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货币都在贬值 比“烂”游戏高手依然获利颇丰

 熊猫娇娇915 2015-11-27

  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持续走强,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0。而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之下,美元走强的步伐似乎难以停歇。在大量货币相对美元持续下滑之际,一些投资者却另辟蹊径,在走弱的货币对中找到了获利空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澳大利亚西太平洋(601099)银行的策略师今年4月认为,奶粉市场可能很快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全球乳制品价格将受到抑制,从而对乳制品出口大国新西兰的货币带来压力。而与此同时,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强劲,澳洲央行不会降息,因而开始做空新西兰元兑澳元。

  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非常准确。新西兰元兑澳元4月见顶之后快速下滑,三个月内大跌12%,尽管过去两个月跌幅缩小,但今年全年仍累计下跌5.6%。

与此类似,《华尔街日报》称,Saxo Capital Markets驻新加坡的亚洲市场策略师Kay Van-Petersen认为,一旦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农产品价格的回升速度将比石油等商品快得多,亚洲对牛奶和肉类的需求增加将帮助新西兰经济反弹,而油价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则会拖累严重依赖石油的加拿大经济。

  与此类似,《华尔街日报》称,Saxo Capital Markets驻新加坡的亚洲市场策略师Kay Van-Petersen认为,一旦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农产品价格的回升速度将比石油等商品快得多,亚洲对牛奶和肉类的需求增加将帮助新西兰经济反弹,而油价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则会拖累严重依赖石油的加拿大经济。

  Petersen称,从目前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加元和新西兰元的表现都很糟糕,但新西兰元要比加元表现稍好一些。因此他向客户推荐“牛奶VS石油”的交易策略。实际情况是,9月到10月,新西兰元兑加元上涨了6.2%。

与此类似,《华尔街日报》称,Saxo Capital Markets驻新加坡的亚洲市场策略师Kay Van-Petersen认为,一旦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农产品价格的回升速度将比石油等商品快得多,亚洲对牛奶和肉类的需求增加将帮助新西兰经济反弹,而油价恢复速度相对较慢则会拖累严重依赖石油的加拿大经济。

  这种交易策略的共同特点是,投资者从大宗商品货币走势的差异中找到了获利空间。据Investopedia的解释,所谓大宗商品货币,是指经济表现和某种大宗商品价格涨跌相关性极高国家的货币。据Investopedia:

  比如,加拿大经济和油价相关性很高,从而导致油价成为驱动加元涨跌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是类似。

  当这些国家所依赖的商品价格上涨时,资本就会流入,导致他们的货币升值。

  不过也有人认为,过分关注铁矿石、石油等某一具体商品类别也有风险,因为大环境对货币走势的影响可能更大。

  此外,《华尔街日报》援引荷兰合作国际银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常驻伦敦的高级货币策略师Jane Foley表示,一些商品货币对的流动性不足,也难以成为交易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