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管理学的经典书籍,但还是不会分析和思考管理学的问题。这是为什么?某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
pkmer:读的内容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 老西客:个人感觉: hanweihe:如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个人觉得是知识的应用出了问题。大量的阅读和学习管理学知识,是对知识的一个获取和保存的过程,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前提和组成。但最终或者说核心过程,是在于知识的应用过程,只有应用这部分知识去解决了具体的管理问题,那么这部分知识才算是个人真正的知识,才体现出其价值,进而也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者说新的价值。 猎兔人:书生误国,百无一用是书生,估计就是说的这类人。 tangyouhua:第一,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到的知识点都是分散、没有系统的。 vicker:没有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另外很多管理学著作其实在国内并不适用,更适用于于国外那种市场氛围里长起来现代企业。国内企业更多是老板的人治。因此,学以致用更加难。 thundern:能说出来说明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似乎又没有理解透,所以一遇到真实情况,反倒没办法用起来了吧。 HJK:第一,缺乏大胆尝试,勇于参与的干劲。管理是关于人的学科。需要参与到各个环节,深入基层发现问题。第二、得意望言,得鱼忘荃。虽然管理的书读得多。但在实践中不能为书所束缚。反而应当抛开书本,不能为书中的概念,框框所缚。第三、通过否定之否定后,才能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一层理解。通过实践中抛开书本,最后回到书本总结教训,对书中的理论知识就能批判吸收,理论知识就能内化于个人实践。 海贼duang: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经验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但当这样的知识出现在我们的书本上之后,我们却没有能力将它再次运用于实践,这无疑是对人自身的嘲讽。这个问题的存在十分普遍,以致于也有很多相对应的方法应运而生,比如 拆书帮 中提到的RIA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
|
来自: 军休强军路 > 《青核桃知识(互联网时代的读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