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个一体化”推倒“二元墙”

 bdcxrh 2015-11-30
“五个一体化”推倒“二元墙”
——孝感推进新农村暨城乡一体化建设观察
    农村新报讯 记者方桐 通讯员叶卫华 段闻盟

    孝感,我省唯一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地级市。在没有特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该如何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探路,为全省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摸索经验?
    2012年11月起,孝感在全市开展15条城乡一体化示范线、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下称“一线一点”)。
    近日,记者行走在孝感的“一线一点”上,看到的是,该市坚持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环境建设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五化同步”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域规划、产业支撑、设施延伸、服务覆盖、文明生态、治理创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墙”正慢慢倒下。

    农产品加工渐成“白富美”

    猪血、鸡血、鸭血有啥用?几乎所有人都回答“做菜吃!”
    然而,安陆宝迪公司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生产有医药活宝之称的血浆蛋白和血球蛋白。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血浆蛋白和血球蛋白生产车间,不太值钱的动物血液在这里能增值几倍甚至数十倍。”安陆宝迪公司负责人介绍。
    宝迪公司这一让人称绝的“魔术”表演,只是孝感市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五个一体化,产业是引领。近年来,孝感市以打造城乡优势产业为重点,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农产品加工龙头在城镇,龙尾在农村,成为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先锋和桥梁。
    外引大龙头,内育大产业。维达、银鹭、达利、宝迪等全国领军企业成功落户,神丹、禾丰、鸿翔等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抓园区建设,推聚集发展。汉川、云梦、安陆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入驻企业217家,实现产值550亿元。
    孝感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武荣楚说,2014年,51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219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9:1,居全省先进水平。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孝感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税收贡献最大、农民获利最多的“五最”产业。
    龙头一动龙尾起舞。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100多家,位居全省第一;发展农村专业大户4500多户、家庭农场1500多个,均居全省前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网络带动基地面积350万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900元左右。
    去年,孝感农村常住居民收入达到1159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3:1,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两个“六张网”推倒“二元墙”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前提在于推倒城乡“二元墙”。然而,这道墙不仅外固于形,还内化于心,要想推倒,谈何容易。
    为此,孝感市以建设新社区为切口,推动人口向社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纳,功能向社区集聚。
    根据城市、城镇、农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要求,将全市870个村(社区)建设成301个新社区,其中,城市新社区88个,每个人口1万人左右;城镇新社区112个,每个人口6000人左右;农村新社区101个,每个人口3000人左右。
    孝南区朋兴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该乡按照市、县的统一规划,在挂口社区、朋兴社区、上魏湾分别建设城市、城镇、农村三类新社区。
    为了打开建设思路,解开村民的心结,乡里组织代表到成都、彭墩村等地考察、学习。最终,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径:供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六张网”向农村延伸,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张网”向农村覆盖。
    “湾里接通了闭路电视、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吃上了自来水……城里有的,我们一样不缺!”朋兴社区居民黄爱芬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该乡还筹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乡中、小学的改造,新建了农村福利院、幼儿园、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设施,并高标准建起了孝感丹阳博物馆。
    目前,该市有200多个新社区在建或建成。2011年以来,孝感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2014年达到52.3%。两个“六张网”作为新社区建设的标配,已在孝感城乡遍地撒网,“网”里是一项项民生工程,“网”出的则是一处处民心工程。

    外美于景内美于心

    房在林中、人在花中,走进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只见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桂花、樟树、红叶石楠、紫薇等苗木,村民俨然住在了花园里。
    新龙村村支书汤华兵介绍,以前这里可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脏乱村。近年来,该村在全市“绿满澴川”“两创三化四清五改”等行动的带动下,大兴苗木产业,积极整治环境。环境美了,村民也富了。全村1050人,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
    近年来,孝感市坚持环境建设一体化,以文明整洁为重点,突出城乡特色,确保“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了一批类似新龙村这样的富美新村。
    去年,孝南万亩桃花、大悟万亩稻田、安陆万亩银杏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全市获评全国文明村镇9个、省级文明村 (社区)38个。
    在通过环境建设美化于形的同时,孝感还在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内化民心,和谐干群、党群关系。
    2012年8月起,孝感市提出:在全市乡村两级开展“强化两项职能、争当五个书记”活动,袁少敏脱颖而出。
    袁少敏是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村支书,他带领村两委探索出了村级民主管理“1+x”模式,即1个村民理事会加上若干个专项协会,让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
    这一探索减少了干群矛盾,密切了党群关系,被誉为 “袁少敏工作法”。2014年,“袁少敏工作法”入选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
    此后,孝感进一步完善丰富“袁少敏工作法”,建立健全组织、队伍、平台三个“1+x”基层服务体系,下沉300多项服务职能,打造社会治理终端。三个“1+X”建设被中组部、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专家誉为“孝感探索”。
    社会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增进了党群的鱼水情。朋兴乡福利院80多名五保老人自发组建了 “夕阳红”歌唱队,每天茶余饭后围坐在一起,有的拉二胡伴奏,有的打节拍助兴,真情歌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