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评课:立足教师专业成长

 江山携手 2015-11-29

课堂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体验成长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成了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听课评课也就成了评价考核新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时候,评委老师们就是凭一节课对某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对这种“一课定终生”的做法,我常持怀疑的态度——教师教学生涯中,上的课将会数以千计,当前的这一节课真的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先从我刚经历的一件事说起。前段时间某师范院校的教师我校了解实习生的情况,听了某实习教师的课。或许是过于紧张,或者是平时说习惯了,这位实习教师把本应读作“摄氏度”的温度单位直接读作“度”,而且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他只好点名提问学生,于是低下头来看着座位表,点名让学生回答。听课后,此大学教师列出这一节课存在的“三大问题”,狠狠批评了这位实习生:一是知识错误,把单位读错;二是课堂沉闷,没有调节课堂气氛和组织教学;三是不熟悉学生,低头看座位表。把这节课说得几乎一无是处。

而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这位实习教师在这个班上也只是断断续续地上了几节课(其它院校也有实习生到来,之前大部分的课都是另一个实习生在上这一班的课),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认识得了几个学生。且这么一个大班额的学生,认识他们每个人并不是容易的事。这一班的学生整体来说是比较沉默,加上有人来听课,学生们更害羞更不敢发言和回答问题了。如果不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只凭这些表面现象还有听课教师的“想当然”来评价一堂课和一位教师,是不是有失偏颇呢?这样的评价,除了对教师造成不良影响外,还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鼓励,现在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今后几十年的教育生涯。

诚然,在听评课中,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赞美的声音,但大多是避重就轻的,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没有让讲课者发现自己存在的真实问题。怎样才能对讲课者有帮助,以怎样的方式与授课者沟通,是大多数评课者不曾思考过的。我们也很熟悉这样的现象:每逢举行年轻教师的公开课,讲课的教师只是被要求听评课的领导、教研人员和专家们的评价意见,要虚心改正自己的失误或不足。讲课教师基本上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只能是表示虚心接受,哪怕评课者的观点存在争议。这样的评课更像是一种仪式,甚至不客气地说,成为了某些权威人士摆官腔的场所,对讲课者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一节精彩的课,它一定就是货真价实的吗?它的“性价比”就一定高吗?这节课他准备了很长时间?投入多大的的成本?是否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如果只看结果而不考虑这些,也就不能合理地评价教师。而且,同样的教材内容,在城市与农村,上课的效果不一样,在不同的学校,效果也会不一样,还要还要考虑条件、学生实际等因素。曾听到个别在省级、国家级优秀优质课例大赛中获奖的教师过后不久就“销声匿迹”的事例,主要原因是他之所以获奖,是赛前学校的“重磅投入”,请专家团队为参赛教师倾力打造的结果,并不是参赛者的“真本领”,所以当这些条件不再有的时候,“销声匿迹”就顺理成章的了。

这样过分强调考核与评价功能的听评课,也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浮夸风。除了出现弄虚作假、表演作秀的负面现象之外,当教师的价值体现转嫁到“课堂现场”上来时,必然会使教师形成这样的错觉:只要我的课上得精彩,我就是个优秀的教师。于是,教师过于看重课堂技巧等外化的东西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内涵,忽视教育的本质,在“把课上得好看”上花尽心思,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炫自己”。比如过多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课堂装扮得豪华气派,片面追求和营造热闹欢欣的课堂,而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量、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课堂教学也易成为教师对学生、对家长的迎合和“取悦”。

而且,教师只关心学生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课堂,当上完课,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学生课堂以外的诸如成长的烦恼,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都置之不理。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课后却判若两人,与学生的距离也是遥不可及,除了上课,学生在平时很难看到老师的身影。

对教师个人来说,他的每一节课都是“度身定做”的,课烙着其自身的个性特点。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相遇”,一堂好课的呈现和美丽绽放,得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客观真实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外,比如学生的基础、学习行为习惯、班风学风等整体特征,甚至学生的个性等,对课堂的风格和教学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既不能从课堂的表面现象去评价教师,也不能从某一节课的效果来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究竟怎样才能真正的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考核评价一位教师,并不是要抛弃课堂教学,而是要把这种评价考核建立在更细致、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教师情况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帮助解决问题和鼓励的基础之上,持发展的眼光,抱着宽容与“欣赏同行”的态度,帮助讲课者找出问题所在,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有信心取得进步。所以,以促进教师成长为最终目的的听评课宜采用“就近跟进”的原则,从本校或某区域选定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同时,要注重教师本身的力量,调动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只有他有自我成长的意识,有主动追求进步的愿望,他就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创造具有个性特征的好课,通过“内外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