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孟子与荀子殊途同归的向善路径

 指间飞歌 2012-10-24

论孟子与荀子殊途同归的向善路径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2-10-28  ]

陈孝勇

  人性问题是传统儒家人学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自孔子言性以来,各家对人性的诠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自来论性,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1]中国哲学向来注重人在宇宙时空中的地位和价值,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一直是永恒的主题。为了从逻辑上论证人性提升的可能性,寻找提高人之思想道德修养方法,历代学者锲而不舍,都企图从人性的起源和本质上寻找支撑自己思想的理论依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荀子都是围绕人性本质的善恶来讨论人性的。两位先哲论性的目的都是主张加强后天的道德教育,以不断提高内在修养,完善人的自身,只是在人性善恶的界定和实现向善的途径和方法上,二者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性善”与“性恶”——人生向善的人性基础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2]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端,仁义礼智四种根本善,在性中已具其端,乃性所固有,不是后天勉强练成的。孟子又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明确地指出,其所谓的性是专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性善是指人生来即有为善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都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善端是人固有的天赋道德意识,善的完成需要主体将善端加以发挥和扩充,这就需要主体从心的内部修善——存心、养性、寡欲。这个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以人的善性作为基础的,目的在于为了扩善除恶。

  荀子主张性恶。荀子所谓的性是“生之所以然者”,是生而完成的性质或行为,认为人的先天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因此人的先天之性必定是恶的,生而完成者谓之性,生而后经过练习者都是伪。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认为善是伪的结果。“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4]荀子认为,顺乎人性自然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残贼等混乱的行为,本性没有辞让、礼仪的存在。荀子认为人性恶是可以改变的,善才是人生的目的和最高境界。通过师法教化,通过自身的“化性起伪”,用“礼”去规范行为,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善。可见,荀子和孟子都试图从探讨人性的性质着手,为培养理想的人格提供理论依据,二者论性的目的相同,立论的人性本质相对。

  二、“内省”与“外求”——人性向善的修养功夫各异

  孟子主张人性善,他以良心本心言性善,直接决定了其道德内求的路向:良心本心是内在的,修养工夫亦必然是自内而发的。他弱化了孔子“修己之道”中约之以礼的他律要求,弱化了外在礼仪对人的规劝约束,而强化了“为仁由己”的自律要求。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使自己成为圣人君子的内在潜力,因此人只要发觉本心,反求诸己,修身养志,不必外求亦可以成为君子仁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根据是来自于人所固有的德性,这是人性向善的根据。

  孟子认为仁义是具内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圣人于我同类,只是圣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作为同类,我与圣人同具一样的潜力,同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这也便是类的特征,是人性。外在的那些不可抗力,不能为人自身所主宰,但由自己所主动意求的礼仪之欲,是命,不是人性。在现实生活中,人难免受外界环境物欲的影响,孟子认为要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发掘人之四端,提升这四种品格,须通过一系列“尽心”、“养性”、“思诚”“先立乎其大”的修养功夫,也便是反求诸己,使得内心得以澄澈,善性得以彰显的内省工夫。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能使人回归良知、良能,清明无碍,使意志坚毅果敢。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5]天道至诚,人道在于认识天之诚。这种认识是通过内心自省,从而反省自我,把握天道。他主张“先立乎其大”,如此“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外部的欲望不能侵袭本心,则能保善良心,成人成圣。孟子的修养都在于体认本心,澄澈本心,发挥善性。反求诸己,自我内省,反思自得。反躬于自我的良心本心,得到自我良心本心之后,忠诚按它去做,完成由知到行,这样便可以无愧于心,“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6]。以内在的扩充和反省实现道德理性自觉。

  相较于孟子,荀子则不然。他从人的本能欲望出发,明确提出孟子将道德修养的提高寄托于内心自觉上的不现实。他从性恶论出发,否定人的自律,坚持约之以礼,认为“善者伪也”,亦即人为,应该积伪而成。要改变这人性之恶,必须诉诸于“外求”,即主要依靠礼仪法度对人进行外在的矫治,只有这样,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才能实现成人成圣的理想。

  不同于孟子强调人的类的性质,荀子更看重人的群的性质。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7]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能群”,按人欲顺发则易于产生争夺,危及群的存在。要在群中消除相互间的争夺,就必须要有一种规范力约束,以礼义约之,避免“性”与“群”的矛盾,从而产生了礼义。这说明了人性恶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性”就与“群”是对立的,因为“君子寡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人终归是“向善”的,外在的礼义的存在使人能最终向善,并能以善的性质使群存在和发展。

  和孟子相似,荀子也认为圣凡之性相同,“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8]但为何又有圣凡之别呢?荀子认为,圣人、君子能够“化性起伪”,通过这种工夫,以外在的善,代替本性中会引发的恶。“圣人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9]圣人制法度礼仪教化矫人之性,化引恶之性以为善。可见,礼仪法度的存在是人类群体存在的重要因素。孟子以善性为根据主张养性;荀子则以性恶为根源主张“化性”。和孟子的内省路线不同,荀子以外在的礼仪,勉励人化性去恶,使得“途之人可以为禹”。

  前面己经讲到,孟子主张性之“本善”、“仁义具内”,荀子认为“仁义皆外”、“化性起伪”,人性“向善”,不论是通过“内省”还是“外求”的修养方法,但在最终的修养目标和归宿上都是一致的,即“善”是人发展的最终指向。

  三、“扩充善端”与“化性起伪”——善的形成与发扬过程相别

  孟子和荀子在人性理想上都崇尚善,达到人人向善的目的。如何能使人向善,成就理想人格,他们都主张通过教育。但孟子认为应“扩充善端”,强化进行自我教育,荀子提倡“化性起伪”,强化外在教化,两人在善的形成与发扬过程上存在着不同。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生而有善端,但是人的耳目口舌感官之欲却会蒙蔽人的善性,使人不能发挥善性而为恶。因此,要找回本心,就必须通自我过教育,激发内心的善端。他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0]孟子认为:成人成圣应该自我内省,存心养性,扩充善端,提升仁义礼智等人心中原有的道德属性;“存夜气”,“养浩然之气”,使良知良能固有心底,发扬身外,这些都是人性向善,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孟子也考虑到了环境对人提高道德修养的影响。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11]孟子以岁多富凶,地之肥硗以致相似启使,而得相反之果,说明外部环境与人之私欲相合,易蒙蔽人心,引入歧途。环境会使人天性泯失变化,如若不强化自律,反求诸己,不进行自我教育,人很容易失去人之为人的本性,为外物所蔽了。所以,孟子强调是人的自我教育,“扩充善端”,“反身以诚”,使人不至于为外物所遮蔽,从而成就理想人格。

  荀子主张性恶,故而更注重“去恶为善”的功夫,亦即“化性起伪”。积伪在于知礼,知礼在于学。其方法自然在于外在的教化。他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12]“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13]荀子主张性之为恶,认为道德的形成不由内而发,而需要借靠外在的力量灌入。这样在教育中受教育者便会失掉其主动性,而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是以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手段以教化了。荀子之人性还在于人欲与环境相合而引恶之性,顺此性则为恶,顺性而发就会出现忠信尽失,礼仪尽丧;所以就需要学习、教化以克服人欲。荀子认为顺性为恶,伪性为善。认为进行外在教化就可以改变这种引恶之性。这个“伪”即人为,也便是教化。教化能使“君子之学如蜕,蟠然迁之。”[14]荀子认为人之辞让敬长都并非人之本性,只是教育教化所致。这些善性的表现,都是需要伪之教化才能施诸于个人,成为善的。“善者伪也”。

  荀子也提到环境对人性的重要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5]荀子认为,人们要与善为友,寻求优良环境熏陶,使人性去恶而向善。另外,荀子还非常重视积习的学习方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6]人的学习教育总是点滴而成江河,积累而广大的。注重积累,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途之人可以为禹”的境地了。由上面可见,荀子主张,将引恶之性改造为善,是让外在教育化入内心,积伪成善,以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向善的道德理想。
通过对孟荀向善路径的讨论我们可得出结论:成就个人理想人格,实现社会向善是传统哲学人性善恶研究的价值旨归;人性本质的不同,也决定着向善路径的差异。探明这一问题使我们知道,善的形成和发扬的过程是人之受教育和主动学习的过程。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向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归结起来在于:第一,人主动地自我教育,通过反求诸己,发扬本心,内在地提升自我;第二,接受外在的教育教化,“化性起伪”,以提高道德素质;第三,选择或改变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趋利避害,成就理想人格。在这三者中又存在着方法、辨别、践行等因素,善的形成永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 考 文 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51页。
  [2] [10] [11]孟子?告子上[M] .孟子注疏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4] [8] [9] [12] [13] [10]荀子?性恶[M] .四书集注.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5]孟子?离娄[M] .孟子注疏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孟子?尽心上[M] .孟子注疏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荀子?王制[M] .四书集注.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4]荀子?大略[M] .四书集注.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5] [16]荀子?劝学[M] .四书集注.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孝勇(1978—),男,汉,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