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的阅读人生

 杏坛归客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活动涵盖读、思、写全过程。读让读者接收到阅读文本的知识信息,思让读者对读物形成认知和把握,写体现阅读效果。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涵盖衣食住行等方面。阅读人生就是把阅读融入生活日常,实现阅读与人生存发展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文字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讲论天下、著作等身,又兼撰注编辑,成就非凡。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被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然而,朱熹不仅是理学家,同时还是诗人,他流传至今的诗歌有1300多首,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容小觑。宋人李涂《文章精义》称:“元晦先生诗,则《三百篇》之后一人而已。”足见朱熹诗歌的艺术成就之高。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朱熹作为理学大儒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文化精神。

读书诗的启蒙:一生勤学,终成大儒

朱熹出生在没落大家族,父亲朱松是位小官员,喜欢读《左传》,每天晚上都要读完一卷才睡觉。“故熹自幼未受学时已耳熟焉。”朱松还有每天诵读《大学》《中庸》的习惯,“以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家庭的熏陶于无形中影响着朱熹。

朱熹5岁那年,朱松便送他入私塾,并作《送五二郎读书诗》:“尔去事斋居,操持好在初。故乡无厚业,旧箧有残书。夜寑灯迟灭,晨兴发早梳。诗囊应令满,酒盏固宜疏⋯⋯成家全赖汝,逝此莫踌躇。”诗中对朱熹的严苛之意、殷切之情,溢于言表。深感于父亲的殷切希望,朱熹埋头苦读四书五经,接受理学教育,“某自丱读四书,甚辛苦”。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绍兴十二年,十三岁的朱熹诗文突飞猛进,婺源乡先辈董颖闻之赞叹不已,题诗云:“共叹韦斋老,有子笔扛鼎。”

绍兴十三年,朱松病逝。去世前,他将儿子的教育托付给道学密友胡溪、刘勉之、刘子翚,这三位君子也都是道德高洁、超世脱俗的饱学硕儒。寄居五夫里期间,在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朱熹潜心研读,学问有了长足的进步,十六七岁时成了老师刘子翚形影不离的诗友,“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刘子翚还写道:“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在文化专制、诗风凋陨的当时,刘子翚将朱熹看作是“荒寒一点香”,足见对他的器重。

朱熹一生勤学,到晚年仍珍惜时光,毫不懈怠。相传朱嘉散步到一所学堂,看到一群学子在外打闹戏耍。时值深秋,桐叶飘零,朱熹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下一首《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因切身体悟人生易老、学问难成,深感必须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他把时光易逝、岁月易老,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作比喻,十分形象贴切,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更鲜明,既自勉又劝告年轻人珍惜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荒废光阴。他还说,“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正是因为惜时勤学、笔耕不辍,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于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研究,终成一代大儒。 

天光云影,观书有感:阅读愉悦身心,激发诗情

享受阅读,以诗抒感悟。阅读使人快乐,人们在读书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朱熹将这种令人愉悦的感悟通过诗歌的形式加以形象地描绘,令人深思,给人以启迪。《观书有感二首》是朱熹在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于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时所写。诗歌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富有哲理性。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巧妙地将自己的阅读所悟融入到眼前的景色中,表达了一种微妙而又令人愉悦的感受。半亩大的一方水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空中蓝天白云,要问这池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澄净,因为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诗作以源头活水作比喻,阐述了要不断读书、不断从书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充实自己,才能使内心如池水般清明澄澈的道理,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中以泛舟为例,寓含与学习有关的深刻道理。由于“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因此水位大涨,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以往因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如今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在水流中行驶,可见春水对于行船的重要。这里的“春水”指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人在初学阶段,往往费力而收获不大,但当知识和学问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触类旁通,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境地。朱熹强调了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夫,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就能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这两首诗以象征的手法,将读书有所领悟时的精神愉悦、活泼自在的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沉浸阅读,与往圣对话。《春日》描绘了诗人到“泗水滨”寻芳的见闻和感悟。春回大地,视线所及之处,自然风光万紫千红、令人耳目一新。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其实这是一首哲理诗,抒发了阅读圣贤之书带来的愉悦,也表达了于乱世间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胜日寻芳泗水滨”,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寻访。诗中的“泗水”实指孔门,因春秋时孔子曾居洙泗上,弦歌讲学,传道授业。这里所谓“寻芳”是指求圣人之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生动而形象地阐明阅读古代圣人书籍,承受圣人教化,如同置身于万紫千红的春的世界,令人无比愉悦。

泛观博览,我注六经:鹅湖之辩,求同存异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东南三贤之一的浙江学者吕祖谦邀请朱熹和江西心学大师陆九渊、陆九龄到江西铅山鹅湖会谈,以调和南宋理学界对“理学”和“心学”的分歧,史称“鹅湖大会”。本次辩论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

朱、陆两派关于为学方法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如何才能成为圣贤的人生追求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发明人之本心,而后复使之博览”。二陆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把读书看作成为圣贤的必要途径。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二陆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引起朱熹不满。这场学术论辩最终没有统一分歧,不欢而散。

这次论辩后,双方对自身学术都进行了反思。朱熹也反思了自己的教人方法,认为陆九渊专以尊德性诲人,虽于道问学方面有欠缺处,但游其门者多为身体力行的践履之士,这是其为学的长处所在。他在《过分水岭有感》中写道:“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诗中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他的理学与二陆的心学虽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差异,但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复兴封建儒学,重整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他以河水同源异流的自然现象,阐明分析与综合了异同的辩证关系,比喻学术问题可以求同存异,相互交融、借鉴、吸收。之后,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到南康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还将陆九渊的讲义刻石,以传久远。朱熹倡导不同学派在学术上相互切磋的兼容博大胸怀和求实精神,对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有着深刻的启示。

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胸怀天下,心忧苍生

朱熹生活在南宋中期政治平庸、军事软弱的时代。南宋仅存的半壁江山不时受到金国的骚扰和盘剥,朝中主战主和意见胶着相持,金宋关系时和时战、复杂微妙。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朱熹作《感事》,抒发了内心忠君忧国的焦灼彷徨之情。

“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听说淮南路宋军大败金兵之事,一路上都是金兵往北窜逃时扬起的尘土,内心充满了喜悦。“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多想效法国士们报效国家、为国尽忠,却又找不到机会,身为士人只有感到惭愧,想起古人“卧薪尝胆”的故事,因而感念君王,要想强大社稷、匡复中原,还需要朝廷上下效法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抗击敌人不能仅仅凭借武力(小盾为干,大盾为橹,“干橹”泛指武力),而要通过整饬纪纲以扬大宋国威。然而,由于朝中缺少强有力的主战领导,不久,主和派又占了上风,朝廷撤换了抗金名将张浚,抗金形势发生了大逆转,这不由使人“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虽对国家前途命运感到忧心忡忡,却报国无门,只能彷徨叹息。诗中,朱熹政治态度十分鲜明,就是对外收复失土,对内任贤使能,树立纪纲法度,改革政事,整顿风俗,从而从根本上革除弊政。

表达抗金政治主张的诗歌还有《感事抒怀十六韵》。如“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共惜山河固,同嗟岁月侵”,感叹神州沉沦于金人之手;又如《感事再用回向壁间旧韵二首》,“借箸思人杰,摧锋属少年。偷安惭暇食,万灶起愁烟。”“迷国嗟谁子,和戎误往年。腐儒空感慨,无策静狼烟。”抒发了忠心耿耿却报国无门的无奈。可见,朱熹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爱国者。

对黎民百姓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一样,在朱熹创作的诗歌中也多有体现。农业社会,百姓靠天吃饭,如风雨失调,年成不好,势必影响百姓生活。乾道三年,崇安水灾,田园荒芜,百姓尸骨狼藉。他在《衫木长涧四首》中对灾民的悲惨遭遇寄以无限同情:“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这年秋天,崇安连降大雨,稻谷歉收,朱熹心急如焚,作《苦雨》,“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控诉老天多雨给民生带来灾难,对秧苗烂死田间饱含惋惜,对百姓遭受天灾寄以无限同情。《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诗云:“况复逢旱魃,农亩无余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而我忝朝寄,政荒积愆尤。怀痾卧空阁, 恻怆增绸缪。”他对大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寄予无限同情和忧虑。《送彦集之官浏阳》诗云:“君行岂不劳,民瘼亦已深。催科处处急,椎凿年年侵。君行宽彼甿,足以慰我心。”劝勉即将赴任的亲友刘彦集要关心人民的疾苦,多行仁政。

山高云气深:左琴右书,山林授德,亦仙亦儒

南宋淳熙八年,浙东大旱,继而引发严重饥荒,受朝廷委派,朱熹前往赈灾。次年九月入台州界,查实台州知府唐仲友“不公不法,违忤贵臣”等罪行后,朱熹六次上书弹劾,得罪其姻亲左相王淮。王淮相党将理学视为“伪学”进行攻击,朱熹遭受诬陷而被罢职。深感人生道路艰险曲折,他在《感春赋》中写道“触世途之幽险兮,揽余辔其安之”,其内心的迷茫、苦闷和压抑可想而知。前路迷茫,不知所之,经再三思索,唯有返回故乡,退居山林。“披尘编以三复兮,悟往哲之明训”,在僻静的家园,他披阅书卷,以达到与“往哲”心灵沟通的目的,在逆境中暂时获得朗然愉悦的解脱,并继续他的读书、讲学、著述生涯。

武夷山九曲溪第五曲处大隐屏下的平林洲上,丹崖翠柏环拥,茂林修竹掩映,朱熹选择在这里创办书院。当地长官赵汝愚派兵丁民工助修学舍,富有的朋友也要出资相助,都被他谢绝了。他以苦行僧的办法行教育大事,要求弟子们参加劳动。淳熙八年四月,简陋的“武夷精舍”在弟子们的荷锄挑担、垒石砌瓦中建成。武夷精舍的生活是清苦的,据《四朝闻见录》记载,学徒们平时吃“脱粟饭”,茄子收成时“用薹醯浸三四枚共食”。诗人陈善描绘此境为:“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也有弟子不能承受这样的生活而满怀愤懑离开,但武夷山的精致山水,给艰苦中的朱熹提供了广播理学的自由天地,他读书穷理、乐在其中,教书育人、泽被天下。其重要著作《四书章句集注》等就在此完成。在朱熹的影响下,四方学子接踵而来,武夷精舍因此成为当代的洙泗弦歌之地,名满天下。

朱熹陶醉于武夷山的雄浑、峻美,常与学生泛舟九曲,登临天游,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武夷棹歌》是这时期的代表作。棹即船桨,棹歌就是舟子渔夫所唱的歌。武夷棹歌以民歌乐府形式描述武夷山九曲溪的绮丽风光,诗中有画,笔端含情,堪称佳作,后被刻石在九曲溪畔,千古传唱。徜徉在山水林泉的授德生活,让朱熹的诗作透出田园诗的清俊空灵和道家的安性自适,体现了他退居山林半儒半圣半仙的生活情景和对读书志趣的颂扬。(作者阮秀竹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阮海红系浙江传媒学院研究馆员)

本文刊发于《新阅读》2022年08期

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推动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