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类人更需补充蛋白质

 椰子蚂蚁 2015-11-29

近期,由美国高端乳清蛋白粉品牌纽特舒玛举办的“感恩在心,为家人健康行动起来”健康科普沙龙上,专家表示营养均衡非常重要,而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国人常见的营养问题。


根据《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发布的“1989年~2009年中国九省(区)18岁~45岁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数据显示:1989年~2009年间,我国九省(区)18岁~45岁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由65克~73.3克下降到61.3克~70.3克。


不同年龄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各不相同,尤其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蛋白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男性每天需摄入75克蛋白质,女性需摄入65克。


在国内,四类人群为蛋白质缺乏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围手术期人群和部分疾病患者。


老年人蛋白质缺乏的原因包括消化功能减退,吸收能力降低,对食高蛋白食物兴趣降低;以蔬菜、米面等低蛋白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慢性疾病增加机体营养消耗,低蛋白血症发病率升高、药物副作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还会患上少肌症,而蛋白质缺乏会促使该疾病恶化,减少老年人寿命。


女性怀孕的早、中、晚期和哺乳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但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会在怀孕和月子期间大量摄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优质蛋白摄入不足,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增加妊娠性疾病巨大儿的风险。


做手术的患者蛋白质的分解会加速,术后伤口愈合也需要更多的优质蛋白质,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量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手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每日需保证1.5克/千克体重的蛋白摄入。也就是说,60公斤重的患者每天需补充90克蛋白质。


肝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是蛋白质缺乏的高危人群。肝脏是合成血浆中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器官,血液蛋白水平降低可能会患低蛋白血症,增加心衰、死亡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饮食控制而影响营养状态。


以上这些人应到医院门诊进行正规的营养诊断以确定是否缺少蛋白质,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制订营养补充计划。 (刘 洋整理)


文/北营养科主任 孙明晓

图/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