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出赋能者,打造高绩效组织

 victor1208 2015-11-26


领教
导言
如何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很多企业家关心的问题,对此,肖知兴教授在某次私人董事会上有过一句妙语:要赋能,不要逞能。为什么要赋能?它对团队有什么影响?怎么样赋能?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一揽子告诉你。

对了,作为一家把“反求诸己”奉为价值观的机构,我们认为这篇文章除了用来找到组织内的赋能者以外,更适合用来自我修炼哦。



无论走到哪个组织,能量是人们的高度关注点。


组织的能量级别,决定了组织的绩效、产出。组织的能量由组织中的人赋能产生,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赋能。如果一个组织中成员相互赋能程度高,则会激发组织能量,达成1+13的效果;反之,哪怕组织中有少数的卸能者,也会有“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风险。

对人际网络当中的能量进行分析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可以发现组织中的“吸引者”,能断定哪些项目最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从而具备了最大的成功可能性,还可以发现企业重组或重大变革是否正在取得预期的效果。

以下人际网络图展示了赋能领导人的信息沟通结构(大圆点表示领导人员):



以下人际网络图展示了卸能领导人的信息沟通结构(三角表示领导人员):



赋能人士
提高周围群体的总体绩效水平

通常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评价员工:1)个人的专业技术知识;2)技术手段应用水平;3)从人际网络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论是在组织之内的还是之外的。

高绩效人士展现给我们的总是会更加有效地获取信息,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获得信息与具有好的主意仅仅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部分因素,许多人曾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有最好的主意,但是没能最终胜出,因此可能会垂头丧气地走开,同时奇怪为什么别的人看不出自己思想之中的闪光之处?而创造能量的人即那些赋能者,这样的经历则少得多,因为他们能更加有效地鼓动他人支持他们的观点

人际网络研究表明,那些善于把网络当中分断部位连接的人,提升得比其他人要快,职业生涯流动性也更大,因为他们先于他人获得各种机会的信息,通常这些人是赋能人士。


赋能人士也更可能得到别人的倾听,因而使得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更加擅长使他人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行事;并且可以从周围人当中获得更多的东西;还可能挤出时间来考虑他们本身所关注的问题,发E-mail寻找信息,牵线搭桥介绍人物等等。赋能人士的声誉在组织中远扬,人们都愿意为赋能人士去工作。通常,赋能人士也提高了周围群体的总体绩效水平。


卸能人士
让一个组织变得毫无生气

从人际网络的视角考察能量网络,能量也能起到负面作用,即卸能。卸能的人具有一种奇怪的本事,能让一个组织变得毫无生气。如果可能,人们总是尽力回避这一类人,甚至宁肯不用这些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当不得不与他们接触时,负面效应通常不仅仅局限于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之前心中还要不停盘算届时怎样和卸能人员周旋。接触本身不能带来任何成果,反而令人沮丧。人们感觉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这种气息往往还会蔓延,发泄到其它同事身上。不良气息像涟漪般弥漫开来。

卸能人士的专业技术知识,无论多么对口,却常常无人问津。更严重的是,卸能人士并没有寻找矫正自己行为方式的方法。当他们被人“绕过去”的时候,卸能人士往往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他们会更加强硬地坚持自我主张,而不是富有建设性尝试一下不同的方式来团结小组人员。于是事情就此恶性循环,无论卸能人士多么精明,他们会越来越妨碍工作效率,被整个小组忽视。通常这会反过来促使他们在错误方向上变本加厉。


如何成为一个赋能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赋能的人?需要以下个方面得到最佳结合:

有吸引力的目标;

可贡献性;

强烈的参与感;

对进程的把握;

必胜的信念。

你是一名赋能的人,还是一名卸能的人?我们通常只考虑其他人会怎样影响我们,但是很少主动考虑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本着从决策的角度进行考虑,归纳出8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如何影响其他人的能量水平:

1你是否将建立人际关系的活动融入你的工作与日常行为当中?把对方看作是人,而不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需要与他人建立工作之外的人际交往

2你是否实践你的承诺?只有当人们确信无疑对方会信守诺言,人们的保留心理才会彻底清除。

3处理棘手的问题,是否能够秉公而断?在决策或者人际交往中,是否参杂官场行为?赋能人士的追随者看中的是你在进行的正义事业,而非个人利益。

4你更加倾向寻求可能性,还是只看到约束条件?卸能人士最极端的情况就是除了问题和障碍,其他一概视而不见。

5当你与别人出现分歧的时候,你是否关注分歧本身,而忽视对方贡献的价值?

6你是否全身心投入到会议与交谈的过程当中?

7你是一个具有灵活性的人么,还是强迫他人按照你的思维方式行事?卸能人士表面上可能高度赋能,但实际上却深深沉醉于自己的思想框架里,以至于他们没有给他人留出贡献的余地。

8你是否恰当运用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过分强调专业技术知识的作用会阻塞创新思维,剥夺他人创造贡献的机会。

(前三个问题涉及在人际关系中创造能量的行为,后5个问题是将赋能人士与卸能人士区别开来。)

通常,卸能人士可能是管理人员,多数的卸能关系也会出现在管理人员身上。当然,不是任何时候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都需要对任何人进行赋能,有时候领导者也需要权变的领导风格,做出一些严厉的决定,在过去,尤其是经济衰退时期,独断专行可能大行其道。但是,今天想要留住那些本身有许多种选择的高绩效人士,管理人员需要从管理自身和他人的能量角度,考虑一下自己领导方式的问题。


导言|叶慧


题图|CC


转载|蜜蜂派(pinsight8)
今天感恩节,
别忘了要感恩自己,
真的是无论富贵贫贱,
无论健康疾病,
都不离不弃呀。
(小编熬起鸡汤来也是不要不要的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