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二泉书院:广建书院,勤于刻书(上)

 真友书屋 2015-11-30
 韦力 芷蘭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岂止是有名,至少在中国,基本做到了妇孺皆知。不止是我,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这幅对联跟东林书院联系在了一起。我到东林书院寻访时,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找到这幅对联。我本以为这幅天下名联定处在书院的最显著位置,可是为了它,我竟然在书院里找了两个半来回,最后还是在别人的指引下,才在不起眼的某堂内看到了它。为此,我替这幅对联很是鸣不平,因为它的地位和它的名气太不能相符。


可是我来到二泉书院,竟然又看到了这幅名联。当时我还嘲笑这种克隆方式,有如在我家门前挂上了“Apple总部”的招牌。克隆不要紧,总不要搞那种名气太大者,这会使得这种行为变得滑稽可笑。然而,可是,我都已经不知道用哪个转折词更为贴切,因为我回来查资料时才知道:这幅名联的首发权是在二泉书院,而非那个名震天下的东林书院。这可不是一般的毁三观,因为:把这幅名联跟东林书院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是自从我在初中课本中学到了这句话,就一直把它记忆到了今天。



在无锡博物院见到的邵宝墨迹一


二泉书院的名气跟东林书院比起来,在人们心目中,或者说在我的心目中,不知道差了多少个档次,然而它却真真切切地是这幅名联的发源地,这让我对书院的建造者邵宝先生感上了兴趣。这位邵宝是无锡人,他是进士出身,最大的官当过南京礼部尚书,据说他是位天才,在9岁的时候就能作文吟诗。因为当官要一步一步地往上升,他每到一地当官时,必在当地修建书院。比如他曾当过江西提学副使,于是他就把白鹿洞书院重新修复,并且制定教程,使得那座著名的书院又恢复了活力。即使这样,他仍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建了一座“一峰书院”。前几年,北京的琉璃厂出了一家古籍书店,名称叫作“一峰书店”,当时我就觉得那个书店有可能本自“一峰书院”,后来才了解到,这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一峰书店的名称源自其后台老板的大名。



在无锡博物院见到的邵宝墨迹二


邵宝在成化二十年任河南许州知府时,在当地建起了“聚星书院”;在正德元年,他又在德化建起了“濂溪书院”;四年之后,因为他得罪了宦官刘瑾,被撤职后,回到了家乡无锡,于是他又把自己建书院的行动实施在了当地,他在惠山创建了“尚德书院”;之后又建起了“二泉书院”。而今我来到惠山寻找这两个书院,所见到者,仅是二泉书院,惠山书院却完全找不到踪影。



邵宝辑《三贤集》清光绪重修本书牌


在我查到的资料上,有人说二泉书院就是惠山书院。我最初也有这种本能的认定,因为很少见到在同一地方,并且是相邻的两处,由同一个人,建造两个不同的书院。然而在查找资料中,我读到了邵宝的后人邵涵初写的一篇《先祖吟泉公撰二泉精舍新堂记》。此文的第一句话就是:“邑志之传讹有二,以二泉书院为又名尚德书院,一讹也;二泉精舍为又名泉斋,二讹也。”由此可见,二泉书院和尚德书院肯定不是一个书院的两个名称。


但是二泉书院又似乎跟其他的书院略有不同。范凤书在《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一书中称,二泉书院又名“二泉精舍”:“以其居在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故名”。这样说来,二泉书院又像是邵宝的私人庄园,而其中有他的藏书楼二泉精舍。



《松滋王公祠庙记》邵涵初序言


然而我在《惠山记》中又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二泉书院在慧山寺左。明正德十一年,先文庄公建。移忠定祠于慧山,作十五景。日忠定祠、湍涧、野桥、云阶、静清深处、海天亭、超然堂、吟松个、咏竹个、泉斋、点易台、滴露泉、两知亭、瘗卷丘、望阙岩也。门生、御史徐公盈,为建讲堂五楹,在忠定祠后。门生、提学御史张公鳌山,榜于门,曰二泉书院。座师李文正公东阳,篆书‘二泉精舍’四字,榜于讲堂,故书院一名二泉精舍。”这段话明确说二泉书院就是二泉精舍。这样说来,二泉精舍并不是书院中的书楼。



《三贤集》邵宝序言


关于邵宝的藏书楼,吴辰伯在《江浙藏书家史略》中有如下说法:“第有容春精舍,庋藏书万卷于其中。(无锡金匮县志二一)。精舍在无锡城东南际隅冉泾之上,为宝七世祖元处士容春旧居,匾曰容春精舍。未几,又别建于西门之口,匾曰二泉精舍。中堂三间,仍榜曰容春,前堂五间,中为厨二十,庋古今书籍万余卷,匾曰泉斋。”吴辰伯说,邵宝在自己的家中建有藏书楼,名叫“容春精舍”,而后他又在西门之口建有二泉精舍。这段话没有说二泉精舍就是二泉书院,而容春精舍之来由,范凤书先生说:“容春精舍邵宝七世祖容春府君旧轩名也,邵宝袭用。”


以上的这些说法,在李玉安所撰的《中国藏书家辞典》中记载也基本略同。那究竟二泉书院是不是就等同于二泉精舍呢?邵涵初对此有如下说法:“当时长沙李文正公,以公之号为二泉也,为书匾额,曰二泉精舍。公既榜之里第,又榜于慧山讲堂,更镌其字于后岭之:崖石。是冉泾、二泉两书院,俱以二泉精舍名。又考,冉泾里第藏书处,曰泉斋。”


如此说来,二泉书院至少在两个地方都有这样的称呼,那么,把二泉书院视为二泉精舍,也就是邵宝的藏书处,应该没有问题。



《湖山胜概刻石》邵涵初跋


而今的二泉书院被包在了锡惠公园的景区内,我来的时候正赶上星期天,在此的人潮让我感受到了无锡人民喜山爱水的特性。当然,我分不出在售票处排起的几队长队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但以我的这点本事,挤进去捷足先登几乎没戏,但好在还有点儿小智慧。经过打听,我了解到在游客服务中心里面也有一个售票处,而这个服务中心距景区售票处不超过30米,我走进去,竟然仅有我一个人在此买票。这里的票价跟外面一样,分为70元、120元、170元三个档次。我找到了一位服务人员,了解到我要寻访的几个地点,均能以70元票价所涵盖。我感谢了他的诚实,于是跟着清洁工的游览大军迈进了景区大门。



二泉书院的入口


从景区入口走到二泉书院,也就是30米的路,这短短的一段路集中了数个景点,左手的李纲祠也是邵宝所建,而右手则是寄畅园,也是我安排好的寻访之点,正前方则是惠山寺,而二泉书院就处在惠山寺和寄畅园之间的夹角上。



书院正门游览图


二泉书院的大门很不起眼,远没之前提到的几处那样一望即知,因为它处在一条窄窄的胡同之内,而院门又不在胡同的尽头,而是走入胡同前行约10米的左手位置。



这两个字被我无意中偷用


书院的门口有“二泉书院游览图”,图上的标记很是简单。进入院内,才明白标牌简单的原因:因为里面的建筑也同样是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