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首诗读懂朱子内心

 红豆居士 2015-11-27

文/佚名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理学著作,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朱熹在他的诗歌中展示了一代大儒丰富真切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并结合他的理学思想其诗歌更有独特意味。统观朱熹的诗歌,大体可分为四类:

1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

2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

3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

4传承儒学、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诗歌展现了一代大儒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这四类诗歌的深入解读,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朱熹的诗歌蕴含了多层次的价值,是研究朱熹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那么在朱熹1200多首的诗歌中,有10首是脍炙人口,不得不知的。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并没有直接说这些道理,而是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通过对日常现象的简易描画传达出这种深层次的领悟,真正做到融情、景、理于一炉,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诗“寓说理而不腐”,“惟有理趣而无理障”。这两首诗是为后人极其称道的,至今仍广为传诵。

《观书有感》其一

《杉木长涧》四首

(其四)

阡陌纵横不可寻,

死伤狼籍正悲吟。

若知赤子元无罪。

合有人间父母心。

这首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七月,崇安山洪暴发,诗中描绘了无辜农民死伤无数的惨状,呼吁上层统治者要抚恤农民。当时朱熹得到州府传檄参与赈灾事宜,在《答林择之书》中说:“熹以崇安水灾被诸司檄来与县官议赈恤事,因为之遍走山谷间十日而后返,大率今时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是难与图事”。

朱熹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穿林踏雪觅钟声,

景物逢迎步步新。

随处留情随处乐,

未妨聊作苦吟人。

朱熹生平中几次大型的学术交流都产生了优秀的山水诗。乾道三年(1167),朱熹应邀前往湖南讲学,与张拭张孝祥游历长沙,以及后来同游南岳编成《南岳酬唱集》,留下了许多山水诗篇,这首诗就是写于当时。

《梅花两绝句》

溪上寒梅应已开,

故人不寄一枝来。

天涯岂是无芳物,

为尔无心向酒杯。

《墨梅》

梦里清江醉墨香,

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

且作人间时世装。

《墨梅》

《梅花两绝句》其一

幽壑潺谖小水通,

茅茨烟雨竹篱空。

梅花乱发篱边树,

似倚寒枝恨朔风。

朱熹还有不少咏物诗,最突出的是“梅”与“雨”。据初步统计,咏梅诗约有32首。朱熹很少直接描写梅花的姿态,大部分是借梅花抒己意。或借梅花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或是抒发心中的不满,或赞扬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梅花。这种颇具个性的梅花形象也是朱熹本人性格的写照。朱熹的仕途并不顺利,朱熹的理学思想也有过曲折经历,但他始终坚持理想,有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精神,与梅花的个性有共同之处。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梅花类”中选录朱熹咏梅诗达八首,可见朱熹的咏梅诗很受诗坛重视。

朱熹还有不少咏物诗,最突出的是“梅”与“雨”

《夜雨二首》其一

拥衾独宿听寒雨,

声在荒庭竹树问。

万里故园今夜永,

遥知风雪满前山。

《和喜雨二绝》其二

黄昏一雨到天明,

梦里丰年有颂声。

起望平畴烟草绿,

只今投笔事农耕。

朱熹集中写雨的约有20首,大部分是借雨抒发个人的幽独情怀,还有少量直接描绘出下雨时的情形的诗,除此之外,朱熹还借雨抒发对下层农民的关注,例如《和喜雨二绝》其二就是写及时雨对滋润农作物的喜悦之情。

《行视武夷精舍作》

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崖露垠塄,突兀倚霄汉。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

朱熹的诗集里还有一些题咏书院、精舍的诗,这在他之前的理学家中是少有的。淳熙十年(1183),朱熹在浙东提举任上弹劾唐仲友受挫之后,奉祠主管崇道观而归居武夷,当时“上无人主之知,次无元老大臣之助,下无天下之誉,又值王鲁公辈当轴秉钧,止有山林一路可入,别无他法”。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入住武夷,创建了武夷精舍,并写下《行视武夷精舍作》。

除了这四种外,朱熹诗集中还有其他类别的诗,如题画诗、挽诗,都达十首以上。

当然,朱熹1200余首诗歌中还有一首诗,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那便是《春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