往的长跑经验给予我跑到底的信心。在最艰难阶段,种种微小刺激都能为我加力,比如恰好跑到顺风方向,遇到打过多次照面的跑者,一个路人的注视,路灯下茕茕孑立女人的婀娜曲线,都可成为分散注意力,减少疲劳感的因素。

事前看起来难以完成的跑步如是被切割成一程程,每一波身体的不适和疲劳都得以被微小因素瓦解,在跑步的隐忍和不适中间断出现的小段休憩,就如同将貌似铁板一块的难题切割开来,这些留白和空隙足以成为我的体力和精力给养,支撑我跑足里程数。

事实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这个过程,掌握完成一项事务的基本程序后,我们开始在重复性实践中偷懒,本质上这是人类本能之一。一方面通过剪接合并实操中的重复程序,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另一方面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又或者只要在当时可承受后果的底线之上都可视为成功。

在困境中,偶尔的不困难就是当时情境中最弥足珍贵的休憩,也是支撑我们挺过困境的动力。我们常常回过头来说,那时候真困难,真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其实多数时候,我们选择性地剪切了对抗困难中的攻坚工作,那些偷懒和小小的苦中作乐,在当时带给我们兴奋和希望的程度,或许不逊于我们最终挺过困境,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喜悦感。

2014年冬末到夏末,在我印象里是个巨大的黑块,我记得那时间段里,我日夜难寐,心疼体现为一种具体可感的生理性病痛,并且常常偷袭。那些盛夏的夜晚,我守着一支死寂的手机,下班回家的路上,觉得四周的高楼快要坍塌,整栋砸在我身上,我将被埋在废墟里,又如同正沉浮在黑夜的海水里,快要溺毙。

想起那段时间,我常常笼统地概括为,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然而有几次我翻看那段时间里自己的微博记录,却发现在整块的痛苦里,有那么小块的罅隙我有短暂的欢愉,晚间的芝士蛋糕,和远在印尼的大学闺蜜通电话,陌生人对我的真诚赞赏,去其他城市旅行,人的痛苦怎么能是铁板一块?或者浓稠得化不开呢?这些痛苦其实是蜂窝煤,艰难的任务也是,一刀剖下去,就能看到凹凸起伏的断面。

可也是在同一段时光里,我感叹过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痛苦过后,并不必然有慰藉和光明,念念不忘,这辈子也不见得有回想,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获得幸福的必然决心,我的幸福有标准,也有标尺可衡量,我心知这就是不幸福的症结。日本人发明了一个词,叫小确幸,讲的是生活里不期而遇的小美好,其奥义是不抱期待,要到这个修为,实在要付出修行。然而我们习惯了订立目标,为自己计划美好,用脑子指挥的行为,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心灵的感知,甚至有时感受也是排练过的,有既定的引导和激发机制。在经历痛苦,度过艰难中为自己制造

小美好,或者和美好不期而遇大概就是我这个凡人生活里所有幸福感的构建材料。


— THE END —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

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

聚合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微信:penetratingview 今日头条灼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