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兴著《人性论》6:论人性的善与行为的恶

 yuanylch 2015-11-27

二,论人性的善与行为的恶

以上我们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了批驳,但是,为什么人性就一定是善的,又如何解释“恶”的来历?下面我们就孟子的《论人性善》以及荀子在他的《性恶》论中对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的批判谈一些看法。

孟子首先与告子辩论人性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顺人性而动,还是逆人性而动?人性犹如杞柳,顺着人性就能发扬仁义,犹如顺着杞柳本性就能制成杯盘。如果,人性是恶的,或者说是,不善的,那么仁义之类的善举,行施起来就是逆人性而动,不采取高压恐不行,犹如水性是向下的,令水流上山,非高压不行。

告子以“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为由否定人性善,又以“尧为君有象,瞽瞍为父有舜,有纣那样的侄儿和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那样的贤人。”为依据,说明人性有善,有不善。孟子从人自身的内因,又从环境的外因,两方面来寻求答案。其内因是:“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论人性善》这里“求”是指人自身的省悟,使人的本性不致为环境所迷惑,“舍”应该是指外界异常环境诱惑人而失去人的本性。“相倍蓰”是指人性的“善”,不同的人不同,相差数倍乃至无数倍。这与我们上面对人性的界定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外因,孟子以“富岁,子弟多赖(指善) ;凶岁,子弟多暴。”说明之。

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故而“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正如“枸木必将待栝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性恶》)这里首先荀子的例证不能成立,弯曲的枸木经櫽栝蒸矫已成死木,刀剑本不钝,杀人多了,也就钝,非刀剑之过。人性如刀剑,专制制度令它杀人,它也就钝了,须经礼义的磨砺才能恢复它的锋利。如若果正人性恶如枸木之弯曲,难道也要将人整治为死人吗?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他说,人所以肯学(指学仁义礼智等善行)是因为人性善的缘故。荀子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这里,孟子强调“学善”的内因,荀子强调“学善”的外因。这一问题涉及教育的根本,教育是启发人性,还是消灭人性或者说改造人性。如果说,人性是善的,如木之直,剑之利,只是恶劣环境使其恶(指人恶而不是人性恶),如木之曲、剑之钝,才需“学善”以恢复人善的本性,如木扶之直,剑磨之利。如若人性是恶的,“学善”犹如曲木之櫽栝蒸矫,非把树木整死不可,圣贤也就成了侩子手。

有人问荀子,既然人性是恶的,礼义又从何而来?荀子回答是圣人之伪,非人之性,犹如陶工制陶,是陶工的制作,而非陶工的本性。圣人又凭什么能创造礼义?他进一步回答,是“圣人积思虑,习伪故,……,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如果进一步追问,何以同样性恶的圣人能积思虑,习伪故,去创造逆人性之礼义之伪,而一般人却只能顺性恶去为非作歹呢?荀子除了回答这就是圣人与小人的区别,恐很难有其它回答。这就是说,圣人必须排斥于常人之内,或者干脆说圣人不是人,为了证明圣人对人类的需要,人性就必须是恶的。如果人性是善的,还要圣人干么。

荀子下面的话有违常情,“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荀子这段话的主题是:“性恶者,求善行。”人的行为规则是逆人性而动,这既违反人的常情,又与自已《性恶》的行为法则自相矛盾。按他《性恶》的逻辑应该是:有欲→有求→ 无度→ 力争→ 穷乱。也即,性恶求恶行,而不是性恶求善行。再说,荀子所说的,狭与广、贫与富、贱与贵,并无善恶之分,也没有绝对的界线,不足以证明人性的善恶。

荀子下面这段话是从因果的反向来证明人性恶,“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意思是既然人性是善的,还要圣王干么!还要礼义何用!荀子在这里是将现实世界两极化,圣王是绝对的善,常人是绝对的恶,以圣王的绝对善来统治常人的绝对恶,这就是他要证明人性恶的根本所在。

荀子在《性恶》中还谈到,圣人与小人的“性”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伪”,而且说,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可是小人却不肯成为君子,君子能成为小人,却不肯成为小人。这里,是成为君子还是小人,关键在“化性起伪”,谁能“化性起伪”呢?只有君子或者圣贤才能“化性起伪”,尽管他还没有被大家公认为君子或者圣贤,而小人或自认为君子的人是不可能“化性起伪”的。这就必须假设人一开始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这有违他君子、小人同性的结论。如果说,荀子的“化性起伪”不是发自人性的呼唤,而是来自外界的感悟,这就又必须假定外界已有“善行”,而这善行不可能是常人所为,而是圣人所为。这圣人又从何而来?这个循环链非有上帝之类的神才能解得开,人是无能为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