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方向建设
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体系结构包括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学科 方向。 一级学科由若干二级学科组成, 二级学科由若干个学科方向组成。 一个学科有多个方 向, 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 调整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建设中应把握如下几点:
1. 在学科的主体部分, 要坚持不断地凝练学科方向, 按照一般的要求, 每个学科要至少 设立 2-3 个研究方向,否则学科难以发展。
2. 要树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或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 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重点建设的学科,其方向应具有区域特色,体现自身优势。
3. 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 学科建设变化很快, 新的生长点能使学科建设充满生机, 而 生长点具有时代性、灵活性、不确定性,需努力创新和追踪。要注意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 透。
﹙二﹚学科基地建设
学科基地主要指实验室、 资料中心、 研究所和实验场站, 它们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要集 中有限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建设应注意三个问题:
1. 各院、系、研究所不能追求小而全。如果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必然造成设备重复,利 用率低, 无法集中购置重大设备, 导致基地条件水平不高。 学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一定要为 重点学科服务。
2. 实验室队伍建设要与学科建设相适应。 目前, 实验室部分人员素质不高, 不愿承担服 务性的工作,使领材料、报销等具体事务都落到学术人员的头上。
3. 要注意大学环境的建设,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开通校际学术交流渠道, 并积极进行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
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 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 如果缺少科研项目, 缺少必 要的科研经费, 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 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 现代科学研 究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 学科带头人, 就应该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 员, 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 积极寻求学术的新的生长点, 紧密结合社会、
经济、 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 开展学术研究。 一般说来, 学术成果的实现应该是立体的多极的形式, 主要是指科研立项、
课题经费、
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检索﹚
发明的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 获奖等等。 学科建设的最主要的内容, 就是使本学科在上述诸方面得到全面的拓展, 并且具 有相对持续的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
﹙四﹚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 一般学科梯队中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 影响最大 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 每个学科方向, 要有一位学术带头人, 而且还要有 1-2 位在本学科方 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
副教授为学科骨干;每个学科骨干下面,还要配备职务、学 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若干名助手。
2. 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没有 学科带头人, 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 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 学科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方向建设 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体系结构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方向。一级学科由若干二级学科组成,二级学科由若干个学科方向组成。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调整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建设中应把握如下几点: 1.在学科的主体部分,要坚持不断地凝练学科方向,按照一般的要求,每个学科要至少设立2-3个研究方向,否则学科难以发展。 2.要树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或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重点建设的学科,其方向应具有区域特色,体现自身优势。 3.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变化很快,新的生长点能使学科建设充满生机,而生长点具有时代性、灵活性、不确定性,需努力创新和追踪。要注意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 ﹙二﹚学科基地建设 学科基地主要指实验室、资料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场站,它们是学科建设的依托,要集中有限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建设应注意三个问题: 1.各院、系、研究所不能追求小而全。如果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必然造成设备重复,利用率低,无法集中购置重大设备,导致基地条件水平不高。学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一定要为重点学科服务。 2.实验室队伍建设要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目前,实验室部分人员素质不高,不愿承担服务性的工作,使领材料、报销等具体事务都落到学术人员的头上。 3.要注意大学环境的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开通校际学术交流渠道,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 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学科带头人,就应该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积极寻求学术的新的生长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开展学术研究。一般说来,学术成果的实现应该是立体的多极的形式,主要是指科研立项、 课题经费、 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检索﹚ 发明的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等。学科建设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使本学科在上述诸方面得到全面的拓展,并且具有相对持续的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 ﹙四﹚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一般学科梯队中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位学术带头人,而且还要有1-2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 副教授为学科骨干;每个学科骨干下面,还要配备职务、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若干名助手。 2.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发展就难以为继,而只有带头人没有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学科骨干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富有奉献和协作精神,为本学科的发展共同奋斗。“211工程”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在学科中一时难以出现脱颖而出的学科带头人之时,如何超越常规地加大引进力度应该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3.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院﹙系﹚行政负责人的关系。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术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学术管理,同时,学科建设要涉及人、财、物等方面,还要加强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和院﹙系﹚行政负责人都有责任抓好两个管理。但是在一个学科中,如果既是学科带头人,又是院﹙系﹚行政负责人,两者合一开展学科工作自然顺畅无阻,但若为两个各自分管一方面,则团结合作十分重要,两者必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搞好学科建设。 ﹙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建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建设要根据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本学科的培养能力,在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类型的人才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积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学科主要是研究生培养的基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包含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等。 ﹙六﹚学术环境建设 学科建设的高层次要求应该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建设。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本学科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企事业单位的联合攻关,强固学科的生命力。其次是积极开展和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创办学术刊物,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升学科的科研水平。 简言之,学科建设的载体是科学研究,重要内容是培养体系的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使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摘自《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