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学习体会42

 江山携手 2015-11-30
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学习体会
北票市第七小学     郭邱娟
开学初,我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的教研培训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对高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经过对教材的疏理,对今后如何践行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谈一谈经过半年的实践教学后的个人体会:
一、认识自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认识自我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规划和打算。同样作教师应该说每个人的情况也是不相同的,有的老师适合搞教学,有的老师适合搞教育,还有的老师适合搞管理。即使是同样搞教学风格也不一样,有的善于概念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则善于综合练习;有的擅长文,有的擅长理,有的擅长讲课,有的擅写作,有的擅长动手实验;有的能唱歌、跳舞,有的能打球、游泳,有的精通电子科技,……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作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特点并能不断扩大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有作为的人往往也是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人。
因此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正确的认识自我外还应该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教学内容——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关系等等,才能把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感知教材,结合实际应用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