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等职业教育的八大特征

 云天一鹤757 2015-11-29

高等职业教育的八大特征

2014-10-21热度:183℃作者:张亚丽 陈秋生

话题:教育学习工作经验社会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有以下特征;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办学形式的开放性、毕业生的“双怔型”、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和课程建设的务实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5-0064-03
[第一作者简介]张亚丽,贵州省毕节学院教育系讲师(贵州毕节5517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党和国家把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加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创办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具有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强烈针对性,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通才”,而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胜任某一具体岗位的专才,是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它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而与中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高等教育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以下的要求:(1)要使学生获得就业谋生所必需的岗位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2)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总之,其培养、培训过程及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把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
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上突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凸显了教学的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以岗位需要、实践操作为目的,使受教育者和培训的对象熟练地掌握特定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技术原理、熟练技术操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应用技术为重点,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围绕实践组织教学内容。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为实践服务,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织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则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相对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并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学校与社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科的不同特点,采取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双边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非课堂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大力推广非课堂教学形式,诸如专题调研、现场观摩、劳模工作经验的介绍等。实训体验教学方式最能体现高职教学特色,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并借助于有效的教学设备参与完成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实训教学一般包括实验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三大块。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训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加深对岗位的职业体验。
三、师资队伍的“双师型”
“双师素质”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其从业教师个体应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素质一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能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包括围绕职业岗位的知识、技术及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角色意识、敬业精神、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能力结构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办好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条件。职业教育自身的鲜明特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要走院企挂钩、院所挂钩、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内培外聘”,多渠道、多方法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增加实践型、技能型教师的比例。同时,要根据每个学校、每个专业、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学历层次和理论素质的提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办学形式的开放性
开放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作为衔接学校教育和社会就业的纽带,必须具有开放性特点。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单一的正规教育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存发展;二是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方向发展;三是由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方向发展;四是由单一学校教育向产教结合方向发展。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从功能上应体现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全日与业余等相互结合的特点。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应改革招生和学籍管理模式,建立弹性学制,向各年龄段的社会公众提供脱产或在职学习培训,向一切在职的、失业的、转岗的群体提供教育与培训,促进教育、培训、服务一体化。
五、毕业生的“双证型”
“双证型”教育是指学历教育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高职的学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使之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认识能力,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职业自我发展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特定技能的证书。
“双证制”,即学历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同教育或培训体系下的产物,两种制度在其结构、依据和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既有一定的区别,又互为联系与补充。学历证书,经过一定时期内接受国家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经考核合格,即能毕业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却不是学校在学生毕业后必然发放的,而是要求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与考核,通过者才能得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一项战略措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掌握高新技术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中高级技能人才。有人将职业资格证书称为“就业绿卡”,因为职业资格证书反映的是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职业资格证书的出现填补了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空洞”,大学生们不再因为没有所谓的“相关工作经验”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很多院校都已经开始实施。
六、专业设置的灵活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定位,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首先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根据职业需要来设置课程。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受社会经济所制约,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不断涌现。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调整方案,使所设专业既体现地方性又具有前瞻性。
同时,处理好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设置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连续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要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必须经过不断探索、积累和完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仅难以培养出高质量人才,还会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七、服务面向的区域性
高职院校大部分是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则成了其不可推卸的责任。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找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办学目标的结合点,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地方经济、科技、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区域性这一特征是由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有所不同,该区域所需要的人才岗位结构也就不同;不同地区的生产力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该地区所需要的人才能力结构也就不尽相同。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每所高职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院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
八、课程建设的务实性
能否培养出适合企业或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专业,而课程又是构成专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课程建设成为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的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认知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就业岗位群的适应性。
课程目标最集中、最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应面向整个职业,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每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要明确地瞄准某种职业,与就业目标对接,体现其职业方向性,为学生毕业上岗提供良好的条件,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它能缩短毕业生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强调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包括胜任岗位职责所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包括了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各项能力要求。课程内容的职业化、务实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内容要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中不再突出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而是强调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