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狂人——唐宣宗

 我执室 2015-11-28

近日单口相声焦老师正在和陈寅恪先生死磕,硬啃《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常常一页书反复看两三遍,才知道陈大师到底要说什么。不过,趣味也蛮多的,今天就分享一则简短的小资料,并且设一专题,以后若有可归类于此的,就做成同一系列。

陈大先生引《唐语林·企羡类》一则小故事,来证明唐中后期,科举地位日隆,进士科愈来愈受重视的现象。故事如下:

“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试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者,必叹息久之。尝于禁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同一本书有记载“殿柱自题曰:‘乡贡进士李某’”

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宣宗皇帝非常喜爱和羡慕进士,每每和大臣对话时候,就问‘你考中进士没’(貌似现在问:你是985毕业的么?)有的大臣就说自己考中了,中的是哪个级别的,宣宗皇帝一定会很高兴,继续追问‘你考试时候写的诗赋是什么题目啊?主考官是谁?’(估计对那任主考官印象会更好了),要是宣宗觉得某人很优秀,但却没有中进士,一定会长久的叹息(估计皇帝会想:怎么考砸了呢?没复习一年?主考官真眼瞎,等我收拾他)。宣宗皇帝甚至曾经在皇宫里自己写‘乡贡进士李道龙’(一个没考过进士的皇帝是如此意淫的)”宣宗皇帝兴致上来了,还在大殿里的柱子上写“乡贡进士李某”。幸亏还要点脸,没写名字,估计怕中了进士的大臣看了心里觉得这皇帝真浮夸、真肤浅,大庭广众撒谎!

唐宣宗对进士功名推崇备至,对诗赋有着极大的兴趣。白居易去世的时候,专门写一篇《吊白居易》。宣宗上台伊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扯掉了诋毁科举的宰相李德裕,提拔了李德裕的老对头,赞成科举的牛僧孺。宣宗皇帝在位时期,非常勤政,善于用人,缔造了唐后期著名的“会昌中兴”。

胡咧咧按:皇帝是万民之主,往往深居简出,深谙“法”“术”“势”的治国之道。但,我们总忘记一点: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有缺点、弱点,就有偏好,就有带着人性难以捉摸,或刻板、或有趣的一面。

我们近代史上的阶级分析法总说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无产阶级的彻底性如何如何,我总是怀疑:无论什么阶级,不都是人么?是人就总要有人性的吧?难道,大义灭亲才是正确的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