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杨剑波波波书馆 2015-11-29
回复 7# huchunhua

软组织损伤
    原因   
    大致有以下三种:
    1、穴位原因
    此类损伤的发生,几乎全部由于注射或针刺合谷穴之故。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使用频次相当之高。它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其浅层为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手部肌肉比较小而娇嫩(特别是小儿),但其功能十分重要。穴位注射或针刺,可以影响到这两块肌肉,故常易引起两者同时损伤,造成手部功能障碍。据调查,此类损伤以12岁以内的儿童最为多见。
    2、药物原因
    穴位注射的药物不当,是另一种重要原因。据我们统计,因注射安乃近和复方奎宁所致,约占总发生率的90%以上。其余有:氯丙嗪、醋酸可的松、维生素B1、安替比林、吗啡、度冷丁、异丙嗪等。主要与这些药物刺激性较大或剂量不当有关,但是,也有的药物,仅穴位注射0.1~0.2ml,就可出现损伤。
    3、操作原因
    在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为了寻求较好的得气感,反覆上下提插或往不同方向探寻等,刺激颇率过快,亦可造成损伤。少数,则因医者无菌观念不强而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
    1、典型过程
    合谷穴在穴位注射或针刺后,局部发红肿胀疼痛,一周左右肿痛逐渐消失,渐渐出现外展不便和手部畸形。手部畸形发生的时间,可以从注射后一周到数年不等。
    2、主要症候
    拇指呈内收状,外展功能明显障碍。部分患者合并有掌指关节屈曲或指关节过伸畸形,亦可伴食指桡偏畸形。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拇收肌附近扪得条索状硬结。病程久者,大鱼际群有不同程度萎缩,有的患者,因第一掌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在拇内收肌屈曲畸形下发育,久之可形成病理性半脱位。   三、病理检查 绝大部分患者该部位肌纤维萎缩,且多为中度或重度萎缩,被增生纤维所代替。内膜细胞增生,少数病例尚有纤维坏死。病变区普遍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增生的程度与肌萎缩变化的程度相一致。
    预防方法
    1、慎重取穴
    合谷穴为常用穴,但婴幼儿要尽可能少选此穴。这是由于婴幼儿的各种组织尚在发育之中,解剖标志不清,腧穴定位不易准确,加之恐惧针刺而哭闹挣扎等。因此,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遭到意外损伤。
    2、选择药物 
    避免在合谷穴注入刺激性强及难以吸收的药物,更不可反覆注射。安乃近及复方奎宁应禁止穴位注射,特别是12岁以下的小儿患者须严格禁忌。
    3、注意操作 
    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不要盲目寻求强针感,手法做到尽量轻柔。电针时,采用中等以下的强度和较慢的频率,小儿患者不适宜在本穴用电针。
    为了避免或减轻手部畸形,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处理方法   
    1、初期 
    注射后出现局部热肿,即应采取理疗、热敷等方法,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如拇指出现功能障碍,应指导患者及早加强功能锻炼。采取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可减轻或避免手部畸形发生。   
    2、后期 当已出现手内在肌瘢痕挛缩导致的手部畸形,则需进行手部康复治疗。手术原则为:切断病变拇收肌或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止点部,以解除挛缩。其中,成人瘢痕多局限于肌腹的一部分,在切除瘢痕后,一般可恢复功能。
    针刺感染   
    原因
    1、消毒原因针刺消毒不严,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针具、穴区皮肤和术者手指,任一环节的忽略,都可导致感染。特别是一些偏僻边远地区的少数针灸医生,习用隔衣进针和口温(即先将针具在口内含至温热后刺)法,极易导致感染。而三棱针、皮肤针等,也常会忽略严格消毒。针刺消毒这一问题,海外同样存在,如针具不消毒或用一些效果不肯定的民间消毒药液消毒等,正如瑞士学者指出,污染的针刺与污染的输血、注射一样,都可以成为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之一。
    2、操作原因在针刺过程中,将皮下各层组织内的原有病灶中的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带入较深层的其他组织内。如有在腰部正中病灶部位行针刺治疗,结果导致严重的硬脊膜外脓肿,即可能与此有关。另外,穴位结扎时,如肠线残端露出表皮之外,该处也极易引起局限性化脓感染。
    3、其他原因穴位注射时,除因不注意严格的无菌消毒外,对所注射药物的情况不了解,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如有穴位注射过期卡介苗,结果引起多发性寒性脓肿,并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穴位结扎(或穴位注线),也易因消毒不严,术后护理不当,引起感染。曾于1973年遇到一例六岁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给其行穴位结扎术后,当天晚上患儿于睡眠时自行将敷贴在穴位切口之上的消毒纱布全部撕脱,因患儿所在地点离医院较远,家长自行用旧棉絮予以包扎。结果造成严重感染,并发败血症。经住院救治后脱险。
  临床表现   
    因感染的程度、性质等的不同,而表现为较大差异。
    1、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开始为****发生硬结,颜色潮红,并有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可继续扩大,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局部出现波动,硬结逐渐变软,中央有黄色的脓头。如感染发生在深部。波动感不明显,但脓肿表面有水肿和显著的局部压痛,全身症状也较明显。如炎症未能控制,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在X线片上可见到软组织肿胀,骨膜增厚,骨质破坏等。
    2、全身化脓性感染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未能控制,或病人体质虚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起病急骤,高热(可达40°~41℃),头痛、头晕、关节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或困难。病情发展,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化验: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达2万~3万),中性细胞在80%以上,幼稚白细胞增多。
    3、气性坏疽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在针刺或穴位注射处发生剧痛,随之出现皮肤、肌肉大片坏死。按压****周围皮肤有“捻发”音,并出现水肿、皮肤苍白和发亮,重者整个肢体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患者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出冷汗,高热,脉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迅速降至100万~200万。X线片检查,肌群内有积气影。
    4、病毒性乙型肝炎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痛)、乏力等,部分病人有黄疸和发热,以及肝脏肿大,有压痛等。但有的病人,在针刺感染后可无明显的症状。上述病人均有肝功能改变。
    5、破伤风感染病员多无预防接种史,就诊时表现为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呈苦笑面容,说话困难,重者甚可出现角弓反张等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因窒息、全身衰竭或并发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故预后极为严重。
  预防方法
    1、严格消毒针具消毒是重要一关,特别在针刺治疗乙型肝炎等一些传染性强的病症患者之后,针具应作特别消毒,在有感染病灶的部位,避免针刺。去针后,如****较大或有出血现象,应该用消毒棉球揉压,使其止血及闭合。针刺部位,在二小时内不要用生水洗涤。
    2、穴位注射和穴位结扎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将所用治疗药液,预先进行了解,不要使用失效或变质的药物。穴位结扎时,不要让肠线线头露出表皮,要求病人(或其家属)做好术后护理。
  处理方法
    1、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处理宜嘱病人患部休息少动,以减少疼痛及炎症扩散,抬高肢体,促进回流,减轻肿胀。不要挤压患部。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或咬头膏等,适当应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西药物,配合理疗热敷等以促进吸收,一旦脓肿成熟,应立即切开引流排脓,并可辅以去腐生肌之中药。
    2、全身化脓性感染的处理选择抗菌谱广的抗菌药物,或两种抗菌素联用,剂量宜大,疗程应长。并可加用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的中药。患者须卧床休息,充分补充热量、水分和蛋白质,纠正电解质代谢失调和酸中毒,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液。高热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病情严重者,考虑用冬眠疗法或激素。  
    3、气性坏疽的处理本症病急势猛,诊断一经确定,应作紧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配合抗生素疗法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及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有条件时,可用高压氧仓疗法,一般能保留患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4、破伤风感染的处理一旦发现,即转外科救治,包括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大剂量抗菌素,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耳廓感染   
    原因
    1、解剖学原因 
    耳廓血管位置浅表,血液循环较差,当遭到感染之后,其抵御能力薄弱。其次,耳廓皮肤菲薄,皮下组织量少,故针刺时,一般都要刺入软骨内,如针具或穴区消毒不严,可直接将致病微生物,植入软骨或骨膜,引起炎症。另外,耳廓软骨对缘脓杆菌有特殊的亲和力。缘脓杆菌对一般抗菌素不敏感,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2、操作原因 
    消毒不严,耳廓或针具未作彻底消毒。埋针时间过长,尤其在夏天,更易感染。耳穴压丸手法太重,用三棱针点刺或施行割治法,或者海外应用埋针枪,造成损伤部位较大,都能增加感染发生率。
  临床表现   
    耳廓感染可分为浅表感染和软骨(膜)炎二类。
    1、浅表感染多因消毒不严格,浅部埋针或针刺所致。表现为针眼处局部皮肤红肿,表皮损伤,疼痛较轻,周围皮肤充血,并伴有少量渗出液等炎症症状。耳穴压丸,如压之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反覆捻转,也可导致。
    2、耳软骨(膜)炎在耳针深刺,或埋针时间过长时,因消毒不严格而致。浅表感染治疗不及时,亦可波及软骨。另外,消毒不彻底的三棱针,点刺或割治耳穴过深,伤及软骨。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重者整个外耳廓发红肿胀,最后形成脓肿。常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加。
  预防方法
    1、严格消毒这是预防的关键。耳针针具均应用高压消毒。针刺前,先以棉球蘸2.5%碘酒消毒整个耳廓,然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待皮肤表面干燥之后,再行针刺。
    2、注意操作埋针后,用小胶布固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3天换一次,夏天应缩短间隔时间。如埋针后一、二天,感局部胀痛不适,或按压时特别疼痛,应及时请医生取下。检查有否红、肿等现象,不可误以为耳针刺激愈痛愈好,贻误时机。三棱针点刺或手术刀割治,除注意无菌操作外,不宜刺入过深,刺破表皮即可。耳穴压丸,虽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如搓转按压,时间过长或手法过重,亦可破损皮肤引起发炎,应该避免,我们认为以有节奏的单纯按压较好。
  处理方法
    1、浅表感染局部涂擦2.5%碘酒,每日2~3次。或敷以消炎软膏。局部照射氦一氦激光,每日一次,每次3~5分钟,再配合外擦肤轻松软膏,亦有较好效果。浅表感染,只要治疗及时,一般3~5天,即可获痊愈。
    2、耳软骨(膜)炎临床上以耳软骨膜炎多见,而耳软骨炎更为严重,治疗比较困难。
  症情不太重者,可试用艾条烘烤疗法。具体操作如下:以点燃之艾条(市场有售),直接灸烤耳廓炎症显著处,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直至病灶液体全部吸收,炎症消失为止。化脓病灶,则经消毒后,用血管钳扩大伤口,将脓液全部排出后再行烤烘。应用此法时,如炎症显著,需配用肌肉注射青、链霉素;积液较多,在注意消毒的情况下,可先作穿刺抽液。
  症情较重,或此法不能治愈,则要求手术治疗,包括清创、引流等法。如单纯采用切开、引流之法,不能有效阻止炎症发展,可试用耳廓方格切除术。
    方法如下:
  先用1%普鲁卡因行耳廓周围阻滞麻醉(注射时,切忌把脓液带入健康组织)。用尖刀及小剪在耳廓炎症最明显处,根据病变范围,在耳前及耳后的不相对位或相对位皮肤上分别切除2~3个小方口,每个长约0.7~1.2cm。凡坏死软骨在方口之周围者,连同方口皮肤一起切除,在方口附近处,用刮匙刮除。周围未坏死软骨要尽可能预防性切除0.2cm。
  切除后用无菌盐水冲洗清洁,另再用0.1~0.2%庆大霉素液冲洗一次,然后再擦以酒精,用数条皮片自一个方口伸向另一个方口引流,并要保证引流畅通,防止方口被血块凝固。术后单层纱布包扎即可,每日冲洗换药,更换引流条一次,直至红肿消退,分泌物控制为止。术后如又出现红肿,炎症继续发展,按上述行补充方口切除。
  在应用上述手术同时,宜配合应用抗菌素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局部激光照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