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脱离教学第一线

 郑老同志 2015-11-27
不脱离教学第一线
一所学校管理得好不好,能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可,不在于学校规章制度如何的完善。形同虚设地挂在墙上的制度,其负面影响比没有制度还更大;不在于学校办学理念如何的先进。中国的教育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论,中国的学校缺乏的是教育的执行力。再好的教育理论,悬在空中,接不了地气,只能昙花一现而已,根本产生不了现实的教育生产力。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莫过于示范。教育的执行力从哪里来?从感染中来,从示范中来。尤其是校长本人的己所不欲与勿施于人。孔子曰: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孟子曰: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校长的率先垂范有很多方面,其中,不脱离教学第一线是核心。校长脱离教学第一线,学校管理犹如无本之木;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学校管理犹如源头活水。
校长要不要上课,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校长上课,利大于弊;有人认为,校长不上课,利大于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校长上课与校长不脱离教学第一线不是一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校长不脱离教学第一线,并非指校长一定要亲自担任班级的任课老师。为什么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校事情点多面广,学校办学不可能孤立,需要与社会方方面面打交道,势必耗费校长很多的精力。一般而言,校长之课很难受到学生欢迎,甚至会误人子弟。当然,若校长硬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痴迷于兼课。若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学校事务,也未尝不可。我不反对校长不上课,但我更赞成校长适当上点课。校长亲自上课,处理得好,示范效果会更好,更能推进学校教科研建设。
校长不脱离第一线,需要校长经常到学生之中、老师之中、班级之中和年级之中去,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利老师之所利;需要校长经常参加各年级学生主题班会,主动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需要校长经常给老师思想领导,多作学术讲座,引领老师育人观念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需要校长经常参加老师的教科研活动,尤其是老师的教学沙龙,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育人过程的困惑,一起分享育人过程的喜悦。
校长不脱离教学第一线,还需要校长能够结合本学科特点,给予本学科老师更多的方向性指导。经常去听老师的课,给予老师更多的教育素养而非教学技巧的建议,做懂行的专家。做懂行的专家,需要校长能说会写。校长能说会写的素材,源于火热的师生学习与工作实践,需要校长善于挖掘和总结师生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师生的不足或问题。
担任副校长或书记时,我一直坚持上课,而且上毕业班的课;担任校长之初,我也一直坚持上高中文科班的政治课。后来几年,因为学校事务太多,经常不能按课表给学生上课,经常要与老师换课,长此以往,担心影响学生成绩。在鱼与熊掌无法兼得之时,我退而求其次,只是兼任高中理科班的政治课。毕竟,理科班的政治课要求相对低些,不需参加高考,只是对应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的知识要求相对简单些。
执意而为,实在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一是自己首先是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个校长。二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校长是有任期的,一旦不当校长时,自己不至于业务生疏,随时还能上课,还能上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课。三是给师生做“潜能无限”的表率,让自己永保童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名言。
合格乃至优秀的校长,一定不会脱离教学第一线。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星期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